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制药论文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题与“十三五”规划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5 共10035字
摘要

  1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概况

  生物医药产业是资本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等特征[1].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以30%左右的年均增幅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十二五”以来,苏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大力培育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2011年,研究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健全工作体系,并在全省设立首个“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科技专项,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品走向市场、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苏州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如苏州高新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苏州工业区《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吴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加快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分别从税收奖励、产业化鼓励、人才激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上下呼应、协同推进、落实有力的产业政策体系。

  1.1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6.9亿元、占全省1/7以上、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泰州(625亿元)和徐州(416亿元)、占全市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到2.9%,同比增长13.1%,是全市八大新兴产业平均增幅的2倍,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幅的3倍。

  从行业领域看,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四大制造业领域。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两大支柱”,2013年,医疗器械产值184.9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47%,占全省医疗器械产值的1/4以上;化学制药产值184.2亿 元,占 全 市 生 物 医 药 产 业 总 量 的46%,占全省化学制药产值的1/9.生物制药领域企业大多处 于培育 期和成长期,规模以上企业 较少,2013年列统的生物制药规模以上产业产值达20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5%,占全省生物制药产值的6%.现代中药产值达7.8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2%,占全省现代中药产值的3.3%.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规划和布局引导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工业园区纳米生物制药、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吴中区医药研发外包、昆山市小核酸、常熟市现代中药、张家港市医疗器械制造等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从集聚园区看,全市已建成苏州纳米、苏州高新区、昆山小核酸医疗器械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6家,占全省(26家)近1/4,汇集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60%以上的企业和55%以上的产值,产业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从投资来源看,生物医药产业基本符合苏州经济外向程度较高的特征,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

  2013年,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164家,其中,外商及港澳台资企业84家,占比达51.2%,70%集中在医疗器械领域,内资企业80家,占比达48.8%.

  1.2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产业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重大科技难关,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在全省率先设立“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科技专项,在抗体、疫苗、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望在3到5年后形成新的增长点。组织苏州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近三年累计实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69项,国家、省、市三级累计拨付经费6.37亿元。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累计21项、超过全省(165项)的1/8、获国拨经费超过8 000万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居全省前列。

  2013年,全市申报新药22个(一类新药2个),约占全省(721)的3%;获得临床试验批件7个,占全省(83个)的8.4%,获批上市新药数9个,占全省(28个)的1/3.小核酸药物、纳米生物医药、抗体诊断、医学工程等领域技术跻身国际前沿,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具有“同发优势”和“先发优势”,完全有可能抢占先机,实现群体性突破和爆发性增长。

  2013年全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1 446件,同比增长13.7%,工业园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 147件,占申请总数比重高达80%,领先八大新兴产业;获专利授权688件。2013年获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科技奖励9项。

  1.3企业培育情况

  苏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呈现“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的特征。近年来,为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组织实施“瞪羚计划”和“雏鹰计划”,培育涌现出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超过3 000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了药物研发、动物实验、安评检测、产业化中试、药品生产、药品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覆盖。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16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77家,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2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5.4%,近三年累计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30个。全市拥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16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达到3%以上,其中,六六视觉、浩欧博、博瑞等医药骨干企业超过6%,特别是一些尚处于孵化期“零收入”的企业仍在坚持不懈的加大研发投入,如泽璟2013年研发投入750万,景昱累计研发投入7 000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长光华医国内首创用于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吴中医药成为我省内唯一获准生产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企业,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瑞博生物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小核酸液相合成;金普诺安国内首创甲流H1N1VLP疫苗的免疫原性高出传统疫苗10倍;中美冠科动物肿瘤模型数世界第一。此外,还吸引了辉瑞、葛兰素、诺华等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外资企业共80余家落户苏州。

  1.4创新人才引进

  坚持把人才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深入推进 “姑 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1010工程”,加快载体、项目、金融和服务等“四位一体”联动,大力吸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组织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2013年新增资助生物医药产业紧缺人才159人,占当年新增紧缺人才总量的1/3.高标准举办2013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吸引200多名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携带234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会。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分工合作、协调有序、便捷效能的人才服务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吸引了海内外大批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军人物落户苏州。截至目前,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5万人;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8人,占全市(157人)1/6以上;省“双创计划”62人,占全市(403人)的15.4%;企业院士工作站15个,占全市总数的1/6;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立项54个,占全市(474)的11.4%;新增省“创新团队”3个,吸引了陶军华、张佩琢、江山等一大批曾在美国辉瑞、英国Cruachem等著名跨国药企担任主任科学家的国际领军人才,使苏州在抗体药物、核酸药物、肿瘤药物等领域保持与国际同步水平,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家企业,引领一个行业”的成功引才模式。

