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食品安全论文

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18 共2741字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们为利益的趋势,再加之食品加工领域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食品是国家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没有食品的供应,人们也很难在社会上生存,所以,如果我们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民心,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对于食品检测工作不容忽视,对于食品检测中的技术应用更是要加以重视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断提高。

  1 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所谓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食品在食源上的一些疾病,也就是说,食品的安全是由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来保证的。如果没有该技术的存在,那么我们就无法证明我们所食用的事物是否是安全的、健康的。而明确食品的安全、健康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所以,对于食品领域来说,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可见,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依赖于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不能离开检测技术的。作为食品检测技术支撑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被不断推出,以便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

  为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所使用的仪器、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时的环境条件和分析者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仪器不准、试剂含有杂质、蒸馏水质量不佳以及采样不能代表平均成分,操作过程中杂质的引入、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系统误差,也有由于环境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所产生的偶然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监测。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将食品安全检测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目前在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 PCR、氨基酸测序仪等大型仪器来完成食品检验中化学源性项目的检测任务。

  这些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检测手段,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检测方法研究,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传统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时间长、对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高,通常都在专业实验室内使用,难以用于需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时快速监控的场合。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样品数量大、检测种类多的特点,样品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类操作简单、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2 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当下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从综合角度上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水平,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同时提出了笔者自身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在 6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今年来在食品分析上广泛应用。其流程为贮液瓶中的溶剂由泵吸人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人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主要检测内容有:1)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的测定,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栀子黄的测定,抗氧化剂的测定,乳酸、柠檬酸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等。2)营养强化剂的测定,如食品中的牛磺酸的测定,维生素A、D、E 和维生素K的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叶酸、烟酸、泛酸和氨基酸的测定等。3)保健食品,如芦荟苷、红景天苷的测定,DHEA的测定,异秦皮定的测定,冬虫夏草中腺苷的测定等。

  2.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目前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水的450项分析测试项目中,气相色谱法测试项目占 125 项,占总检测项目的 28%,已成为食品检验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方法之一。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有:1)食品中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如食品中的辛硫磷残留量的测定,稻谷在敌百虫、久效磷残留量的测定,食品中马拉硫磷、氟氯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水果、蔬菜、谷物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测定等。2)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如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丙酸钠和脱氢乙酸的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测定等。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它是基于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条件下,人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到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主要用于食品中铅、镉、砷、汞、铜、铝和铬等元素含量的测定。此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也可用于以上元素含量的测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了百姓的饮食健康及食品的出口贸易等,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食品检测技术已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已不断的得以推出,并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检测检验工作当中,确保了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作为一名食品检测检验人员,更应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检测工作能真实的反映食品质量的真实情况,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保障百姓的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食品安全度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有效保障,并对食品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政府的相关领域要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提高相关领域对于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食品检验检测领域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得自身不断的接触以及掌握先进的、较为前沿的检测技术,从而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锐。基于食品检验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23):106.
  [2] 张铭华。食品检验人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2):228.
  [3] 李京蕾。加拿大《改进的食品检验模式草案》之解读与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4(1):14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