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田水利论文

徐州各区域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和发展模式

时间:2014-08-29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5040字
论文摘要

  随着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农田水利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适应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农田水利现代化既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既要满足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也必须具有自身的内涵。

  徐州市地处淮河支流沂沭泗水系的中下游,水系复杂,地形地貌亦有较大差异,可分为平原区、洼地圩区、丘陵山区和黄河故道区。笔者针对不同的分区,研究各个区域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和发展模式。

  1、平原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与发展模式

  1.1 平原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

  徐州市平原区总面积 6212.5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55.2%,耕地33.31 万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6.2%。该分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相对较好,是徐州市粮食主产区,应大力加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1)渠灌粮食作物区。应以加强灌区骨干灌排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行洪、涝、旱、渍、碱、淤兼治,田、林、路、渠、沟统筹考虑,完善河网水系,加强灌排渠系和条田化建设,合理布置大、中、小沟和田间灌排系统,加强田间建筑物工程配套建设,提高灌排标准。高沙土区的中小型灌区,实施渠道衬砌、渠管结合灌溉,积极推广低压管道、生态型混凝土渠道工程措施。

  (2)机电井灌区、小型机电灌区。实施井渠结合,大力推广低压管道灌溉。

  (3)高效设施农业区、特种经济作物种植区。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微喷灌、滴灌等工程措施。

  1.2 平原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模式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是: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为基础,适应农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有利于从事生产活动和农业机械化,水源工程灌溉保证率高,沟渠系统健全,排水灌溉不越级,田块方整,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1)沟渠的布置模式。田间工程布置的原则应为灌排分开,便于控制地下水位。田间灌排沟渠和生产路按地形、土质和生产要求协调统一布置,布置常用模式有灌排相邻(简称为“单非式”)和灌排相间(简称为“双非式”)两种。

  根据徐州市灌区的现状,同时考虑各地田间渠系的布置经验和农业机械化要求,经优选后的主要田间布置模式是:中沟、斗渠相邻布置,农渠、农沟、路相邻布置的沟─路─渠布置(适用于粘土区);中沟、斗渠相邻布置,农渠、农沟(路)相间布置的一沟(渠)一路布置。目前,徐州市各地主要田间布置模式基本是以上两种,与优选结果一致,所以不需要作位置、模式调整,只需进行必要的工程配套和完善。

  沟渠布置模式的具体要求:斗、农渠按灌区地形、土质和生产要求统一布置,灌溉渠系布局与排水系统对应布置,一般斗渠间距 500~1200 m,控制面积多为 100~133.33 hm2;农渠(小沟)间距 100~200 m,控制面积为6~12 hm2。平原坡地,一般采用“沟─渠─路”形式,灌溉渠道与排水沟相邻布置,结合挖沟取土修渠筑路、单向灌溉、单向排水。砂土、壤土地区为减少渠道渗漏,多采用“沟─路─渠”形式。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采用灌溉渠道与排水沟相间布置,双向灌溉、双向排水,农渠(小沟)间距多为100~200 m。在农渠、小沟旁可设生产路,路面宽 1~2 m。具体布置形式各灌区根据当地情况不尽相同。斗、农渠全部采用混凝土衬砌,露天蔬菜、园地种植区和小型机电井灌区宜采用管道输水灌溉。

  (2)田间工程规划布置。由于田间工程要能适合水旱轮作,即既能种旱作物,又能种水稻,田块的大小和方向根据末级沟渠的布局确定,长度为末级渠道至末级沟道(小沟)的间距,一端邻灌溉农渠或毛渠,一端邻排水农沟或道路,以田埂相隔,形成田块。为满足通风和采光需要,田块南北向布置最宜,田块主要为长条形,一般田块长 60~120 m,宽 20~25m,以 100 m×20 m 最常见,每块田块0.2 hm2左右。