  1.5研发平台建设

  平台是创新的源泉,特别对于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来说,起点高,知识密集,实验过程复杂,更需要创新平台的支撑与服务。因此,在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过程中,苏州特别注重研发载体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市建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5个,院士工作站15个、占全市比重近1/5,搭建江苏省生物医药创业服务平台、江苏省纳米加工、测试与工程化技术平台、江苏省昆山小核酸技术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9个,数量全省领先,平台服务面积21万平米,均占全市总数的1/5以上,累计提供服务超过15万次,占全市(100万次)的15%以上,年服务收入2.7亿元,占全市的1/4以上。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0万平米,在孵企业150余家。目前,昆山小核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小核酸药物临床前各个实验检测环节的全覆盖;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开展医用激光、医用超声、医用影像等200多个检验检测项目,在“家门口”为苏州乃至华东地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1.6产学研合作进展

  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增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优化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着力加强国内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年实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500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牵头组建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创新合作组织,联结国内外20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先后建设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苏省(苏州)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生物医用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西交大苏州现代生物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产学研创新载体。着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成功打造“2013苏州高新区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合作洽谈会”、“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等工作品牌。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芬纳米创新中心,围绕纳米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昆山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夸克、美国生命技术等国际知名公司签署协议,在小核酸药物品种等产业前沿领域构建国际联合研发机制。

  2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突出问题和面临形势

  2.1突出问题

  2.1.1产业规模不大,突出表现为领军企业不多和产出质量不高

  产业处于培育期,总量和增速均不高。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行业,其快速发展高度依赖科技创新水平。创新能力越强,产业发展越快。然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产值396.9亿元,落后于泰州和徐州,居全省第三位,这与苏州在2013年“科技创新工程”监测水平指数位居全省第一的位次很不匹配。同时,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增速偏低,2013年同比增长13.1%,低于泰州增速的14.8%和全省增速的18.7%,而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连续18个月增速超过30%.

  企业处于孵化期,存在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目前,苏州企业在全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市场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仅有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入选“2013年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而泰州有三家企业。特别在医疗器械行业,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产品基本集中在内科、外科、眼科、牙科、妇产科、中医等医疗专用及兽医用领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耗材类产品以及中小型医疗设备,缺乏市场影响力。市场处于拓展期,像昆山小核酸,虽然与世界医药大国属于同步发展阶段,但目前还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

  2.1.2创新动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和结构不合理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维持成长期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产业,由于受资金限制,致使产业推进处于瓶颈状态。从地方政府层面看,投入和资源主要留给已成规模的产业,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板块工业占地仅2平方公里,是其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土地供应最少的。主要精力还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最好的资源留给外资,资金跟着项目走、资源跟着外商走的惯性依然很大。从企业层面看,创新的顾虑比较大,规模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强度达4.5%,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创新的顾虑比较大,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成果被偷,二怕人才被挖,三怕创新产品没市场。因此,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苏州在创新性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上远远落后于国外,目前苏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以仿制和改进设计为主。从社会层面 看,金融资本更加偏好成熟行业和大型企业,对创新风险较大、融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投资收益周期相对长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和初创期企业供给意愿不足。全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上市企业6家,仅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5.4%.

  2.1.3成果转化不畅,突出表现为创新机制不够健全和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产业创新资源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创新的整体效能有待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的医药研发活动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且在“中试、放大、集成”工程化环节薄弱,存着成果转化不畅、质量不高等问题,生物科研成果仅仅有15%能够转化,生物科学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30%.苏州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相对缺乏,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较薄弱,不少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生物医药专业的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松散,缺乏 与实 践技能培养配套的理论课程[5],加之上海产生的“虹吸效益”,苏州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存在中高端研发管理“人才难招、更难留”的困境。如医疗器械领域,苏州这几年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近30人,仅占市级以上人才计划的7%.

