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西和“乞巧节”中女子虔诚依恋的心理情结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作者:赵淑莲
发布于:2020-03-18 共5181字
两性心理学论文第六篇:西和“乞巧节”中女子虔诚依恋的心理情结
 
  摘要:“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 历史文化悠久, 乡土气息浓郁, 地方特色鲜明。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独特的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女子在这七天八夜里, 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等, 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虔诚、依恋心理。
 
  关键词:西和; “乞巧节”; 心理; 虔诚; 崇拜;
 
  The West Section and the Needlework Femal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ZHAO Shu-L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Abstract:“The hometown of the needlework culture”and the west, has a long history culture, local flavor, local characteristic. It is in this culture, the unique and preserves the needlework festival customs are complete. Woman in this eight at night, seven days from sit face to amusement god send opportunely opportunely, shows the pious woman when the needlework, attachment psychology.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 多年来, 姑娘们每到六月中旬至七月初的时节, 都要通过举行一年一度隆重的乞巧祭祀歌舞活动, 来祈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巧娘娘”显灵, 保佑自己貌美如花, 心想事成。这是姑娘们在成人之前参与的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 是民俗程式保留比较完整独特的一项民俗活动。
 
  一、西和“乞巧节”概述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女儿节”, 是一个富有浪漫诗意的传统节日, 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传说以及“七仙女”的故事, 是西和县“乞巧节”活动中的主题。传说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 又叫“七仙女”或“织女”。《史记·秦本记》中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 玄陨卵, 生大业”[1], 大业为秦人之祖。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属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 地域比较偏僻, 自然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气候阴湿, 与外界形成“隔离”, 民风淳厚, 朴实的人民有自己颇具特色的民俗, 文化积淀深厚。正是在这种独特的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氛围中, 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全的保留了下来, 发展成为西和人民, 人人喜爱的一个重要节日。当地称为“乞巧节”, 历代文人又称“巧娘娘节”、“女儿节”。
 
  “巧娘娘”是西和县的女儿们对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的尊称, 人们之所以尊称她为“巧娘娘”, 是因为传说中织女心灵手巧、聪慧美丽。在“巧娘娘”的昵称中, 有姑娘们对巧娘娘虔诚的心理情结, 也有姑娘们美好的期盼。巧娘娘是用麻纸一层一层糊成的一种神像, 虽然大概只有1米高, 但她的制作非常讲究。在能工巧匠们的精细雕琢下, 就好像《乞巧歌》中唱的:“乌云头发像丝线, 粉红脸蛋圆又圆, 线杆鼻子端又端, 樱桃小口一点点, 糯米牙齿尖又尖……”她穿着美丽又合体的五彩纸剪制的裙装, 左手翘着兰花指, 右手拿着云刷 (即“拂尘”, 一种道具) , 柔美端庄中不乏高贵气质。在当地人们心中, 巧娘娘不仅是位美丽善良、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女神, 而且还能赐予乞巧者相应的品性和能力。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上, 姑娘们要请巧娘娘下凡到人间来。巧娘娘在凡间的七天八夜, 姑娘们心里从未有过的激动、欢愉和期盼, 这时候, 所有乞巧姑娘们可以夜不归宿, 可以释放, 可以发泄, 可以疯狂。她们在一起交流经验, 学习技能, 可以无所不谈, 更可以骂“阿家”1, 诉不满。但同时, 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 她们却更虔诚, 更友爱, 心理更阳光。西和县“乞巧节”是姑娘们对中华民族“七夕”文化的传承, 也是姑娘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与礼仪制度的继承。
 
  二、虔诚、依恋的心理情结
 
  西和每年乞巧节期间, 姑娘们都要为“乞巧节”精心的准备巧娘娘像、剪纸、刺绣、泥塑、煎供果、生巧芽, 要下功夫练歌、联络、筹资, 要给自己制作一身最漂亮的衣服、头饰、手袢、云肩、拂尘等。在整个的坐巧、迎巧、祭巧、拜巧、跳麻姐姐、卜巧、送巧等活动中, 可以看出姑娘们对待巧娘娘心理的虔诚和崇拜。
 
  从“坐巧”开始, 就能感受到女儿们对巧娘娘非常虔诚的心理和崇拜的心情。在农历六月初的时候, 乞巧头儿和姑娘们为了挑选最完美的巧娘娘, 她们不怕麻烦, 有时会跑几趟县城纸货店。巧娘娘坐在桌子上, 很精心的用金丝帕将脸遮住, 待到正式迎巧的时候再揭下来, 并且从巧娘娘坐上桌开始就要香火不断。
 
  “迎巧”时, 姑娘们打扮的花枝招展, 心里的期盼和喜悦洋溢在脸上。她们的迎巧仪式举行的特别隆重、严肃, 她们跪在河边, 焚香点蜡, 燃纸放炮, 她们希望在炮声中迎来自己美好的明天。她们跪迎接拜巧娘娘唱《迎巧歌》, “七月里, 七月七, 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 想你着, 我把巧娘娘接下凡……”从歌声中, 可以感受到姑娘们心里对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巧娘娘真诚的依恋、羡慕和崇拜, 对未来殷切的期盼。最后, 很小心的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 一路唱着将巧娘娘接进院, 同时唱着《进院歌》。每一个细小环节都非常谨慎, 体现了女儿们虔诚、崇拜的心理情结。
 
