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我国国际贸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4-30 共2797字
论文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外贸易中采取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我国经济学家曾经就我国在入世后采取何种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研讨,主要围绕中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还是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展开辩论。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培育国家竞争优势是目前应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而茅于轼教授则认为“中国仍处于欠发达阶段,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不适合中国目前实际情况,中国依然要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开展对外贸易”。学者们几年的激烈辩论并未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最终这一大讨论没有形成统一结论。因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不明确,这对于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隐患越来越大。

  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爆发了多次经济危机,加之我国外贸政策本身长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推动经济增长”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公允价值反映的是现时价值,要求交易行为是公平的。然而在实际的国际市场交易行为中,总是存在盈亏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假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假设中的金融产品存在一个可观察到的、公开的活跃市场才可以实现。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种国际贸易市场并不一定存在,大部分的贸易都会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不满足这种要求,在次贷危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假设并不是永远成立。在国际贸易估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而且缺乏必要的金融工具内控监督。在相关资产、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或实际成交时,其公允价值的计算确定往往带有企业对其价值的主观判断。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我们生存的环境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价值”,破坏环境的活动造成了巨大的“负价值”的活动。例如,汽车的成本中除劳动力价值和自然资源外,还应当包括汽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和潜在的交通事故损失等负价值,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经常忽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成本,从而导致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许多出口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诚然,经济增长由国际贸易推动,这一过程是通过最终方式———出口来进行。但出口增长应是由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动的,产品的高附加值是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实现,而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带动技术引进来实现。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盲目竞争与法人经营矛盾日益尖锐。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并日益重要,是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结果,但因其规模数量巨大因而要成为单独的群体,依赖于体制框架的科学定位和调整。金融机构作用的积极发挥与金融机构累积风险的化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融机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埋下了较大风险,如存贷比例超出正常值,不良贷款日益增加等。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与部门仍不顾自身竞争优势,形成盲目跟风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行为。国际贸易中,如果没有掌握准确信息情况下,会容易受到其他贸易者影响,做出和其他投资者同样的行为,过度依赖所谓“世界形势和潮流”,没有自己主见。这种“羊群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很常见。能够影响羊群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决策者的个性特征、舆论与政策、贸易者的信息处理能力、赌博心态和求利心态等都会造成“羊群效应”的产生。“羊群效应”理论认为,人们自信心会受到行为与其结果的影响。假如公开信息对他的国际贸易操作行为进行了否定,那么这位参与者的自信就会有所减少,自信心会有些动摇。

  二、完善我国国际贸易的措施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特点有内部性与独立性、规划性与变动性两点。内部性与独立性是指我国国际贸易是全国一盘棋,但各地仍有一定独立性和地方保护性。尤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道路、方式等方面不同之间,客观上差异明显。这就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国际贸易模式。虽然我国各地之间都存在纵向和横向关系且相互之间交流广泛,但是经济道路及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各个区域经济又是相对独立的实体,独立发展自己区域,因此,我国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内部性和独立性;规划性与变动性是指为减少实际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发展,统筹各行业经济,从而实现整体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也就是从总体把握,高处着眼,规划出我国各个地方、各行业内各经济单元的贸易方式、相互关系等一系列整体计划。
  然而,实际情况会变,经济发展也在变动,经济发展本身及国外进出口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国际贸易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适应时代变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要实施以下措施。
  首先,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突破绿色瓶颈制约,达到贸易和环保的双赢。生态经济学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1966年最先提出,1988年成立的国际生态学会(ISEE)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探索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规律的一门学科进入科学范畴。生态经济是站在经济学立场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充分利用生态经济学,才能达到贸易和环保的双赢。
  其次,是完善金融机构的建设与运作。当前,我国对信用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将各信用社重组为规模较大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县一级城市将各信用社并入农村金融系统,降格、归并、撤销资不抵债农村信用社,对信托投资公司则实行兼并重组或破产的办法解决,大大完善了金融机构的架构,提高了其运作效率。
  再次,是理性分析市场情况与自身优势。公开信息对于国际贸易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非常多人采取同样的交易行为,且舆论达到或者超出一定的数量时,“羊群效应”就会自动产生。例如,某地区看到电子产品的国际市场火爆而投资电子产品,却忽略了自身的农业产品优势或文化产业优势等,因此,只有理性分析市场情况与自身优势,才能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完善经济理念,改进交易策略。
  20世纪50年代之后,赫伯特·西蒙提出了完全理性交易理论,这只是一种理想模式,现实中的“经济人”假说对实际中的交易作用不大。有限理性采用满意和有限理性标准,抛弃“经济人”而采用“社会人”,交易理论的研究领域大为拓展,产生有限理性交易理论这一新的理论。这个理论趋近现实,主张人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
  在市场完全信息博弈中,有两种交易策略:纯交易策略和混合交易策略。在每个信息给定条件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交易策略,这个策略为纯交易策略,可以用效用表示收益。如果在每个信息给定条件下只以概率为标准选择不同的策略,称为混合交易策略,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收益。纯交易策略在概率选择上构成混合交易策略,这才是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交易策略。

  参考文献:
  [1]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戴金平,王晓天.中国的贸易、境外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的动态关系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1).
  [3]方世建,付文林.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