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江州区加快甘蔗种植过程机械化创新发展的措施

时间:2014-06-0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5480字
论文摘要

  江州区是崇左市的甘蔗主产区,每年甘蔗种植面积在 6.6 万hm2以上,产原料蔗 500 万 t 左右,可以说蔗糖业是拉动江州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是江州区几十年来可持续发发展的优势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江州区的甘蔗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低,近年来,随着大中型拖拉机的普及,机械整地、开行耕作水平大幅提高,但在甘蔗种、管、收生产环节还大都是靠人畜力耕作,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甘蔗种植效益空间逐年下降,农户种植积极性呈下降趋势,直接威胁到江州区蔗糖产业的兴衰与存亡。怎样提高甘蔗单产,减少用工,提高种蔗效益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针对如何加快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发展课题,结合江州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江州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成效
  
  2011 年以来,江州区通过大力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及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流转整合工程,采取“五个注重”措施,使甘蔗生产机械化得到长足发展。

  (一) 注重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
  2011~2012 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江州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2864 万元,补贴购置农机具 5622 台套,受益农户 4249 户。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大大提高了江州区的农机装备水平,江州区的农业机械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到 2012 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33.43 万 kW,比 2003年末的 17.21 万 kW 增加 16.22万 kW,增长 94.24%,年均递增9.24% ;农机原值达到 3.07 亿元,比 2003 年的 1.64 亿元增加1.43 亿元,增长 87.19% ,年均递增 8.72%;各类农用拖拉机达到 16166 台,比 2003 年增加 7578台,年均递增 8.82%.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总量的增长,还突出表现在大型动力机械及高科技含量复式农业机械快速增加,使农机装备结构得以持续优化。到 2012 年底,江州区80 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 584 台,比 2003 年的 5 台增长了 116 倍;尤其是甘蔗机械增速较为明显,甘蔗收获机具、种植机、装载机从无到有,分别在 2010 年和2011 年实现重大突破,背负式甘蔗割铺机突破 300 台,甘蔗联合收获机 6 台,甘蔗联合种植机29 台,甘蔗轮式装载机 110 台。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68%,比 2003 年增加了 16 个百分点。

  (二) 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011 年以来,江州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中央、自治区加快水利建设的战略机遇,以成功申报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3 年将累计获得扶持资金 1.08 亿元为契机,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农民参与、利益共享的“政企民”共建模式,全力实施 2 万 hm2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抢抓土地整合流转机遇,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转变经营服务发展方式,以企业为主体发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先后引进壮糖公司、宏华公司、和振公司、高良公司、瑞和园公司等,通过购置机械和聘请农机作业队等方式对流转出来的土地进行机械化耕作,实施甘蔗种植、管理和收获重要环节机械化。同时,以各制糖企业为牵头,整合社会农机资源或补贴购置机具的方式,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服务蔗区。2013 年共实施 7 片土地整合流转,总面积为 1929.9hm2.

  (三) 注重发挥示范点的典型作用
  抓好示范,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农机部门联合制糖企业、农业公司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开展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工作。2012 年,江州区农机部门完成建设机械化示范基地面积 720hm2,引进大型种植机 27台,实现规模种植面积 300hm2,江州区辖区内 4 家制糖企业共建立 7 片 1066hm2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2013 年,引进各农业科技公司共建立 2067hm2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机械化示范基地,全部实施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的典型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区域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四) 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江州区委、区政府通过制定《江州区加快甘蔗生产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崇左市江州区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扶持办法的通知》 等文件,指导各制糖企业实施蔗地深耕深松补贴、中耕培土补贴、破垄盖膜补贴、中耕培土机具、大马力拖拉机购置补贴等,明确各企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反哺资金及任务;以各制糖企业为牵头,整合社会农机资源或补贴购置机具的方式,成立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服务各蔗区;农机部门联合制糖企业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开展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试验研究。

  (五) 注重发挥各级领导的关注作用
  江州区 2 万 hm2甘蔗节水灌溉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 2012 年 4月 8 日举行的全市农机化工作汇报会上,江州区陈光恩区长向前来指导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等领导专题汇报了甘蔗生产机械化情况及要求上级帮扶事项,形成了上下联动突破甘蔗生产机械化“瓶颈”的新局面。自治区农机局领导多次莅临江州区开展甘蔗生产机械化调研工作。崇左市也多次在江州区举办甘蔗机械化演示现场会,市各级领导出席观摩。2013年,市委、市政府领导赠送 90马力以上拖拉机 7 台、大型甘蔗联合种植机 7 台,机具总价 150.7万元,大力支持江州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 面临的形势
  1.强农惠农政策环境良好。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 8 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形成了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服务扶持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断增加,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良好。

  2.“三农”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旺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甘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民要求使用农业机械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购买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内在需求更加旺盛。

  3.甘蔗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支撑条件初步具备。农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机推广机构主动顺应甘蔗生产机械化需要,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与推广,一些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质量可靠的甘蔗机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大批先进适用的甘蔗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二)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江州区地处广西四大旱区中的左江旱区,甘蔗生产面临干旱缺水、单产低、劳动力缺乏等三大瓶颈问题,特别是甘蔗种植、收获机械作业水平不高,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1.规模化、契约化经营处在起步阶段。传统的小农家庭种植规模小且分散,长期传统的窄行种植、浅层耕作等观念阻碍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标准的地块、不统一的行距、不同时的种植日期等因素都需要制糖企业、农业公司、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组织等方面进行土地整合、土地平整,实施规模化、契约化作业与公司化管理。

  2.缺乏大型项目作为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支撑点。虽然各企业都建立有甘蔗生产综合示范点,推广应用机械化技术,但重点还是良种、水利化的示范,真正实施甘蔗机械种植、机械收获的示范还很少。