  “祭巧”时, 巧娘娘在桌上安放好之后, 就开始敬茶、献果、上香, 同时唱《献茶歌》、《进香歌》, 由乞巧头儿和年龄较大的姑娘祭完之后, 全体乞巧姑娘在院中开始吟唱《乞巧歌》。如:“七月里, 七月七,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 想你着,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教我绣花里, 一绣蓝天一朵云, 广成的山创碧云宫……八绣蓝天八朵云, 八仙过海显神通。九绣蓝天九朵云, 九天仙女下了凡。十绣蓝天十朵云, 十大元帅十将军……”歌声中流露出姑娘们对自己心目中最伟大巧娘娘神灵的崇拜, 她们要向巧娘娘讨要智慧, 乞求自己心灵手巧、姿容美好并有巧思妙想;她们要向巧娘娘乞求幸福自由的婚姻和真挚的爱情;她们希望巧娘娘让世间充满爱, 恶人远离, 人人和谐相处。女儿们虔诚, 依恋的心理情结, 在乞巧歌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同时, 这些乞巧歌也凝结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心声。
 
  七月初一“拜巧” (当地称为“行情”) 时, 姑娘们起得很早, 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 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去本村的神庙拜神。她们要让全村人都知道自己是最棒的。从七月初二到初五, 相邻村落乞巧团队互相行情, 她们走出闺门、接触社会, 各显神通。这时的她们便是一年中最自由和幸福的, 因为有可能在邻村喜欢她的男孩正在偷窥着她, 这便是以后爱情种子的萌芽期。七月初六, 是各队集结的日子, 地点便选在各村镇的大场里。这样, 不仅能使各自的舞技得到更好的展示和交流, 也为来年乞巧活动歌舞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卜巧”即祈神迎水, 七月初七大清早, 所有的乞巧姑娘梳洗完毕, 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器皿, 排着整齐的队伍, 就要去本村水质最好、历史最悠久的泉里迎水。
 
  照瓣卜巧, 迎水仪式完了后, 就要把迎来的水盛在盆里, 姑娘们呆在一起, 用献在巧娘娘面前的花瓣、巧芽 (豆芽、麦芽……) 等来占卜自己的未来。据老人们讲, 她们小的时候卜巧, 如果盆里花瓣、巧芽的影子像把枪, 预示着未来的夫婿是个军人, 如果像斧子, 预示着未来的夫婿是个木匠等等。
 
  “送巧”即巧饭会餐, 七月初七下午开始就进入送巧环节了, 姑娘们怀着虔诚的心, 为巧娘娘精心做好最后一顿饭, 各式各样的饭菜, 她们没有一个人动筷子, 而是做好之后, 统一祭献给巧娘娘。献完之后她们就开始吃饭了, 这顿饭吃得很慢, 慢到她们想一直吃下去, 因为这是今年她们最后一天聚在一起。到了晚上她们就开始唱歌、跳舞, 一直到夜深人静时, 十一二岁以下小孩子休息了, 稍大点的姑娘们怀着悲伤的心情, 在乞巧头儿的带领下去送巧了, 她们一边焚烧着巧娘娘, 一边哭着。这是她们对心中痛苦的释放, 是对家庭包办婚姻不满的表现, 是对未来生活的乞求, 也是对一年一度乞巧活动的留恋, 同时也表达了对巧娘娘的依恋和虔诚。
 
  三、如泣如诉的“乞巧歌”
 
  在“乞巧”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姑娘们都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式载歌载舞, 用美丽动听的歌声和丰富的舞蹈动作, 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大量的乞巧歌, 反映了女性的心声。西和“乞巧”歌保留之多, 在全国其他地方绝无仅有。西和“乞巧”歌一直保持着女性诉说情怀的特征, 它专门反映了女性在婚姻爱情、生活等方面的思想感情, 为我们了解西和女性心理, 特别是西和古代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以“三从”、“四德”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对女性从伦理、仪表、女红等方面做了内在的规定。女性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定来要求、衡量自己。这种社会思想反映在“乞巧”歌中, 那就是女性对“巧”的渴望。如:
 
  “七月初一天门开, 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 驾云来, 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 天河边上走着来。巧娘娘驾云进了院, 天天给我教茶饭。
 
  巧娘娘请到神桌上, 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 天天教我绣花鞋。
 
  巧娘娘请来了点黄蜡, 天天教我绣梅花。巧娘娘请来了献茶酒, 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巧娘娘来了献油饼, 教我越做越灵心。巧娘娘, 下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乞手巧, 乞貌巧;乞心通,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又如:
 
