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芒市机械采茶试验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02 共3723字
摘要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芒市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茶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不少茶场和种茶大户提高采工费却找不到采茶工,为了能留住采茶工,有的茶厂实行免费供应午餐,有的还为采茶工提供食宿,有的增加采摘费,工钱涨至90元每天,以优厚的薪酬吸引周边县市的不少富余劳动力前往采茶,但仍不能满足当地茶产业的需要。茶业用工紧缺问题已成为阻碍芒市茶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迫使茶业产业技术核心的转变,其中劳动力密集度最高的茶园管理采收领域是突破重点。茶叶生产中栽培管理环节支出很大,部分茶场栽培管理成本占茶叶生产总成本40%左右。而在大宗茶生产中,采摘用工占总用工数的50%以上,茶园耕作约占总用工数的30%左右,成为制约茶叶效益增长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茶园田间管理机械的推广与使用来减轻茶园管理用工需求,提高工效,以缓解用工紧缺问题。据此,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在芒市风平镇光杏茶叶基地开展了机械采茶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概述

  茶叶是芒市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茶叶产业一直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茶园面积1.01万hm2,产茶10 976t,茶叶农业产值1.5亿元,工业产值4.78亿元。芒市是德宏州主产茶区,茶树种植面积占德宏茶园总面积的42.9%,茶叶产量占全州茶叶总产量的57.8%,产量、面积在德宏州居首位,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 000t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是云南的重点产茶县。

  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6 301.33hm2,有机茶认证面积53.3hm2.全市有茶叶初制所306个,1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有一个国有农场茶厂,18家民营茶叶企业,生产规模1 000t以上的企业7家,有CTC红碎茶生产线3条,年生产规模3 000余t.成功地打造了“德凤”、“云宏”、“孔雀公主”、“勐巴娜”、“曼飞龙”等品牌,其中“德凤”、“云宏”获云南省着名商标,品牌茶的发展壮大,促进了茶叶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涉茶农户4.54万户,涉茶人员15.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有3万多个农村劳动力就地执业。茶叶产业已成为芒市农村特别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经济源泉。

  2 试验基本情况

  实验地面积:3.33hm2;采茶机型:4C-60型华盛单人采茶机(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1 处理

  供试茶树品种:云南大叶群体种;茶园基本情况:树高66cm(66,76,64,61,63),行幅91.4cm(92,81,83,103,98),育芽密度109个/0.1m2.

  2.2 示范方式

  1)每台单人采茶机配备2人;主机手背负采茶机动力,手拿采茶机头,由茶树边缘向中心采摘;副机手手持集叶袋,配合主机手采摘。

  2)机采作业中,保持采茶机动力中速运转,每分钟前进20m左右。

  3)机手根据身高与茶树高、幅度,将机器把手调节到合适位置。

  4 ) 每 行 茶 树 来 回 各 采 摘 一 次 , 去 程 采 过 树 冠 中 心 线5~10cm,回程再采去剩余部分,两次采摘高度要保持一致,防止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

  2.3 采摘对比

  选择相同条件茶园地块,采用一台单人采茶机与若干名熟练采茶工同时采摘,在相同采摘时间内测定其采摘功效、采摘成本、采摘质量,并综合对比采摘效果。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修剪

  5月下旬春茶结束后进行茶树重修剪,离地50cm处剪去上部枝条,除去“鸡爪枝”,促进发芽,使茶树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整齐的树冠面。

  3.2 施肥

  修剪对茶树来说是一种创伤,为保证茶树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生长,茶树根部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基肥使用“海辉”牌酵素菌生物有机肥,使用500kg/667m2,开沟深施,沟深20cm,施肥后覆土。

  3.3 改造后的管理

  3.3.1 加强肥水管理:第一次追肥,7月份,尿素20kg/667m2+普钙50kg/667m2,施肥后覆土;第二次追肥,9月份,尿素20kg/667m2,施肥后覆土。

  3.3.2 修剪:8月份,当新梢长至60cm左右,新梢基部木质化时,在原来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cm剪去上部新梢。

  3.3.3 及时防治病虫害:茶树修剪后,再生的新梢持嫩性强,枝叶繁茂,也为病虫滋生提供了条件,极易发生病虫害。依靠数字化黄板防治,结合使用天王星。

  3.3.4 除草:结合中耕把杂草及枯枝落叶等埋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第一次:9月初,第二次:10月底。

  4 结果分析

  4.1 采摘工效

  人工采摘鲜叶每天40kg(按8h),鲜叶平均价2.5元/kg,人工采摘鲜叶工价1.2元/kg,采摘工价占鲜叶产值的48%;机采鲜叶每天600kg(按8h),平均鲜叶价格约1.8元/kg,机采鲜叶工价0.4元/kg,采摘工价占鲜叶产值22.2%.机械化采茶可提高工效15倍以上。

  4.2 采摘成本

  人工采摘鲜叶成本1.2元/kg,机采鲜叶成本0.4元/kg,机采比手采平均节约0.8元,降低采茶成本66%以上。

  4.3 采摘质量

  根据试验,机采鲜叶质量比手采低一个等级,主要是机采鲜叶含有29.1%的破损芽叶和11.6%的带老梗芽叶。

  4.4 产品质量

  将机采和手采的鲜叶在同等条件下加工成烘青茶,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外形手采较机采紧实匀整,相对于手采来说,机采茶梗要多一些;内质除叶底差别较大外,二者香气、汤色和滋味几乎无差别。手采价格17元/kg,机采12元/kg.