  (3)田间配套建筑物规划布置。田间配套建筑物除斗、农渠上必需的分水、节制、交叉、衔接等建筑物以外,大量的是田间进水洞、出水洞和跨沟(渠)下田便桥等。田间进水洞与出水洞的配套十分重要,配套完善和节制良好的田间进出水建筑物不但灌排灵活,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田间水的漏失,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一般每 2 块田设 1 个田间进水洞,进水洞按 4~5 m 畦宽满足灌溉要求选择洞径。田间出水洞一般也是每 2 块田设1 个,考虑到点暴雨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无滞蓄水等因素,应按面上排涝模数的 3 倍选择孔径。水旱轮作地区,田间排水洞的结构形式要兼顾农作物的不同排水要求。田间进出水建筑物应采用标准化、定型化、系列化产品,可整体预制或现场拼装。

  (4)林带规划与树种林网。在斗、农渠及中心路二侧规划林带,斗渠和中心路二侧布置主林带,农渠、小沟和小沟路二侧布置副林带。树种。田间林网树种可首先考虑成材树种,如:水杉、银杏、意杨、白杨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可采用长青观赏类树种,结合田园化农村建设,按照“一路一品、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原则选择树种,如:桂花、月季、天竹、女贞、桔香等。

  2、低洼圩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与发展模式

  2.1 低洼圩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

  该分区地处沂沭泗的下游,总面积 2533.2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2.5%,耕地 13.34 万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22.5%,分布在邳州市、沛县、新沂市、丰县、睢宁县。该分区地势低洼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徐州市粮食高产区。但因地势低洼,常受河湖高水位威胁,提高其抗御洪、涝、渍灾害的能力成为首要任务,所以,该分区应以发展安全水利为重点,突出防洪除涝能力建设。继续巩固和提高三大流域性河道及其支流防洪标准,以圩堤达标、泵站更新改造、圩口闸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洼地区域治理,提升洪水调度和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基本建成较高标准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该分区农田水利建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率、完好率低,要围绕国家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田间工程配套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

  2.2 低洼圩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模式

  按照内外分开、灌排分开、高低分开、水旱分开、控制内河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土壤适宜含水量的“四分开、三控制”原则,对干河设计洪水位线以下的低洼地区,充分利用河堤、道路等自然地形和新筑圩堤进行圩区封闭,实施圩堤达标建设;大力兴建除涝站、圩口闸,维修扩建现有除涝站、圩口闸,疏通疏浚排水河道及沟道,实现“挡得住、排得快、降得下、灌得好”的目标。粮食作物区应以完善田间配套改造、发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高效农业区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微喷灌、滴灌等工程措施。

  (1)低洼圩区重点解决防洪排涝降渍问题。防洪圩区设置宜大,以缩短防洪堤线,提高抗洪能力。在圩口建圩口闸控制内河网水位,为满足排涝需要,自排困难时,圩口需建排涝站进行抽排。圩堤堤顶高度按照历史上最高洪水位加上安全超高 1~1.5 m为设计标准,堤顶宽 4~5 m,内外坡比一般采用 1∶3~1∶5。

  (2)圩内分级排水高差宜小,使沟、渠、路、林相结合,做到高渠、高路、深沟(沟深与干河底基本相同),并在分级排水河道入外河处建节制闸,或在排灌站前边建进水涵洞,以达到等高截水、高低分开、分片排涝、自成体系、灵活调度的目的。

  (3)河网布局,应立足于改造旧河与重新布局相结合。圩内分级排水河道间距 2000 m 左右,相当于大沟,沿大沟 1000 m 左右开 1 条中沟,使沟、渠、路、林结合。垂直于中沟布置小沟,每 200 m 布置 1 条小沟(结合农渠),要求沟河顺直,便于土地方正和道路布置。