  “天皇皇地皇皇, 我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 不图你的线, 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巧芽芽, 生的怪。盆盆儿生, 手中盖;七月初七摘下来, 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 又像菜, 看你心灵手儿快。”
 
  “乞巧”活动中女孩儿表达情思最直接的形式是“唱巧”, 并且一唱起来, 就非得唱过瘾, 甚至唱得声音嘶哑。在歌声中, 姑娘们希望自己有一双跟织女一样灵巧的手, 这些细碎的自我约束, 也突显了她们的品格。她们渴望自由, 幸福的生活, 她们要跟“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的封建社会思想的遗留作斗争;歌声中, 姑娘们要对西和县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提出抗议;歌声显露出了姑娘们心理对自己心目中神灵、偶像的崇拜。在这一年一度的七天八夜里, 姑娘们尽情狂欢、娱乐。通过各种“乞巧”活动, 来释放她们心中积压的不快。古代农村妇女, 大多数地位低下, 命运不堪, 很少有过人身自由和幸福。正如乞巧歌中唱到:
 
  “鸡叫头遍去推面, 一面打盹一面转。鸡叫二遍把水担, 路又远来桶又宽。鸡叫三遍要上坡, 崖上山上砍柴火。喂牛喂猪蒸馍馍, 抱上湿柴去烧锅。一口两口吹不着, 阿家骂我像猪猡。流着眼泪吹着了, 头发眉毛燎着了。男人过来脸上打, 阿公过来拔头发。阿家把我的嘴撕破, 小叔子过来揪耳朵。巧娘娘, 下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这流血流泪的哭诉, 让人震撼。在这首歌中, 女性诉说了自己在婆家的遭遇, 在婆家过着不如人的生活, 半夜起来就要磨面、担水、砍柴、烧火, 还要遭受公公、婆婆全家的打骂, 尽管在婆家过着非人的生活, 但自己的娘家人亲哥哥还说:“哥哥一听也伤心, 拿了手背揉眼睛。你男人他是年轻人, 一年半载会老成。阿公阿家老人家, 三年五年过世家。挺住身子咬住牙, 过后你也当阿家!巧娘娘, 下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这首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西和的姑娘们为何在善良、美丽、聪明、待人真诚的背后, 又表现出拘谨, 忍气吞声, 逆来顺受的双重品格特征。她们做针线、擀面、绣花鞋、蒸馒头、种庄稼、耕地、养牲口、修房和泥, 这些古老的乞巧歌, 是一代又一代“外婆”们的真实写照。
 
  姑娘们把希望寄托在“巧娘娘”身上, 真诚地祈求巧娘娘赐以智慧, 满足我心, 应我所愿。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天天给我教茶饭。去年去了今年来, 头顶香盘接你来, 巧娘娘, 想你着,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跟上当官的官娘子, 跟上杀猪的翻肠子。按住的牛头强扭的瓜, 女子娃婚事由不得她。巧娘娘, 下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父母们尽管平时对女儿管教严厉, 但到了七夕“乞巧节”, 他们会以一种美好向上的积极心态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姑娘。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女儿们去沾一沾巧娘娘的“仙气”, 得到巧娘娘的荫护, 变得跟“巧娘娘”一样绝代超凡、姣美聪慧呢?同时, 女儿们也卖乖撒娇, 趁此良机梳妆打扮, 涂脂抹粉, 生着心眼, 变着法儿, 又说又唱, 又跳又舞, 迎“巧娘娘”。她们寻找各种借口, 尽情娱神狂欢, 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乘早行动, 与外界接触, 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在“乞巧”姑娘与围观者里, 老字辈在留意物色着称心如意的儿媳和女婿, 小字辈在暗中偷偷选择着终身相爱的伴侣。连日的广泛接触和交流, “乞巧”结束后的提亲、应亲就少了许多盲目性。人们乐在其中, “至灵至神、至神感应”的“巧娘娘”, 不知荫护着撮合了多少对一代又一代的好鸳鸯。
 
  今天的西和“乞巧”女儿们已经没有对过去那种凄苦生活的倾诉和交流, 而是将千年“乞巧”与现代歌舞融合, 由上世纪一部妇女的苦难史, 逐渐演变为女性的欢乐颂。如《织绫罗》中唱:
 
  “织上伟大共产党, 幸福生活万年长。织上社会主义好, 织上共产主义真。织上领袖***, 斩贪除恶一路行。风清气正干革命, 诚心诚意为人民。好梦成真安天下, 世界中国是老大。”
 
  她们歌颂党和人民, 在嬉戏娱乐之中, 把对过去悲惨生活的倾诉, 变化为现代女儿异彩纷呈的狂欢节, “西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2], 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信西和“乞巧节”会在新时代的光辉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1-25.
  [2]张益琴.陇南民间音乐的地域文化特色[C].蒲向明.唐代文学与陇南文化研究[A].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3:330.
 
  注释
 
  1 西和人把丈夫的母亲称为“阿家”, 公婆的意思
点击查看>>两性心理学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原文出处:赵淑莲.西和“乞巧节”女性心理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10):67-7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