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邓小平军事谋略思想详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8 共1863字

  引言
  
  邓小平同志作为曾经亲历和指挥过重大战争的杰出军事家,其军事谋略思想在当前社会仍旧具有十分高的研究价值,其军事思想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很好继承,又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上,予以丰富和拓展,形成相对独立而又统一的一套军事谋略思想。虽然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和平稳定状况,然而时刻做好战争准备,加大对新形势下军事谋略的研究,对于保障我国的和平稳定,及保障我国社会的健康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而邓小平军事谋略思想,其强大的生命活力,使得其思想精髓依然适用于当前的新的战略环境,具有深远的价值。下文将就邓小平军事谋略思想进行详细分析。

  一、以民为本,动员民众
  
  军事谋略其定义十分广泛,而其最根本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军事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的军事思想中,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他,一直认为政治和军事是紧密相连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因此其在形成的自我独立军事谋略思想,时处可见政治的影子,如“以民为本,动员民众”这一军事谋略思想,便是从政治思想中引申和延续出来的,其在战争年代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及国内解放战争作出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认为战争成功与否,取决于广大群众,因此要想赢得战争,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民众动员起来,统一起来,以广大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其为根本,和人民一起结成统一战线,才能成为战争的最后赢家。如在抗日战争时,敌强我弱,日军武器先进,军队精良,训练有素,我方武器落后,为了弥补军事设备及人员素质方面的劣势,邓小平采用了“以民为本,动员民众”的军事谋略思想,广泛动员群众,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群众加入战斗队伍,使得我军实力得到极大的补充和提升,另一方面动员被占领区群众坚决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并指导群众成立游击队,扩大抗战根据地,同时爱民如子,极好的将民众凝聚到一起,这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1].

  二、藐视敌人,研究敌人
  
  邓小平军事谋略思想中,另一个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藐视敌人,研究敌人”,这一战略思想很好的解决了当时军队面临强敌胆怯,而面对弱旅却十分骄纵的难题。“藐视敌人”,即在面对强敌时,要心理上不惧怕敌人,要有战胜敌人的自信心,而“研究敌人”,则是军队在面临较为弱小敌人时,不要得意忘形,而应该一如既往的去研究敌人,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狂言三月占领全中国,且在淞沪会战中显示出的强悍战斗力,当时国际国内社会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军队很难抵挡武器先进、设备精良的日军,当时军队内部分同志也露出了胆怯的心理,然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邓小平同志恰到好处的提出了“藐视敌人,研究敌人”的军事谋略思想,告诉同志们我们是能够战胜日军的,用自己的血肉必然夺取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胜利,这极大的鼓舞了士兵们,提升了士兵们的战斗自信心和勇气。同时邓小平同志还适时的强调了日军实力的强大,我们不应只是有战胜敌人的盲目自信心,还要有战胜敌人的实际行动,那即是“研究敌人”,要加大对敌人的研究,并从与敌人的每一次战斗中,总结经验,得到应对策略,在这样的军事战略思想指导下,129师成为了当时着名的抗日铁师,使日军望而生畏[2].

  三、骄敌纵敌,持重待机
  
  在应对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问题时,邓小平同志很好的提出了“骄敌纵敌,持重待机”的军事谋略思想,该思想在抗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发挥的淋漓尽致,为我国抗日及解放战争最后的胜利发挥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如在大别山战役中,当时邓小平领导军队被国民党大军围剿,当时形势是敌强我弱,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当时形势,提出“避战”方针,并派遣小股军队到处穿梭,给国民党军队一个我军四处流窜的印象,从而让国民党军队认为我军军心涣散不堪一击,从而迷惑和使敌军骄傲放纵,这便是“骄敌纵敌”的军事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不仅使得国军大部队被我军小股军队所调动,消耗了其实力,另一方面我军大部队则拥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一旦时机到来,就可以以逸待劳,一举歼灭敌军疲惫之师,这便是“持重待机”军事思想。这一军事谋略不仅使得邓小平军队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安全度过艰难期,最终还使得其军队获得了战略胜利。

  四、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邓小平军事谋略思想,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及国内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军事思想价值在当前时代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加大对邓小平军事思想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明星,华灵强。邓小平的军事谋略[J].党史纵横,2013,08:29-31.
  [2]夏明星,杜莉,高桃源。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谋略[J].文史春秋,2014,08:4-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