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21 共10800字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邃的洞察力,提出了关于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构建了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的完整科学体系,它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紧密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今天,重温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战争年代对军事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文化要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要在军事战线之外造就一支文化的军队。战争年代,邓小平先后担任过《红星报》主编、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以及一二九师、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的政治委员等职,直接领导并参与了大量的军事文化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关于军事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念,如1941年,日军在华北连续发动“治安强化运动”,加强文化侵略,削弱抗日军民的斗志,如何使根据地文化建设满足对敌斗争的需要,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邓小平对此高度关注,先后召开会议并作了《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和《关于新的形势与对文化工作者的希望》两个报告。在报告中,他从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文化工作谈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方向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文化工作服从于政治任务,“无论哪一种势力或哪一种派别的文化工作,都是服从其政治任务的”.邓小平高度强调部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到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的内容之中,文化工作要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服务,求得官兵平等、军民一体、团结友军、瓦解敌军,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他要求强化宣传队工作,指出“宣传队是部队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追求深造,努力做文化普及工作,都是万分必要的。要使宣传员成为文化教育的得力干部,使宣传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军”.在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和新中国建国初期,邓小平围绕军事文化建设有过多次相类似的重要论述,为他的军事文化建设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体系的架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的军事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文革”期间,我军军事文化建设被“精神万能”、“突出政治”等错误论调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而日渐僵化,“个人崇拜”、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军队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崭新形势,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认真分析军队建设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大力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军事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军军事文化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和确立,使我们党所代表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成为了军队新时期建设的灵魂,为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强大军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为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作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倡导者的邓小平,对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步骤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和部署,他明确了新时期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战略目标,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军队就是要提高战斗力”,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了检验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标准。邓小平认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大力创新发展新时期军事文化,他指出:“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在新形势下,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并以此作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核心。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这在军队叫“四有、三讲、两不怕”,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讲军容、讲礼貌、讲卫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这就为军队开展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确定了根本任务,使军事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他强调军队在任何时候都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军队要服从于整个国家建设的大局。他认为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和无价的精神财富,要格外珍视并从中提炼概括出“五种革命精神”,号召全军大力发扬。直到党的十四大前夕,邓小平还一再谆谆嘱咐全军要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的本色。他提出“军民一致”的原则不能变,要发展新型军民关系,开辟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之路,塑造新时期人民军队形象。他要求大力加强我军制度文化建设,依法建设和管理部队,“从严治军、依法治军”.邓小平强调改革思维,大力推动精简整编,坚定不移地引导我军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邓小平提出科技是最重要的战斗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加速改进军事装备,走“科技强军”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军事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思考基础上,邓小平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创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促使我军新时期军事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样也是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基础。邓小平认为要想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精神枷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他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认为,只有解放思想,让广大指战员的“思想来个大解放”,才能调动全军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广大官兵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才能开拓我军政治工作和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引领下,邓小平紧密结合军队建设的实际,从新情况、新问题出发,以宏观构建、顶层设计的领袖风范和战略眼光,大胆创新、努力开拓,用文明的精神贯注军队,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官兵,不断为新时期军事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他强调服务大局,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明确的指向;强调求真务实,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唯实的灵魂;强调义利结合,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唯物的态度;强调改革创新,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强劲的动力;强调以人为本,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人文的情怀;强调两手并举,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科学的理念;强调军队职能,赋予了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战斗力标准。实践证明,在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中表现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进取精神;爱岗敬业、爱军习武、顾全大局、自强不息的思想道德风貌;平等竞争、崇尚科学和民主法治的现代意识;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人生追求等等,都已经成为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实践中所涌现出的朱伯儒、李润虎、苏宁、丁晓兵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典型,无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军事文化所培育的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我军军事文化正是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军队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大力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高度重视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抓住了繁荣发展新时期军事文化的根本。

  要实现“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战略目标,邓小平认为关键在于培育“四有”革命军人。在《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他明确指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军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他们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邓小平指出,我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高尚的道德精神培养官兵,培育“四有”革命军人,这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的优势所在。他特别重视人的革命精神的培养。他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他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邓小平科学地总结党和军队丰富的革命经验,抓住了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最本质的东西,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他认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特别需要发扬这些精神。20世纪80年代,在老山、者阴山地区长达6年多的边境防御作战中,参战官兵正是在“五种革命精神”的激励下,叫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奉献我青春,强盛我中华”的口号,用年轻的热血和激昂的生命保卫了祖国西南边陲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全,谱写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壮丽诗篇。

  邓小平高度重视我军革命化建设问题。他强调指出,必须大力加强我军革命化建设,必须始终不渝地保持我军特色,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确保我军政治上永远合格。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立足于时代变化,对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性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指出:“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这三者集中体现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他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不管如何更新换代,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扞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扞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扞卫者,是最可爱的人”!

