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技术论文

国外转基因技术研发及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3)

来源: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作者:沈平;武玉花;梁晋刚;
发布于:2017-06-16 共14639字
  3 中国转基因技术研发成效和应用现状。
  
  3. 1 中国转基因战略决策。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端技术,也是各国科技竞争的主要领域,中国对转基因的态度和做法也十分明确,那就是“积极研究、坚持创新、慎重推广、确保安全”.从 2008 年实施转基因生物培育重大专项以来,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基因安全管理和科学普及。2013 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转基因做出重要指示: “一是确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创新”.2007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有 8 次明确提及转基因,仅2011 年和 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未提及。2015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2016 年 8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实施一系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包括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提出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3. 2 中国转基因研发成效。
  
  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经历了早期的跟踪国际科技前沿( 1986 ~2000 年) 和近期的自主创( 2001 年至现在) 两个阶段[25].在早期的跟踪阶段,建立了主要农作物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国际上已有相关研究的主要功能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和大田试验,开发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推广应用。进入 21 世纪,中国更是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 划)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全面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在重要功能基因发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 2008 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研发呈现后来居上的态势,实现了总体跨越、部分领先[27].
  
  中国牵头或参与组织完成了包括水稻[28-29]、油菜[30]、棉花[31]、小麦[32-33]等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从重要农作物中分离克隆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包括控制籽粒大小、粒型、穗型、株型、抽穗期、育性、抗虫、抗病、抗盐、抗旱、耐低温、营养高效等基因[25]
  
  .研发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抗虫转基因棉花,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世界领先的转基因产品,还在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和抗旱小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显着提升了中国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研发能力,在新品种培育的不同阶段已形成金字塔型成果储备。
  
  通过查询 Web of Science、德温特专利数据库(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 和 ISAAA 系列研究报告等数据库,统计了中国科研人员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在 1973 ~ 2014 年发表 SCI 论文3 131篇,处于国际第三位。其中,转基因水稻 SCI 论文高达 605 篇、转基因棉花 SCI 论文 234 篇,论文数量均处于国际第一位; 发表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和小麦 SCI论文数量均次于美国而处于国际第二位。SCI 论文发表情况表明中国在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棉花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转基因玉米、大豆和小麦的研究方面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中国授权的转基因专利有 2 812 项,仅次于美国而处于国际第二位,授权专利数几乎是处于第三位日本的 2 倍[21].中国已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研机构在转基因作物研发方面一直非常活跃,除转基因棉花外,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油菜5 类粮油作物领域。至2016 年9 月,中国农业部共批准转基因生物技术试验 8 249 项,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2 627 项( 含续申请) .在主要转基因作物研究方面,棉花获得 2 302 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含续申请) ,番木瓜、玉米各 1 项,水稻 2 项。其中,耐储存番茄、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 3 种已过期,抗虫棉花、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抗虫水稻4 种在有效期内。目前,中国在转基因玉米研发方面成效尤其显着,继植酸酶玉米之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及其相应的庇护所耐除草剂玉米( C0010. 1. 1 等) 、浙江大学研发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 12-5) 等一批转化体已进入安全证书申请阶段,还有许多进入环境释放和生产试验的转化体,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基础扎实。中国对 Bt玉米、耐除草剂玉米、植酸酶玉米和 Bt 水稻的研发以及商业化将对满足中国和全球的粮食和饲料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 3 中国转基因应用现状。
  
  中国曾是国际上最早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但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 2004 年被巴西超越[34],2006年被印度超越[35],从 2006 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世界上一直排名第 6 位。中国目前获得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的有 7 种,推广种植的只有抗虫棉、木瓜和白杨[5],至今尚未开放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生产[36].中国在 1997 年开始批准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种植,当时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棉花占中国抗虫棉市场的 95%,2012 年以后自主抗虫棉品种已占中国抗虫棉市场的 95%以上。在中国,2011 年抗虫棉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 71. 5%,2012 年占 80%,2013 年占90% 、2014 年占 93% 、2015 年 96% ,应用率逐年上升,累计推广 3.7 亿亩[1,5,37-39].数据显示 1997 ~ 2014 年农民从 Bt 棉花获得的经济收益为175 亿美元,2013 年收益 16 亿美元,2014 年收益 13 亿美元[5,39].除了抗虫棉,2014 年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种植了 8 500 公顷抗病毒木瓜,另外,还种植了 543 公顷 Bt 白杨。2015年中国的这三个省又种植了 7 000 公顷抗病毒木瓜,Bt杨树种植面积依然是 543hm 公顷[1,5].
  
原文出处:沈平,武玉花,梁晋刚,卢新,章秋艳,王颢潜,刘鹏程. 转基因作物发展及应用概述[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01):119-1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