  政策环境还不完善,对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执行不够灵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覆盖面有待扩大,医疗器械科技园区的管理考核体系不够明晰,股权分红激励政策难以操作,事业单位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政策设计上,促进技术供给的多,促进市场需求的少,激励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此外,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专业化人才缺乏,还没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资质认定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难以满足企业旺盛的创新服务需求.

  2.2面临形势

  2.2.1国家扶持政策创造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数字医学影像、诊疗试剂等领域的发展重点。到2020年,我国将在融资、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这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将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2.2巨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空间

  我国投资超过8 500亿元的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启动,预计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医药行业收入的增长率将达到20%[7],到2015年总体规模达到30 000亿元。全球医药行业大量创新药物专利保护到期使得仿制药开发潜力巨大,疫苗行业在未来五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同时,随着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收入的提高,保健品市场将出现爆发式发展。

  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及空间。

  2.2.3良好发展基础奠定新起点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企业融资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具备了发展先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依托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吸引了大批生物医药创业领军人才来苏发展,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向苏州倾斜,国内外合作日益紧密,产业规模全省领先。

  2.2.4复杂产业环境带来新挑战

  国内各省市纷纷抢占产业资源,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凭借自身的地域和政策优势,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山东、辽宁等省份也纷纷加快产业发展的步伐,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产业自身的高风险性也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研发周期较长,如何吸引更多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化步伐,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3“十三五”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3.1以整合创新推动医疗器械多元发展

  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发展思路:整合创新资源,鼓励落户苏州的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带动现有装备升级,开发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产品。

  重点技术:推进高场核磁共振成像仪、显微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器、数字化高能射线治疗装置等先进实用医疗装备的产业化;发展器官再造、外科整形、生物替代材料等高技术医用生物产品,以及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高档医学敷料、诊断试剂和配套仪器、微创植(介)入器械;研制适用于基层的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化、网络化、数字化医疗仪器;突破生物标志物与功能分子筛选、基因与蛋白质阵列、单细胞探查检测、功能成像等共性关键技术。

  空间布局:依托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和江苏省生物纳米产业园两大特色园区载体,以国家级干细胞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省光电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省级以上产业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为支撑,构建以吴中区为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集聚地,工业园区、高新区、张家港、太仓为功能互补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链条,重点加快超导MRI、人工心脏、无创呼吸机、核酸检测分子诊断仪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骨干企业:支持六六视觉、浩欧博、鱼跃、天臣国际等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保持技术领先水平;支持碧迪、强生、日立、富士胶片等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专利产品,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主要产品:眼科离子导入电疗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免疫诊断试剂、生化诊断酶试剂、大功率储能式数字X射线机、高动态范围压力控制无创呼吸机、人工心脏、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和滤过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3.2以优化创新引领化学制药高端发展

  产业规模:到2016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发展思路: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发展策略,针对重大常见疾病的防治需求,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加快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相关的药物大品种改造,鼓励企业加强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为抓手,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新药国际临床或产品国际认证,推动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重点技术:推进小分子靶向抗肿瘤创新药物和新制剂的产业化;加快抗感染药、免疫调节药、治疗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的新产品,以及高级药用中间体的开发;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辅料的应用研究;突破化学药物设计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等关键技术,以及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

  空间布局:重点抓好江苏省抗寄生虫药新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正电子药物前体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头孢类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载体,加快苏州市(吴中)医药创新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大学有机合成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建设,以吴中医药、天马医药、东瑞制药、惠氏制药、礼来制药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的研发,构建以太仓市、工业园区为核心区,常熟市、昆山市、吴中区为外围支撑的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化学制药产业发展体系,完善产业链前端研发环节与末端销售环节。

  骨干企业:支持同禾药业、吴中医药、天马医药、二叶制药、长征欣凯等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在化学药物结构修饰、合成工艺创新、剂型创新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成果;鼓励东瑞、惠氏、礼来、诺华、葛兰素史克、卫材、雅本化学、辉瑞等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重量级新药及其制剂产品在苏州实现产业化。

  主要产品:恩屈西他宾、替诺福韦双特戊酯、Larotaxel、赛西尼、卡泊芬净、舒尼替尼、厄洛替尼、盐酸鲁拉西酮、利奈唑胺、头孢拉宗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Cialis、吉非替尼、替格瑞洛、罗氟司特。