  (三)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增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发展底蕴

  邓小平格外珍视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好作风,“优良传统要恢复”,要发扬这些传统和作风,这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很重要的问题。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我们的传家法宝,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仅是保持老红军政治本色的需要,更是我军革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在《军队要整顿》的讲话中开篇就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经过长期反对军阀主义的斗争,军队内部很团结,联系群众也很好。”

  依靠这些好制度、好作风,才使我军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性质,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历史使命。他要求全军官兵联系新时期的实际,“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概括的说,这作风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群众路线的作风。要在学校里培养这种作风,并把它带到部队,发扬光大”同时,邓小平认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采取“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方针”.要结合部队的调整改革,开拓创新、丰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他特别指出,优良传统是我军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我军的真正优势所在,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全军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和发扬。

  (四)始终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推动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消除战争的根源,没有消除“敌我对抗”这个基本的军事矛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他认为文化工作是为政治、军事服务的,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丰满的现实性和生动的艺术性。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没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战斗力就无从谈起,而文化建设正是战斗力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源泉,抓文化建设就是抓战斗力,必须始终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推动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发展。1986年邓小平在西南战区视察时,明确指出在部队文化工作本身就是战斗力,西南战区提出创办《西南军事文学》杂志,是一件好事情,对我们正在老山前线作战的部队是鼓动和激励,要多出好作品,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武装官兵,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在边境作战中,我军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的指示,立足于边境战争特点,着眼于战斗力提升,大力加强战时文化、战地文化、教育训练文化的建设,使得军事文化的战斗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全军官兵立足于战斗力标准大力发展具有我军新时期特色的军事文化,战斗力标准不仅成为了我军思想解放的钥匙,更上升为我军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智慧和力量的聚焦点。

  (五)精简整编,加强部队正规化、法治化建设,完善新时期我军军事制度文化

  邓小平一贯关心我军的制度文化建设,他认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编制就是法规。1975年邓小平提出军队要整顿,“搞好军队的编制整顿、体制整顿,可以适当解决军队的其他问题”.1982年,邓小平提出--精简,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85年我军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百万大裁军。精简整编后,我军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军队结构和官兵比例更加合理,指挥更加灵活,并得以腾出力量来加强专业技术兵种的建设,有效提高了我军的现代化水平与合成作战的能力。

  邓小平从制度文化建设入手,坚定不移引导我军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他针对军队存在的问题,根据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指示全军在体制编制、军事训练、院校教育等所有领域,都要建立制度、制定法规,纳入法治轨道,使军队一切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980年3月,邓小平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体制、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要实行军衔制度,军队有些方面的工作人员可以改成文职人员、雇佣人员,定技术职称,这些问题都要制度化,“总之,这一套制度要建立起来,要好好地找些人来专门研究”.依据邓小平提出的“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中央军委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军队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这些法规制度政治特征鲜明、操作规范具体,为中国军队依法从严治军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力地推进了我军军事制度文化的完善。

  治军要严,是我军一条重要的建军原则,也是新时期军队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邓小平指出: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他强调“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对那些不遵守纪律又不执行命令的人,“有的开除军籍,有的降级,要执行纪律。如果军队连这一条都办不到,还叫什么军队”!

  他认为,军队的制度要建立,要非常严,一点差错不能有,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职责,“军队还是要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六)尊重知识和人才,走“科技强军”之路,推动我军军事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根据世界军事实践的发展变化,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认为科学技术也是战斗力,而且是最重要的战斗力;加强国防科学研究,发展军事高科技,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尽快赶上时代的步伐。他认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不提高,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要跟上世界军事前进的步伐,最根本的是把科技强军战略贯彻到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军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军事人才。军事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这件事关系到军队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大局”.邓小平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一再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指出,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军队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培养接班人,这件事关系到军队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大局,非解决不可”,“要看到我们各级干部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都很不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蒙住了”.

