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问题与有效对策(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02 共16735字
  加拿大保护地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措施。将培养料、椰壳、珍珠岩、石块及肥料按比例进行装袋作为良好基质,利用新品种,采用嫁接技术、CO2施肥技术、控温管理技术,采用鱼骨制成的有机肥料,利用植物提取液、硫磺熏蒸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定期喷施小苏打来防治霜霉病,利用粘贴板来防治虫害的传播,并从种植早期开始定期释放天敌[35].这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同时,优化了土壤生物活动条件,保持土壤肥力,维持生产体系内的生物多样性,增强体系内的物质材料和资源的循环使用[36].
  
  德国有机农业则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等,而是采用有机肥料、适宜的轮作、农牧结合、减少翻耕等措施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高土壤长效肥力,并有效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另外,应用植物化感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减轻病虫为害,提高作物品质。与此同时,农场利用畜粪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用于肥料和病虫害防治,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37].
  
  澳大利亚通过实施长期的禁牧和停止农业生产来有 效 改 善 土 壤 物 理 性 质,尤 其 是 土 壤 中 大 于30 μm的孔隙度因禁牧而大量出现,明显提高了土壤的排水和吸收能力[38].在害虫控制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园艺家Ekman选用高岭土涂在苹果表面,粘黏并趋避果蝇防止其雌虫在果实上产卵。将轻质矿物油如喷光油乳剂、石蜡油作为杀虫剂,主要防治园艺作物上的蚜虫类和螨类害虫[39].
  
  1. 4. 4我国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农耕文化传承下来的模式是: 农户种田兼养禽畜,同时开展家庭副业的传统“粮猪型”农业生产方式,其本身就是生产过程与自然相联系的种养结合生态化的有机农业模式。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在有机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探索性成果,如免耕合理轮作、生物肥、生物防虫治虫以及现代高科技激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都为有机农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40]. 2012年,张秀春等[41]针对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2014年,贾永华等[42]研究了农家粪加微生物沤制有机肥配方3个,筛选出有机认证的生物有机肥和施肥技术,使菜芯蛋白质提高、亚硝酸盐降低; 鉴定筛选出辣椒、西红柿抗病品种以及防治主要蔬菜病虫害的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制定出主要蔬菜轮作方案,这都很好地促进了有机蔬菜的种植发展。同年,侯素真[43]总结了有机蔬菜的配套种植技术,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并对田间管理、施肥等生产技术做了具体规范。 2014年,赵大为[44]对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进行研究和总结。其中,无毒优质果蔬生产模式,即对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建立全方位物理预防体系。如土传病虫害镰刀菌(Fusarium)、大丽花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根结线虫(Meloid-ogyne) 采用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 气传病害采用3DFC系列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 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微小飞翔类害虫采用3DJ-2A型介电吸虫板/筒; 大型类飞翔害虫食心虫、小菜蛾及地下害虫采用3DS-15型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和防虫网。我国有机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及商品化也为现代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一些以动物源、植物源及微生物源为主的有机肥料和以植物源、微生物源为主的农药先后获得国内、国际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并应用于有机农业生产中。
  
  2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
  
  有机农业在我国以快速增长的方式迅猛发展,各方面逐步趋于成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些因素也制约了有机农业的稳步发展。
  
  2. 1有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2. 1. 1生产标准制定 从制定有机农业标准的指导思想来看,欧盟有机农业标准强调作物和动物生长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循环,代表一种生态和谐的农业发展方式。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起源于人们对产品安全的担忧,更多地强调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无污染,往往将可持续发展与之割离开来研究。另外,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引自IFOAM和欧盟的有机标准,与国内已成熟的有机生产技术结合不够紧密,束缚有机农业的发展[45],例如,我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对有机产品质量的影响没有被考虑在标准之内[46].
  
  2. 1. 2生产技术 我国有机生产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南部及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空间上看,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有机农业借助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对外区位优势得到了良好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尚不健全,一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缺乏政策支持,有机农业发展滞后[20].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生产技术作为保障,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技术要求高、投入多、难度大。生产技术主要面临着土壤培肥、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难题。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发展较晚,生产技术不完备,大多数的有机农场仍沿袭了常规农业的做法,一些先进生产技术未得到大范围推广[37-40].目前,有机农场常用的商品有机肥或者堆沤的养殖场有机肥存在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超标的问题。全腐熟的有机肥在腐熟的过程中存在有机质分解和矿化反应,虽能够为作物提供养分,但是并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病虫害防治中采用人工捉虫无疑增加了有机产品的成本; 与喷施农药相比,黄蓝板诱虫成本高,黑光灯有通杀的局限性; 而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有机生产中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生物天敌尚未达到规模化工业生产,仍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47].
  
