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探索摄影发展史中COS摄影的原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31 共50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COS摄影的艺术特征及创作手法研究
【第一章】COS摄影的特点与价值探究绪论
【2.1 - 2.3】 探索摄影发展史中COS摄影的原型
【2.4 2.5】产生COS摄影的当代环境背景
【3.1】COS摄影的特点
【3.2】COS摄影的创作过程
【第四章】COS摄影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COS摄影的现实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COS摄影形成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COS 摄影的形成

  第一节 追根溯源 Cosplay --COS 摄影的诞生

  一、“角色扮演”-- 人类文化古已有之

  Cosplay 是英文 costume play 的缩写,costume 的意思是“扮演”,play 即游戏,也可作为动词活动。因此,Cosplay 也可以被称之为“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妆服装道具的手段,去扮演某个角色。扮装行为最早的起源可能是来自于对神话传说、民间逸闻等的演绎,以及节日故事、文艺作品、哲理学说、祭祖情节、振奋助兴情节、侧绎愿望要求、心灵幻想等,并以相应的服饰、道具和情节,把要演绎的角色和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这些活动通常属于戏剧表演、民俗活动等。比如说有古希腊祭司们的装扮,继而有两部伟大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那群活跃于前 8 世纪的吟游诗人们扮演着别人的角色。前者引变为后世的先知、先见,成功地演绎出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后者则如同是现今话剧的鼻祖,出神入化地演绎出若干英雄事迹。

  1通过着装、道具、化妆等手段,再加上动作、神态、语言等一系列行为,在现实中一个角色对进行重现,这便是 Cosplay 早期最初产生的意义,而今天,Cosplay 主要指的是针对 ACG 文化中的角色的扮演行为,成为了动漫游戏爱好者的一项专门的娱乐活动,带着深深的 ACG 文化烙印。百度百科中Cosplay 词条的解释为:“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而进行 Cosplay 活动的参与者则被称为 COSER”.它不仅是一个能让所有爱好者都能亲身参与的游戏,更是把人们脑海中的美好幻想搬到现实世界中实现的一次机会。现实的三次元世界在 COSER 的行动下在动漫的二次元精神中得以重构,而动漫游戏的二次元人物形象则被 COSER 们演绎出了现实世界的三次元形体。

  二、迪士尼乐园的“米老鼠”-- Cosplay 行为的起源

  与人类自古就有的角色扮演活动不同的是,今天的 Cosplay 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深深地烙印上了 ACG 文化的动漫游戏属性,而要追朔它的发起,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迪士尼乐园的“米老鼠”真人秀活动。当时,动画制作在美国进入了一个黄金年代,诸如 “唐老鸭”、“高飞狗”、“米老鼠”等角色的塑造获得了万千孩子的喜爱,也因为这些形象在全世界的风靡,促使迪士尼于 1955 年在美国加州创建了第一座以其公司生产的各种动画片中情节为基础构架的“迪士尼乐园”.2而在迪士尼主题乐园中,工作人员通过装扮为这些卡通角色与观众进行活动,更是迪士尼乐园注入了新颖而又富有活力的梦幻元素,大大吸引了观众的到来。这种本意为宣传的举动却在不经意之间被后人认为是当代最早的Cosplay 活动,扮演动漫人物的工作人员也被看成是最早的 Coser.迪士尼乐园的真人“米老鼠”变成了招牌特色,看到了这点的迪士尼决定将扮演的服装和道具由正规的流水线进行加工和制作,为每座乐园都配备上一定数量的真人“米老鼠”.3然而尽管对“米老鼠”的扮演行为成为了当代 Cosplay 的开端,但毕竟这只是为了公园效益而进行的一种广告营销活动,因此从意义上与当代Cosplay 的自发爱好性和非盈利性尚有很大距离。真正使得 Cosplay 成为一项表达内心的创造性活动、并赋予了 Cosplay 内涵的,还要数当代 ACG 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

  三、ACG 文化所催生的 Cosplay

  随着 1947 年手冢治虫新作《新宝岛》的发布,日本战后的动漫新时代被拉开了序幕,日本动漫产业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并一天天日益成熟起来。人们的创意加之政府的政策扶持造就了日本肥沃的动漫土壤,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狂热动漫迷,从而树立了日本特有的浓厚动漫文化。到了 1955 年,日本的特摄剧开始流行,不少狂热的粉丝为了亲自扮演成剧中的角色进行交流活动,开始自己亲手制作影视剧中的服装道具并穿在了自己身上。从此,这种仅仅出于对动漫角色的热爱,为了娱乐及表达内心情感而进行的毫无功利观念的活动,迅速风靡了整个日本。在 1984 年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科幻年会上,赴会的日本动画家暨日本艺术工作室「Studio Hard」行政总裁高桥伸之把一种自力演绎角色的扮装性质表演艺术行为正式以一条和制英语词语「Cosplay」来表示,Cosplay 因而得名。4从此, Cosplay 的文化内涵被确立了,而针对动漫游戏角色的扮演行为也有了一个统一的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扮演活动,Cosplay从出生之日,就与动漫文化产生了天然的血缘关系。