  邓小平认为办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要把部队办成一个大学校,他多次提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为此,他提出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个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另一方面是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他认为,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院校要“起到集体干部部的作用”.在此之后,他又明确指出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他还指示:宁可少几个兵,少几个机关人员,也要把学校办好,让多一点人进学校。改革开放后,我军陆、海、空等军兵种的高等院校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诸军兵种院校齐全,初、中、高级院校相衔接的军官培训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军事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七)军民融合,开创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了军队要在国家建设大局下行动,把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军事文化的发展上作出了新的部署。邓小平强调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和推进国家建设大局,要暂时紧缩军费投入,使有限的资金首先满足经济建设的急需。他进一步指出,“军民一致,这个原则不能变。但现在我们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有了不同的内容”.“我们就要按照新的情况,从各方面搞好军民关系,正确地解决军民关系问题”.全军官兵要严明群众纪律,塑造新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军用技术可以转为民用。

  他将军民共建文明活动正式纳入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轨道,提出部队的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呼应。要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军地两用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他的指引下,我军官兵密切注视并积极投身到改革洪流之中,努力变革旧的观念,支持改革开放,并借鉴地方经验推动部队改革,实现了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必须解放思想,以求实的精神与创新的勇气不断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求实的精神与创新的勇气,丰富了我军军事文化的时代内涵,构建了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把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江泽民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斗争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出了军队要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军队要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努力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等论断,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进入了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形势变化,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培育战斗精神,开创了先进军事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更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确保官兵思想政治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将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视界。纵观我军的军事文化发展史可以发现,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反映这个时代特色的军事文化,我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先进军事文化,为完成时代赋予的每一项使命提供了强大动力。

  今天,***主席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我们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改革攻坚阶段,但是必须看到当前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改革未能彻底到位的领域日益固化,成为了新的改革阻力和影响改革的不稳定因素,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的增大。面对艰巨的改革压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特别要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不顾及私利,以大无畏的改革勇气迎难而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面对改革的阵痛,以科学的精神强化改革力度,汇聚共识、形成合力,以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的崭新局面为深化改革、强国强军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始终把“保持我军政

  治本色”放在第一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性是军队的首要属性,拥有政治优势,才能拥有战争胜势。当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军队日益成为了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重点目标。同时,官兵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更加突出。邓小平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

  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把永保我军政治本色,铸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神圣军魂放在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第一位,坚持走具有我军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发展路子,把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

  邓小平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军事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位置。他反复强调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认为“老祖宗不能丢”,在他提出“四有”

  革命军人中,也是把“有理想、有道德”放在前两位。必须看到,军事文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牵涉面广、复杂性强,如何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保证目标明确、收到实效,最根本的就是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加强官兵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突出抓好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一头等大事,加大理论贯注、政策宣讲和思想引导力度,教育引导官兵“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对党的信赖,把筑牢军魂和恪守宗旨体现到军事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要以思想纯洁固守军魂,大力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用先进军事文化熏陶引导官兵,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侵蚀的影响,以先进军事文化统一官兵思想,使之转化为高举旗帜的坚定意志、听党指挥的崇高信念、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怀。

  (三)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根本标准

  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必须牢固树立邓小平“部队文化工作本身就是战斗力”的理念,强化战斗力标准这一实践导向,把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作为军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根本着眼点,把培养官兵战斗精神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贯穿始终。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也是不能打胜仗的”,“要深化战斗精神培育,培养当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现在我们的装备有了很大改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决不能丢。当前,要大力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深入开展军队职能使命教育,引导全军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强化当兵打仗意识,树立敢打必胜信心。要着眼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聚焦强军目标,着力推动军事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新;要结合重大演习、野外驻训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像打仗一样完成任务”的要求,积极创建形式多样的战地文化,营造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把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摔打部队、锤炼战斗精神的最佳平台,让官兵在苦与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练胆淬勇,在实战中百炼成钢。

  (四)必须围绕强军目标,结合使命任务做好基础性工作,不断丰富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涵

  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官兵思想的新变化,对军事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告诉我们,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要立足于长远,要围绕强军目标,结合使命任务把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作为长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不断丰富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涵。要紧贴官兵思想变化,铸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神圣军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官兵精神成长,培育官兵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更新官兵军事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要在精简消肿的基础上,在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军事制度文化。要尽快制定相关军事法律法规,消除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空白,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坚持以纪律建设为核心,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反对特权,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使广大官兵产生敬畏法治、依赖法治、维护法治的心理,让制度文化生根发芽,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要从强军兴军的实战需要出发,大力加强军事教育与实战化训练、立足于“五种革命精神”强化官兵战斗精神培育。要聚力强军目标,坚持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提高装备水平;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实现强军目标奠定坚实人才基础。要坚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切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子,实现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深度协调发展。只有把涉及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扎扎实实地从抓基础起步,逐步推进,才能不断丰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内涵,为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同时也为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强军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适应多样化的环境变化,研究和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