  2. 2有机农产品市场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2. 2. 1市场培育 在国际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2000年之前,我国有机产品主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基本都用于出口。2004年我国有机产品产业总产值为22. 3亿元,出口总值为12. 4亿元。截至2013年,我国出口有机产品种植总面积为80. 7万hm2,约为我国有机种植总面积的63%,产量314. 3万t,其中以豆类和油料作物最多。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有机产品市场形成较晚,于2000年后才真正出现,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以蔬菜类农产品种植为主,大连多经营杂粮、豆油等农产品,广州、深圳已初步形成以有机食品为礼品和团体购买的销售模式[19].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有机产品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但有机产品的高价使得其只能局限于高消费能力及具有农业、食品教育背景,更关注食品安全、环保、健康问题的消费者市场,国内需求不足[20].
  
  目前,消费者对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与有机食品生产者之间缺乏对话,有机农产品的信息不流通,使消费者对生产经营者产生不信任等负面影响,最终制约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2. 2. 2产品认证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但市场上的有机产品认证较为混乱,认证机构很难识别。截止2014年3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批准的有机认证机构共有25家,其中,上海色瑞斯认证有限公司、南京英目认证有限公司、湖南欧格有机认证有限公司是按照国际有机产品标准开展认证工作,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开展认证工作,其他21家都是按照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开展认证工作[24].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16],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有1年,但市场上有机食品很少会主动标示有效期,这些都给有机产业的发展埋下隐患。我国有机产业起步晚,配套环节仍然不完善,出现了监管混乱甚至缺乏监管、忽略认证后期检测和监管的现象,生产过程中的诚信度直接影响有机产品的质量。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有机互认程度低,另外,国际有机互认还存在多重认证、提高技术标准等问题,增加了有机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成本,制造了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有机产品贸易的发展。2009-2014年仅美国与加拿大、日本、欧盟以及欧盟与所承认的11个国家( 不包括中国) 达成了互认协议,且产品类型和认证机构都有诸多限制[19].虽然我国与欧盟、韩国等国家和组织就有机互认进行了谈判,但目前有机产品对外出口仍是困难重重。例如,按 日 本 有 机 标 准 认 证JAS(Japan AgriculturalStandard) 的产品却不能在美国市场上使用有机产品标签。因此,向欧盟、日本、美国等出口有机产品时,往往需要国外认证机构认证和多重认证,费用非常高[23].
  
  2. 2. 3企业信誉及PGS的建立 有机认证机构为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认证,如何获得消费者信任,已经成为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而且,国内有机认证手续复杂,为单品认证,而且每季都要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费用较高,最终导致产品价格高昂。截止2014年底,我国颁发的有机产品有效证书10227张,获证企业数为8792家。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完全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生产,但并未参加认证,而是由企业自身的信誉来担保。例如: 宁波天胜农庄坚持严苛的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四不用”的有机生产模式,以诚信立业; 惠州“四季分享”等一批有机农场则采取社区 支持 农业 (Community SupportAgriculture,CSA) 模式,公开透明种植,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一些无力参与认证的小型农户在有机农业信任危机的影响下往往面临滞销难题。湖北吉农沃尔特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在巨大的认证费用压力下未参与认证,公司每年370 t左右有机果蔬,有40%供游客采摘、40%配送给大客户、剩余20%供给公司旗下200多名会员,以此种模式来寻求生机。在此背景下,“参与式保障体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System,PGS) 被认为是除第三方认证 (Third PartyCertification) 以外的适用于中小型农户的主要有机农业认证方式被提出,也被称为“有机农业3. 0时代”. PGS强调农户参与,即由当地中小型农户组成评委会,自行设定适合于当地农业的有机标准,并邀请消费者代表、非政府组织(NGO) 代表等参与认证过程,即将消费者、专家、农户连成一个团体,对生产农户进行评估,且成本低、流程简单、过程透明。通过农户、咨询者和消费者的有效参与,提高有机产品的可信度。目前,在我国有机农夫集市被看作是PGS雏形正在逐步发展。 2009年,北京、上海的小型有机农场就开始结合丰收节、开锄节等活动在农场举办农夫市集,邀请周边的农友一起摆摊,给已有客户一个好的体验,每年举办1 ~ 2次。从2010年开始,各地农夫市集开始纷纷出现,2012年达到顶峰,有十余个一、二线城市举办过农夫市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是目前发展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市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强调服务本地小型生态生产者,强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市集发展之初一两个月举行1次活动,现在一周举行2 ~ 4次,并在小区内开设“集室”的社区中心。市集每月还会举办讲座、交流会,并组织其他生产者、消费者、技术专家、媒体和NGO等相关人士拜访农户、监督农事操作,帮助农友更科学地管理有机实践。尽管目前我国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PGS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正联合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广州沃土工坊、西安农夫市集等共同推进PGS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