  3.江州区地理条件及基础设施的制约。丘陵石山地形坡度大、起伏大,连片种植面积小,机耕道路少等因素制约甘蔗机械种植、收获的作业效率,机械化作业受到一定影响。

  4.科研力量与基层农机推广力量薄弱的制约。甘蔗机具从生产企业到实际应用与推广,这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推广力量做支撑,特别是甘蔗种植、收获机具的研究还停留在厂家试验阶段,成熟机具不是很多,生产还不成规模,产品价格高等制约了机具的推广应用。基层农机推广网络建设不足,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业务培训不到位等制约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5.制糖企业还未建立有效的甘蔗机械收获管理机制。这些管理机制包括扣杂率的制定、机收收费标准、运输入厂的管理等。

  三、江州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一) 发展思路。总体思路是: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列入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织部分,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明确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途径是甘蔗生产产业化,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制糖企业和农业公司为依托,建设大型甘蔗生产示范基地为基础,对甘蔗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结合江州区实际,要落实“五个一”发展思路:一是以节水灌溉为抓手,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土地流转为突破,扎实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行土地整合和流转,使土地小块变大块,实行公司化管理和经营,为推行甘蔗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打下基础;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甘蔗种植机械的推广力度,新增一批大马力拖拉机、破垄松蔸盖膜机、中耕培土机、甘蔗收割机等,进一步提高江州区甘蔗机械化水平;四是加强与农机生产机械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引导企业研发适应本地实际甘蔗收获机械,力争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实现种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五是整合农机合作社、农机生产企业、制糖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以制糖企业为推行甘蔗生产机械化重点,以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及农业公司为主力,通过“企业+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

  (二) 发展模式。根据江州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营方式,采用不同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技术路线。在大面积缓坡地地区,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作业为主,通过试验示范,逐步推进大型高效全程机械化;在丘陵坡地地区,以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作业为主,实行轻简栽培,逐步推进联合收获和分段式机械化收获作业;在山区坡耕地,主要发展微小型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重点解决甘蔗砍运等问题。

  (三) 对策和措施
  1.多元化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开展土地整合和流转,使土地经营规模化及公司化,是推进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需前提条件。要充分考虑机械作业和应用条件,包括土地的坡度、地质地貌及人文条件等,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推进。比如农机装备水平高、农户收入比较高、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高的乡镇优先推行机械化发展,这样带动和示范效果才能明显。建议首先在江洲区新和镇和驮卢镇等优势乡镇试点推行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除了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操作外,更多要考虑本地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承包需求,充分利用本镇、村、屯人力及农机资源和补充外来资源,以效益保障扶持壮大本地机械化社会服务力量,以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整合流转及机械化生产发展。

  2.多部门联合推进甘蔗机械化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需要规模化经营和公司化管理,需要多部门协调推进。实践证明,单靠农机部门采取示范演示推广方式引导农户采取机械化生产不现实,农户有心而力不足。这就要求推行机械化是以制糖企业为主体,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制糖企业承担前期投入,保证后期收益。建议制糖企业每年从利润中预算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机械化生产,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投资:第一是建设自己的农机服务队,购置生产机具和整合本地农机和人力资源,重点为自己的示范片和承包地开展甘蔗机械联合种植、植保、中耕和收获作业;第二是联合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公司等,以订单方式开展机械化作业。一是制糖企业和合作对象签订作业合同,每家制糖企业确保机耕和机种面积666.67hm2以上,机收面积 333.33hm2以上,并预付机耕费、种植和收割费,做好油料供应等后勤保障;二是统一制定机收扣杂标准,建议在 5%左右;三是对机械种植和收获实施作业补贴,参照自治区农机局补贴标准,机种补贴 50 元 / 亩,机收补贴 30 元/t,由农机部门和制糖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确保现阶段机种和机收作业能保本开展。四是对切段式机收甘蔗进行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建立入厂优先绿色通道和机收甘蔗运输进行运费补贴。

  3.出台激励扶持政策,推动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政府尽快出台甘蔗生产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燃油补贴政策,确保机械化服务队顺利运转。每年实施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对 120 马力以上大型耕作机械、种植机具、收获机具采取优先补贴政策外,鼓励制糖企业进行累加补贴,总补贴率达到 60%以上,以前期大补贴的形式确保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公司购置甘蔗生产机具。政府出台作业燃油补贴政策,对甘蔗机械种植作业、收获作业等甘蔗生产关键环节进行补贴,机种按 25 元/亩标准补贴,机收按 15 元/t标准进行补贴。

  4.建设高标准的甘蔗全程机械化研发、培训、推广基地。基地要求集甘蔗种植机、中耕培土机、植保机、收获机等甘蔗主要生产机具的试验、升级、改造及演示、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功能,建设有试验演示场区、技术升级改造区、技术培训区,配备有升级改造机械设备、多媒体培训教室、设备及机具等。基地采取引进策略运行,引进相关甘蔗生产机具企业专家进驻研发、试验及升级适合江州区的甘蔗机具,按照江州区新制定的甘蔗种植农艺标准,重点研改甘蔗种植与收获机械;各级农机、农业、水利、糖业等部门及农业科技公司、制糖企业等派出技术员开展机具实地演示、操作、维护与相关农机、农艺等技术培训;基地提供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成为科研机构专家、农机手、农机生产厂家推广研发成果与对外宣传机具的平台。

  5.部门共同参与,大力推进甘蔗机械化发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建议由江州区榨季指挥部成立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领导机构,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事业提升到更高的层面,成员包括农机、农业、糖业、发改、统计、科技等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除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外,需要协调配合,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共同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相近分类: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