  四、COSPALY 的载体与主体--COS 摄影

    Cosplay 作为一种独特的角色扮演活动,必须首先有一个动画、漫画、游戏或影视作品作为“摹本”,然后才能由 COSER 进行模仿、扮演以及各种多样化的再创造,并最终以视觉方面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就目前 Cosplay 的扮演对象而言,ACG 作品中的角色是 COSER 扮演的主要对象,同时也在在Cosplay 的故事、角色、情景内容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要引发一次 Cosplay 活动,首先要有一个 ACG 作品成为摹本,而行角色扮演的人,必须要对原作人物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极大的热情。具体而言,一次完整的角色扮演过程,通常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选定角色,搜集与角色相关的资料(设定、性格、剧情、服装和道具),量体裁衣,制作道具,确定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和场地(现场展演/平面记录),后期处理。简单来说,它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规划)、中期(扮演/拍摄)、后期(后期处理)。

  对于进行 Cosplay 活动的最终目的,COSER 们通常会分化为两个派别:一个我们称之为“舞台党”,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心中的“摹本”,也即 ACG 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或故事内涵,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及再创作之后搬上舞台,向台下的观众演绎、呈现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具体形式有走秀、舞蹈、舞台情景剧等等。为此,国内外都诞生了不少相关的舞台赛事,如日本的世界 Cosplay峰会、中国的 ChinaJoy Cosplay 嘉年华全国大赛等等;另外一个我们则称之为“平面党”,则是通过 COSER、化妆师、摄影师之间的合作,用镜头将 ACG 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搬”到现实之中,并通过“摄影”将之进行永恒的定格,创造出一幅幅基于现实、却又超脱现实的平面作品,呈现出现实客观世界与虚拟幻想世界之间碰撞交融而产生的特殊艺术美感。而这其中的主要载体,便是“摄影”这一行为。

  第二节 COS 摄影的定义

  COS 摄影指的便是在 Cosplay 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摄影师与 COSER 之间的互相配合,在模仿 ACG 原作的基础上,解读、还原或再创作出全新的摄影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 COSER 方面在化妆、服装、道具上的充分配合,还需要摄影师前期对原作的解读及认真构思如何创作、中期的精心拍摄与素材采集、后期的数字暗房再创作,如此种种之后,才能创作出一幅优秀的 COS 摄影作品。因此 COS 摄影师对于角色服装造型的处理,以及对于角色人物气质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摄影的特点来说,COS 摄影与人像摄影十分类似,同时从创作内容上来讲,它与电影的剧照、海报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如果说早期的 COS 摄影还只是单纯地记录下 COSER 在进行 Cosplay 时的形象的记录性摄影的话,那么现在的 COS摄影,则早已融合了商业摄影、艺术摄影、数字艺术等摄影理念和技法,犹如好莱坞特效电影一般(某种程度上来说,由 ACG 作品所改编的真人电影,可以说就是一种 Cosplay 发展的终极形式),配合专业的影棚光线、强大的后期特效制作以及视觉传达技法,创作出或清新、或时尚、或厚重、或古典、或魔幻的异界般华美的画面,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节 COS摄影产生的历史条件积累--探索摄影发展史中COS摄影的原型

  一、摹本之上的创造--艺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作为以 ACG 作品摹本进行艺术加工再创造的 COS 摄影而言,如果要追溯其最早的前身,就不得不提,在人类摄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作用的画意摄影。“画意摄影”流派产生于 1886 年的英国。一些摄影家们认为绘画效果的表现也是摄影的目的,为此可利用多种方法来处理照片,这便是画意摄影的核心。

