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农机化安全生产中的隐患和解决措施

时间:2014-06-26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812字
论文标题

  “事故猛于虎、安全重于山”,在农机化安全生产中的众多事故都印证了这点,安全生产在众多领域中历来都是强调的重点,农机安全生产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他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拥有量迅猛增长,其科技含量和多功能、综合性发展趋势越来越强,农机操作难度不断增大,对农机手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虽各级政府及农机部门不断加大力度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机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但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所相匹配的高技术、专业化的新型农民,不论从质量还数量上仍不能满足农机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劳动强度逐步减轻,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基础上,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季节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伴随着农机化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农机事故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春耕春种、三夏三秋大生产期间,农机伤人事件不断,虽然原因是多种的,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严重的,影响了广大农机手的致富进程,阻滞了现代农机化大发展,是农机化发展进程中的急需重视和解决的的课题之一。
  目前,从国家农业部统计结果和各地报到情况看,农机事故多集中在拖拉机、收割机作业及运输等动力机械、主要农机具方面,大部分事故的发生与农机操作者心理活动有直接关系或占主要因素,而心理特性对农机作业中的驾驶可靠性影响往往被驾驶人员忽视。拖拉机、收割机等驾驶员在作业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作业环境的一切变化,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快节奏的紧张心理活动,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精神和体力压力,稍有疏忽或技术不足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以上所说心理特性、操作意识、精神压力,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农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层次、操作技能等。
  今年2月1日,农业部对2012年全国农机事故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累计报告2091起,死亡692人,受伤943人,直接经济损失2240.64万元,其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事故分别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58.6%、86.6%和63.6%及31.8%、7.4%和23.5%;其他农业机械事故仅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9.6%、6%和12.9%。而农机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2012年全国接报拖拉机肇事导致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3370起,造成1297人死亡、334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32.8万元。直接财产损失上升116.5%。
  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造成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
  无证驾驶、操作失误、无牌行驶、未年检等,分别占事故起数的30.8%、43.9%、20.6%、28.4%。而其中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县乡道路事故多发,低等级道路段事故上升;二是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让行等肇事突出,部分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上升;三是正面相撞事故比例高。具体来说,造成农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因素:1)安全意识不强:盲目自信、安全观念淡漠;2)经验不足:不了解机具性能、机具带病上路;3)心里素质低:遇事紧张、反应失当、不知所措;4)操作陋习:凭经验操作,想当然的“农家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5)未经系统培训:培训不过关,职业道德规范缺失,操作技能低下,知识结构低,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都不过关;6)无证操作:一证多用;或花钱办证走形式。
  当范围扩大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微耕机、卷帘机等所有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事故时,全面准确把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便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其安全监管部门更要高度重视,科学把握好农机事故发生的规律,与安监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全面把握事故特征,深入分析事故原因,科学判断事故发生发展趋势,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工作措施。同时根据本地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力度,提高事故处理工作能力,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其实,央视和相关媒体都曾多次报道了微耕机伤人、玉米剥皮脱粒机咬人等农机事故,在起到警示教育的同时,也给我们农机安全监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怎样在农机化大发展的潮流中减少或杜绝本不应该发生的农机事故呢?这一点上,我省采取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办法,就我省农机安全形势,按省农机局方案要求,各地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送农机安全知识下乡、农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安生生产大检查等系列活动。组织农机手观看典型事故案例录像或图片,开展“以案说法”、“专家说法”、“驾驶员亲历”谈体会等警示教育,普及农机安全知识,营造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农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及安全意识,防范和遏制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各地组织的农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各部门明确职责,默契配合,在实战演练中为农机事故应急处置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农机应急救援机制,推进了应急基础和救援队伍建设,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事实证明以上措施的实施,及大地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授课心得,深深体会到:政府组织的农机技能培训是农民迫切需求的,是惠农的免费大餐,但普及力度和针对对象仍需要研究,特别是培训方法及知识层次教育上要深入浅出、视听并重、易懂好学,最重要的是实物教学、现场操作、互动培训,针对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的农民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实物培训中做到机手操作老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出现故障自己解决,让农机手切身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加强各地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做到驾驶证、职业资格证双证上岗,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从基础上防微杜渐,减少事故发生的根源。
  针对农机化安全生产中发生的隐患,本人认为:
  1)越来越多的先进农机技术及复合式、多功能、大马力农业机械,迫切需求提高和改善农机操作人员的知识层次,各级政府在加大培训高技能、新型技术型农民的投入力度上有待加强。
  2)加强颁证部门的管理力度,严格培训和发证管理,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一证多用和无证操作。
  3)农机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务必要深入基层,对所有农机操作人员普遍实行基本技能培训和持双证上岗。
  4)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分农机存在设计缺陷,购机户享受不到购机补贴图便宜而购买三无产品、劣质产品,市场监管不力,售后服务跟不上,售后培训脱节等造成大量的农机安全隐患,为此要加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住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