  烘青毛茶加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

  摊青(厚度6~10cm,时间12~18h)→杀青(温度230 ℃,时间8~10min)→摊晾(厚度3~5cm,时间16min)→揉捻(时间25~30min)→解块→烘干(6-10 min)。

  5 典型事例

  该基地的一户茶农余绍安承包茶园2 666.67m2,2013年茶园管理投入成本5 400元,其中采茶工时费4 800,肥料投入600元,鲜叶收入8 300元。2014年使用机械采茶投入成本2 220元,其中采茶工时费800元,肥料投入1 000元,燃料费420元,鲜叶收入12 300元。

  以此计算,均降低成本795元/667m2,收入增加1 000元。按该基地66.67hm2来计算,如果全园推广机械化采茶,可减低成本79.5万元,新增纯收益100万元。

  6 示范带动情况

  通过2014年在芒市风平镇光杏茶叶基地开展茶叶机械采摘试验示范工作,茶农直观认识到机械采茶的效率提升与实惠,自发购置采茶机,该基地有茶农30户,现已户均有一台采茶机,机采面积由2013年的3.33hm2发展到2015年的20hm2,2014年该基地产茶144t(采摘面积61.33hm2),产157kg/667m2,产值2 684元/667m2,与2013年的94.5t(采摘面积46.67hm2),产135kg/667m2,产值2 065元/667m2相比,单产增幅为16.3%,亩产值增幅为29.9%.同时全市采茶机的数量也明显增加,2014年芒市采茶机保有量135台,比2013年的38台增加了97台,机采面积也扩大到1 333.33hm2.预计2015年可带动辐射0.2万hm2的茶园推行机采,采茶机可增加60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7 促进芒市茶业机械化采茶的建议

  芒市茶园管理机械化的推广,目前刚处在试验示范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示范带动,需要政府茶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茶叶产业各个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7.1 加强示范推广,强化技术培训

  在茶叶技术推广站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首先从茶叶企业入手,继续选择茶园基础较好的企业,筛选、引进实用的采茶机、修剪机,重点开展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示范,逐步拓宽到耕作等领域。同时,通过举办现场观摩和培训会,邀请政府、茶叶企业、种茶大户等参与,让政府、茶叶企业、茶农深入认识茶园机械化生产的好处,从而重视茶园机械化工作并积极支持和参与茶园机械化工作。

  对有关茶叶生产人员进行茶园机械操作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茶园机械操作技能,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7.2 加强标准茶园建设

  机械化生产对茶园标准要求较高一些,发展茶园生产机械化必须与茶园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标准茶园,可以进一步推动茶园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如:要实现真正的机械化采茶作业,不仅要有好的采茶机械,还需要茶园有好的规划。

  同时,茶树品种的选择也很重要,发芽一致、芽叶整齐的品种易实现机械化采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统一建立适宜的茶畦外形、茶树行间距、茶树品种、茶树修剪时间等相关标准。对新建茶园,按机械化作业要求建设,已建成的茶园,可通过逐步改造使其适应机械化作业,力争3~5年内,实现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茶园面积达总面积的50%.建设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标准茶园,将大大推动茶园机械化的发展。

  7.3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2010年以来,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联合有关企业,结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开展,在茶叶机械化采摘、茶树机械化修剪方面已做出了一定的成效,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政府茶叶管理部门应借机加强茶园机械化管理的引导和扶持,建议从政府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和加大茶园管理机械的补贴力度。茶叶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机部门应互相协作,引导好茶叶企业和茶农选择合适的、先进适用的机型,并与企业、科研机构等配合做好技术及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强,汤茶琴,徐德良。江苏省茶园机械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设想[J].江苏农机化,2011(,4):42-43.

  [2] 肖宏儒,秦广明,宋志禹。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茶叶,2011,(7):8-11.

  [3] 汤茶琴,梅菊芬,徐德良,等。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工程,2010(,10):13-16.

  [4] 殷鸿范。30年来我国茶叶机械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1994,14(2):101-107.

  [5] 肖宏儒,钟成义。茶叶机械技术创新对策研究[J].中国茶叶,2009,31(11):17-19.

  [6] 肖宏儒,钟成义。我国2009年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综述[J].农业装备技术,2010,36(4):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