  摄影时通过胶片划痕、变焦、拼贴、油彩转化法等等手段来产生类似油画、素描或是版画的各种肌理视觉效果。为此他们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但也引起了摄影界的巨大争议,摄影不再是摄影,更象是一幅画,摄影自身的独特艺术语言丧失殆尽。而纯粹的摄影则走向绝对,拒绝丝毫绘画效果。艺术摄影则把绘画与摄影两者结合起来。总结摄影发展的沿革,从古至今,风格各异,连现代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等绘画流派也同样出现在了摄影流派当中。可以说绘画有过多少流派,摄影也就有过多少类似的流派。苏珊·桑塔格在其着作《论摄影》中就曾经提到:“摄影史和摄影批评里持续最长久的观念就是这份从绘画和摄影中议定出来的契约,这授权两者去追逐各自不同但又同样有效的功业 ,同时又创造性地相互影响”.5以自 1853 年起就开始钻研摄影的雷兰德为例,他以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为摹本理念,诞生出了《人生的两种选择》这一摄影名作。在这一作品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来源于拍摄的真实照片素材。雷兰德分别拍摄了将近二十个专业模特,从而得到了三十多张底片,之后将这些底片小心翼翼地互相叠放,历经数周终于完成了这副作品。而《人生的两种选择》所获得的成功,正是说明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可能性,并且它的艺术性将丝毫不亚于其他的艺术形式。

  “审视雷兰德、鲁滨逊、卡梅伦等拍摄的照片,与其说模仿了亨特、罗塞蒂等拉斐尔前派画家的绘画,不如说是他们是怀着相同的信念做同样的事,只是使用了不同的工具。”6作为第一张在艺术展览会里获得了崇高艺术评价成就的摄影作品,他因此也被现代人赞誉为“艺术摄影之父”.

  二、“角色扮演”的需求--商业摄影与人像写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也从象牙之塔走向了民间,摄随着相机的大量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摄影特殊的艺术形式和价值构成,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及工作中。特别是人像摄影因其特殊的审美性,得到了广大客户商家的亲睐。

  大头“明星照”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十分流行,女士们面对镜头,烫着卷发、打扮鲜艳。摄影师则用朦胧的光效,如柔光镜、星光镜等制造出一种梦幻唯美的效果让普通人在镜头中成为光彩夺目的大明星。受到许多爱美女性的喜爱和青睐,很快成为流行的摄影风格,即八十年代的商业人像摄影。

  越来越细化的商业摄影导致个人写真照成为独立的品种,与传统的照相馆或婚纱店分离,发展为独立的个人写真馆,并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充分满足各类型消费者的需要,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室内室外的个人写真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个性写真店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正是因为它们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内心的“角色扮演”需求。如电影《花样年华》的旗袍秀、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清朝绣服、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的军装秀等风靡大江南北的影楼,为商家带来了滚滚的利润。

  三、后期手段的创新--数码技术与数字特效

  “我渴望新的观念和技术,相信电子影像将会是下一代的主流。这种系统将会有其固有且不可忽视的结构特征和自身规律,未来的用户和艺术家将为此孜孜以求地探索,仍会致力于理解和控制它们。”-安塞尔 亚当斯721 世纪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亚当斯的预言成为现实,数码摄影代替了胶片摄影。数字技术的后期处理已成为主要的手段,尽管众说纷纭,争议不休,但在许多人的探索与实践之中,数码后期技术却硕果累累。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这门艺术的应用几乎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并迅速地遍布摄影的各个领域,占领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无论是普通家庭的拍摄,还是影楼的写真、婚纱摄影,无论是传播领域的新闻摄影,还是商业领域的广告拍摄,无论是爱好者的摄影创作,还是专业的艺术摄影展览,数码摄影已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摄影,成为了当代摄影的主角。数码摄影的技术水平之精湛、审美意趣之独特,这还要多亏摄影师精心的后期制作。数字时代下的数码暗房,使得过去需要在暗房中冲洗调整照片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更能使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改头换面重获新生。

  后期制作时的核心理念是创意、唯美,当后期的技术掌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反过来影响前期拍摄,使后期与前期得到完美的有机结合。通过后期,我们可以创作出在现实的时间和空间中并不存在的作品,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极大扩展了摄影的表现手法,使得作者能够完美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思想,“不仅能拍看到的东西,还能拍想到的东西;不仅能拍感到的东西,还能拍悟到的东西”.此时,摄影已不再只是作为记录客观现实的手段,而是成为了艺术家个人思想理念的一种寄托物,成为了现代数字艺术中的一种最为首要的表达形式。后期的发展使得作者能够将自己的观感视觉化,用主观化的处理方式在照片中表达人的内心精神、人生感悟和审美意识,为艺术家观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摄影师的思想、创意得以较为完美地表达出来,从“观察”的艺术进化为“想象”的艺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