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昆虫学论文

2012-2103年松江区蜱虫种类和分布的初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8 共3404字
摘要

  蜱是常见的一类动物体表寄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森林、灌木丛等山区到草原,甚至半荒漠地带都有其活动[1],可侵袭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动物,不仅吸食宿主血液,而且可携带病原体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疾病[2,3].上海市松江区在2010 年开展过蜱虫调查,发现有蜱虫孳生。目前松江区尚未发现蜱媒传染病病例,但作为传播媒介的蜱种类及分布等情况不明,为相关防病工作带来弊端和隐患。松江区于 2012 - 2103 年开展了蜱虫种类和分布的初步研究,主要调查了不同环境、动物体表蜱孳生情况,以期为松江区蜱虫及蜱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调查点和对象的选择 根据蜱虫孳生环境和宿主的习性特点,游离蜱调查选择辰山、佘山及泖港镇生态林的野外草丛、灌木等生境,以及居民小区的绿化带、草地等环境; 动物体表寄生蜱的调查主要是调查居民饲养宠物( 犬、猫) 、动物饲养场动物( 犬、牛、羊) 以及野鼠的体表。

  1. 2 工具和试剂 拖旗 ( 100 cm × 100 cm,白绒布) 、捕鼠笼、白布袋、塑料杆、镊子、采样瓶、记号笔、乙醚、平皿、倒置显微镜。

  1. 3 方法

    1. 3. 1 野鼠捕捉 选择居民小区、农田旁、树林、灌木丛等生境作为捕鼠点,放置鼠笼,诱饵采用 2 cm油条段,晚放晨收。将捕获鼠放入白布袋内,系紧袋口,带回实验室做鼠种、体重及性别登记后,进行鼠体表蜱虫的寄生调查。

  1. 3. 2 游离蜱调查 5 - 10 月,每月开展 2 次。选择辰山、佘山及泖港镇生态林的野外草丛、灌木生境,以及居民小区的绿化带、草地等环境开展,采用人工布旗法。用约 1 m2大小( 100 cm × 100 cm) 的白绒布旗,在调查地段内进行拖蜱,每次拖蜱不少于100 m.拖蜱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使布旗平铺于草丛上,以等速缓步向前行走,每步行 2 m 观察一次,将附着于旗上的蜱捡入采集瓶内保存,并计算密度( 只/100 m)[4,5].

  1. 3. 3 寄生蜱调查 主要调查居民饲养宠物( 犬、猫) 、动物饲养场动物( 犬、牛、羊) 以及野鼠的体表,采用动物体表捡拾法。毛较长的动物需用手触摸,发现蜱时,用小镊子夹紧假头先轻轻拉拽和左右晃动,使之能上下摇动,然后再果断拔除,必要时可连带部分动物皮毛。采集蜱时,动物可适当固定。在动物身上进行体表捡拾,如发现蜱虫,用乙醚将蜱麻醉后用镊子轻轻取下,将每只( 头) 家畜身上的蜱放入同一管内并编号[6,7].

  1. 3. 4 蜱的分类鉴定 采集的蜱虫带回实验室后,参照《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学与鉴别》[8]的硬蜱科分类检索表对成蜱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1. 3. 5 带蜱率和带蜱指数计算 采用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带蜱率和带蜱指数: 带蜱率( %) = ( 带蜱动物数/检查动物总数) × 100%; 带蜱指数 = 蜱总数/检查动物总数。

  2 结果

  2. 1 蜱虫形态特征与种类鉴定 经形态学鉴定,松江不同生境及动物体表共采集到的 266 只蜱虫隶属于 1 科 2 属 2 种,分别为硬蜱科扇头蜱属的血红扇头蜱和硬蜱科血蜱属的长角血蜱,其中血红扇头蜱236 只( 若蜱 6 只,雌性成蜱 132 只,雄性成蜱 98只) ,占捕获总数的 88. 72% ( 236/266) ,为优势蜱种; 长角血蜱 30 只( 若蜱 11 只,雌性成蜱 10 只,雄性成蜱 9 只) ,占 11. 28%( 30/266) .

  2. 2 不同生境游离蜱分布情况 运用布旗法调查了辰山、佘山、泖港生态林及居民小区等生境的蜱虫孳生情况。结果如表 1 所示,共计开展调查 141 人次,拖旗距离 49 135 m,仅在辰山西侧的草丛、灌木丛中采集到若蜱 11 只、成蜱 19 只,平均密度 0. 06只/100 m,采集的蜱虫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