  3.3以突破创新实现生物制药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发展思路: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带动行业在前沿技术领域保持世界同步水平,推动血管内皮抑制素、肝素、重组人胰岛素等品牌药物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小核酸药物、TNF受体药物、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等重大创制新药的产业化,抢占生物制药的制高点;打造生物制药项目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孵化平台,扶持杰出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促进形成规模优势。

  重点技术:发展用于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治疗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发展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给药方便的新型制剂;突破干细胞技术、蛋白质改构和修饰技术、抗体人源化技术、真核细胞表达技术、递释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细胞培养和分离纯化等核心生产工艺。

  空间布局:重点抓好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江苏省苏州吴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江苏省太仓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工业园区为纳米生物制药、昆山为小核酸产业集聚区的特色产业基地和以吴中区、吴江区、太仓市为产业辐射区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小核酸科技产业园:依托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依托江苏省小核酸大规模合成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研发机构,以瑞博生物、吉凯基因、泽璟制药、苏州华测等一批小核酸企业为龙头,推进小核酸新药临床研究审批试点进展,进一步建设国家抗突发病毒传染小核酸创新药物应急平台,从而推动小核酸品种的临床工作和重点品种的开发与产业化。苏州纳米科技产业园:以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为孵化载体,依托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的转化医学中心等研发平台,促进创新药物研发、新药创制、生物大分子药等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

  骨干企业:支持吴中医药、瑞博生物、信达生物、吉玛基因、博瑞生物、天绿制药等企业深化国际科技交流,构建国际联合研发机制;支持葛兰素史克、辉瑞等企业加快引进研发中心,向生物制药高端制造发展。

  主要产品:治疗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抗体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抗肿瘤重组细胞因子药物,小核酸药物,干细胞,生物芯片,肝病和肿瘤早期检测试剂盒,诊断试剂用原料酶,大规模siRNA及RNA单体。

  3.4以继承创新加速推进中药品牌发展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亿元。

  发展思路:继承和创新并重,加强名医名方的产业化开发,支持企业开展疗效确切中药大产品的二次创新开发研究;推广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和过程质量控制等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创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发挥中药在“治未病”方面的显著功效,做大品牌中药保健品。

  重点技术:突破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以及中药制剂技术,研制组分中药。

  空间布局:依托江苏省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太湖美药业设立中药领域企业院士工作站以及苏州中药研究所等升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载体,重点扶持雷允上、俞氏药业、华葆药业等现代中药骨干企业,扩大中药发展规模,打造中药发展产业链,构建常熟市核心中药研发产业基地。

  骨干企业:支持雷允上、俞氏药业、华葆药业等企业加快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创新、名医名方的产业化开发和优质保健品的提升开发;充分发挥天灵中药饮片“李良济”老字号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和品牌包装,发展优质中药饮片,扩大OTC市场份额。

  主要产品:双黄升白口服液、四逆汤多糖成份复方合剂等。

  3.5以业态创新促进服务领域提升发展

  发展思路:支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的新型产业组织,鼓励建立医药外包服务联盟;推进开展国际临床研究合作以及具有国际标准的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体系;重点发展先导化合物合成和筛选、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态,积极探索药物合同生产的先试先行政策。

  空间布局:依托国家实验灵长类种子中心西山分中、省药物非临床研究及评价公共服务中心、省苏州新药研发外包技术服务中心、省实验动物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重点扶持药明康德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昭衍新药临床前病理毒理检测中心、中美冠科国内外医药研发外包等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构建以太仓市和吴中区为集聚区的医药外包产业集群。

  骨干企业:支持药明康德、西山中科、昭衍、中美冠科等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经营和管理经验,掌握国际新药研发动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按国际标准组织和管理外包业务[8],使苏州医药外包企业逐步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

  参考文献:
  [1]谢宇,邹执寰.成都市生物医药企业及产业发展探析[J].企业导报,2014(2):58-59.
  [2]肖茜.苏州市纳米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视角[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124-128.
  [4]高峰青.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学研转化模式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26).
  [5]刘慧.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6):18-21.
  [6]汤莉娜,申俊龙.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与创新策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1):26-29.
  [7]钱种明,韩丽峰,赵晖.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通报,2014(3):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