  (4)田间工程。毛沟间距 50~100m,腰沟间距 30~50 m;田块沟畦结合,毛、腰、丰田间一套沟,配套成龙。

  (5)机电排灌站布局。大小适中,因地制宜,即:灌溉站要小,排涝站要大。通过河网调度,可提高机排能力,并可结合向骨干河道提水,补充灌溉水。

  3、山丘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与发展模式

  3.1 山丘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

  徐州市丘陵山区总面积 1741.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15.47%,耕地7.22 万 hm2, 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2.18%。由于“十五”、“十一五”期间未安排水土保持工程,加之人为因素,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山区水源仍然比较短缺,灌溉能力偏低,因此,山丘区应以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灌溉保证率为重点。主要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区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微喷灌、滴灌等工程措施。

  3.2 山丘区农田水利发展模式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建塘筑库,库塘相连,建立蓄、引、提、调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供水系统,提高水源保证率;粮食作物区实施坡改梯工程,完善灌排工程系统及田间配套改造,发展自流灌溉,扩大灌溉面积,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高效农业区大力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和微灌。

  (1)水源工程。水源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更新改造蓄水工程(库、塘、坝、池、闸等)、引(提)水工程(提水泵站等)和地下水利用工程(机井、大口井等),用来调节径流的分配,增加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和供水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

  (2)田间渠道与排水沟布局。田间渠道应依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布置,末级固定渠道(农渠)长以 500m 为宜。采用灌排相间布置。山丘冲垅区应根据山势地形、水文条件、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情况,采取冲顶建塘、环山撇洪、山脚截流、田间排水和田内泉水导排等措施,同时应与水土保持、山丘区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紧密结合。梯田区应视里坎部位的渍害情况,采取适宜的截流排水措施。

  (3)田块布置。本区应以旱作物为主,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土层厚度、种植物种、劳力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梯田(地)田面宽度最好在 15m 以上,以便于农机具作业;田面长度主要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宜为 25~200 m,以便耕作,局部地形复杂的地区,田面长度可视地形情况而定。

  (4)道路及林网布局。田间道路包括田间道(机耕道)和生产道。地块在 13.33 hm2以下一般设生产道,13.33 hm2以上设田间道和生产道,生产道与田间道垂直。田间道联系在村庄与田块间,外与干道、支道相通,内与生产路相接,多结合斗沟渠布置。生产道联系在田块与田块间,一般结合农渠或农沟布置,相隔 100m 左右,主要通行中、小型农业机械,采用碎石路面或泥土压实路面。农田生态防护林一般结合斗渠、农渠及田间道路布置。斗渠和田间道(机耕路) 两侧配置 2 行林带,农渠配置 1行林带,达到一级农田林网(每格 200亩)建设标准。

  (5)沟—路—渠关系。本区斗、农渠一般采用灌排相间(双非式)布置,这种情况下,道路一般沿渠道布置,沿斗渠布置田间道,沿农渠布置生产道。

  4、黄河故道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与发展模式

  4.1 黄河故道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

  废黄河高滩总面积 770.2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6.85%,耕地 5.42 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9.14%,主要分布在故黄河及大沙河两大堤及其之间的滩地、泓道及两岸与其排灌有直接关系的地区。以现状防洪堤为界,局部无堤段以分水线为界,涉及丰县、沛县、铜山区、睢宁县及市区。

  由于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变化较大,且沙土区土壤渗漏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易淤浅,引水不畅,遭旱的威胁比较大,农田水利建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以发展旱涝保收农田及节水灌溉为重点,实施渠道衬砌与田间配套、低压管道输水、滴灌、微喷灌等工程措施;扩挖疏浚排水沟道,配齐排水建筑物,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使堰上径流逐级排入中泓,减少水土流失。

  4.2 黄河故道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模式

  根据黄河故道地区农业开发规划布局、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及林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废黄河高亢区灌排水系布局,应坚持“蓄、引、提、调”相结合,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率。在平缓滩地渠灌区,干、支渠道实施疏浚防渗和建筑物配套工程,田间工程实施末级渠系衬砌防渗及田间建筑物配套工程,增加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建成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灌排能力,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在坡度较大的堤坡区,建设适度规模的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在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区因地制宜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中泓两侧的低洼地区,结合土地整理,开挖鱼塘,建设生态湿地。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