  2. 3 动物体表蜱寄生情况 采用动物体表逆毛捡拾法调查了不同场所( 居民家、宠物店、动物饲养场及野外) 的不同动物( 犬、猫、牛、羊、鼠) 体表蜱虫孳生情况。共计调查 541 个场所的 1 322 只不同种类动物,其中 38 只动物体表( 均为犬) 带蜱,检出蜱虫236 只,经鉴定分类均为血红扇头蜱,动物总带蜱率为 2. 87%,总带蜱指数 0. 179; 其中有 232 只从养犬场的犬体表检出,带蜱率高达 13. 6%; 居民家庭饲养 631 只宠物中仅发现 4 只宠物犬有蜱虫孳生,带蜱率和带蜱密度均较低; 而宠物店的宠物和野外环境的野鼠体表均未检出蜱虫( 表 2) ; 1 322 只动物包括调查 977 只犬,有 38 只犬体表有蜱虫孳生,带蜱率 3. 89%,带蜱指数为 0. 242; 而在调查的 63 只猫、32 头牛、47 只羊及 203 只野鼠体表均未发现蜱虫孳生。

  3 讨论

  调查显示,松江区野外环境及动物体表均有蜱虫孳生,但不同生镜、动物体表蜱虫的密度、种类和分布不同。野外发现长角血蜱的生境是在辰山上山道路旁的草丛里,符合其主要生活在温带次生林、山地及丘陵边缘地带的特性,而在野外生态林及小区绿化带等生境均未发现蜱虫,可能与这些生境的植被及小气候条件有关,也提示了松江区外环境的蜱虫密度较低。

  此外,不同场所的不同动物体表蜱虫分布情况也不同。共捕获蜱虫 236 只,均在犬体表检出,其中232 只从养犬场的犬体表检出,带蜱率高达 13. 6% ;剩下 4 只从居民宠物犬身上检出,带蜱率和带蜱密度均较低,分别为 0. 634% 和 0. 006,这与刘琴等人调查上海地区的宠物犬体表带蜱率为 1. 2% 和平均带蜱指数为0. 09 的结果相接近[6]; 而宠物店的犬体表未检出蜱虫。分析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①养犬场虽然定期给犬施药杀虫及犬舍消毒,但不同来源犬的寄放很可能带来新的蜱虫感染和繁殖; ②由于多数居民家庭会定期给宠物犬洗澡杀虫,犬表较少有蜱虫孳生,出现蜱虫可能由于犬在户外活动时偶尔感染; ③宠物店作为专门的护理场所,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很可能使得他们能更好地防治犬体表寄生虫,包括蜱虫。松江区今后蜱虫防治的重点场所应为养犬场,建议对犬舍进行清洁,堵塞洞穴和缝隙,硬化地面,并进行滞留喷洒,对犬表进行人工摘除或药物涂擦喷洒及药浴来达到防治效果。

  犬体表发现的蜱虫均是血红扇头蜱,未发现其他蜱种,表明血红扇头蜱是松江区犬体表寄生的绝对优势种,与其喜孳生于犬体表的报道相吻合。调查中还在犬体表同时发现有血红扇头蜱若蜱和成蜱,以及正在交配的雌、雄蜱,推测该蜱可能在一个宿主上完全发育成熟,且交配是在宿主体表上完成的。另外,刘琴等人 2011 年在松江犬体表发现过少量长角血蜱[6],而本研究并未在犬体表发现长角血蜱,推测可能是长角血蜱在犬体表感染率非常低。

  蜱虫不仅寄生吸血,而且能携带多种病原体,是人和动物诸多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血红扇头蜱可传播森林脑炎病毒、Q 热立克次体等病原体[9,10]; 而长角血蜱很可能是新布尼亚病毒的传播媒介[11,12],这些都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后续有必要对蜱虫携带病原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小丽。 蜱的化学免疫学及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论坛,2011,15( 3) : 266 -267.

  [2] Chai J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Ascaris lumbricoides in ruralcommunities in Korea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valence andmonthly reinfection rate[J]. Korean J Parasitol,1983,21( 2) : 135- 141.

  [3] Chinzei Y,Taylor D. Hormonal regulation of vitellogenin biosynthe-sis in ticks[J]. Advances Dis Vector Res,1994,10: 1 - 22.

  [4] 袁中良,刘吉起,王广州,等。 登封少林寺景区蜱宿主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 ( 4) : 332- 333.

  [5] 徐学军,李新民,杨新义,等。 长葛市蜱类初步调查结果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 6) : 440 -441.

  [6] 刘琴,危芙蓉,朱丹,等。 上海市犬体表媒介蜱寄生情况初步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 5) : 537 -539.

  [7] 余向华,张孝和,倪庆翔,等。 温州市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蜱初步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6) : 572- 573.

  [8] 陆宝麟,吴厚永。 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52 -713.

  [9] Brouqui P,Raoult D. Arthropod-borne diseases in homeless[J].Ann N Y Acad Sci,2006,1078: 223 - 235.

  [10] Tsuji N,Battsetseg B,Boldbaatar D,et al. Babesial vector tick de-fensin against Babesia sp. parasites[J]. Infect Immun,2007,75( 7) : 3633 -3640.

  [11] Yu XJ,Liang MF,Zhang SY,et al.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 [J]. N Engl J Med,2011,364( 16) : 1523 - 1532.

  [12] 许祝平,喻荣斌,钱燕华,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 22) : 4242 -42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