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训练论文

士兵训练机构如何有效开展军事训练实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9 共3132字
标题

  士兵训练机构作为培养军事人才、孵化战斗力的基地,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实战化训练思维,对“虚化”的实战化坐标重新“调焦”,对“淡化”的实战化色彩重新“喷绘”,真正置身于实战需求找准自身定位,探究军事训练实战化的运行机理,深化实战化训练改革,开启训练场直通战场的训练模式,让今天的军事训练成为明天战争的预实践。

  一、坚持前瞻思维定位,聚焦实战需求优化顶层设计

  士兵训练机构作为战斗力的生成基地,要着眼实战需要,本着“先于部队、严于部队、高于部队”的要求,在训练理念、训练目标和训练理论上坚持前瞻思维,优化顶层设计。

  一是训练理念上坚持“源头”与“拳头”并重。很多人习惯性地把士兵训练机构当成了二线部队,忽视它的作用与价值。其实“源头”与“拳头”是一个整体,“源头”抓不好,“拳头”很难硬。士兵训练机构是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源头,是战斗力的第一孵化器,没有过硬的孵化器,何以孵化出过硬的战斗力?各级士兵训练机构一定要牢固树立“源头”与“拳头”并重的思想,着眼战场需要,坚持实战标准,聚焦打赢目标,深化实战化训练课题研究,增强训练的实战化系数,提升“源头”的训练水平,担当起部队战斗力“孵化器”这一神圣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荣誉感,培育更多“想打仗、能打仗、敢打仗”的优秀士兵。

  二是训练目标上坚持由“适应”向“精准”升级。士兵训练机构由于距离战位较远,战场感知相对较慢,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往往滞后。作为专职专业的士兵训练机构,必须转变这种被动局面,按照“设计战争、设计训练”的理念,不断探索未来战争样式及其对训练目标提出的要求,采取深入部队调研、走出国门学习、走进“战场”研究的方式,紧紧铆住未来实战需要,盯住军事训练前沿,准确对接战位特点,系统筹划设计培训方案,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目标,以“精、准、快”为标准,以“订单式培训”为服务方向,实现由“适应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求”向“面向岗位精准培养、面向战场精确输送”的转化升级。

  三是训练理论上坚持由“同步”向“引领”突破。士兵训练机构作为孕育新理论、新训法、新战法的实验室和孵化器,必须坚持前瞻思维,直面未来作战,把握实战化训练发展规律,积极借鉴吸收外军的先进理念,调研采纳作战部队的宝贵经验,归纳总结自身的研究成果,经过系统科学的孵化验证,不断形成引领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创新理论,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理论支撑。

  二、洞悉战争发展态势,围绕未来作战构建训练机制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海湾战争》一书的序言中说,我们在海湾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反映了 15 年、20 年甚至 25 年前制定的军事理论,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军事训练成效。由此可见,要想赢得明天的战争,就必须先要赢得今天的训练。

  一是构设与时俱进的训练模式。各级士兵训练机构要深入研究未来战争发展趋势,坚持实战化训练方向,着眼未来战争需求,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实战化训练理念。当前,假想敌训练模式在美军已形成机制,美军各专职演训机构都配有假想敌部队。在与假想敌部队对抗演练中,胜负结果不被看重,重要的是让参演部队在对抗中暴露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据统计,美军在训练中被假想敌击败的概率高达 90%.用训练场上的失利换取战场上的胜利,正是实战化训练的目的所在。士兵训练机构要善于借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发挥“战争实验室”功能,着眼未来 10 年、20 年乃至30 年后的战争样式,遵循“按照作战要求进行训练,按照训练方式进行作战”的方向,坚持“按使命任务设计内容、按实战环境设置条件、按作战进程组织演训、按打仗要求评估能力”的原则,走开“以联合训练为引领、以对抗性演练为主要方式、以准实战环境和科技手段为支撑”的实战化训练路子,构建系统、开放、与时俱进的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战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二是建立动态更新的内容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未来战争样式变换的节奏必将愈来愈快,士兵训练机构要着眼未来战争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紧贴世界军事理论前沿,遵循“由任务确定能力,由能力确定训练内容”的方针,坚持“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的原则,采取军内军外有机融合、国内国外相互借鉴、部队院校交叉研究的方式,融入未来战役战术背景、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人体极限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时调整不利于提升战斗力的旧科目,有针对性地设置新科目、增添新内容,规范训练方式方法和标准要求,完善训练法规制度和奖惩机制,动态掌控训练方向和节奏,从被动训练逐步走向主动训练,确保训练更高效、更精准、更逼真。

  三是创设科学顶用的考评机制。士兵训练机构作为战斗力孵化器,就要立起“考评催生战斗力”的理念。实践反复证明:“怎么考”决定“怎么练”,只有“考为战”,才有“练为战”.要把实战化教学训练落到实处,就必须挤掉训练中的虚假水分,把实战课目训实、不偏训,把训练条件设真、不作假,把“表演”科目抛除、不作秀,真正让考评成为剔除“杂质”的硬卡尺。这就要求各级士兵训练机构要不断创设科学顶用的考评机制。用演习评估系统科学考。采取“对象评估与能力评估相结合,以能力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以定量评估为主;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以结果评估为主;主观评判与客观标准比较相结合,以客观标准比较为主”等评估模式,实现由单层面、单专业考核转向多层面、多专业、全方位考核。在仿真条件下真实考。坚持贴近实战进行设计,着眼实战要求组织导调,按照实战标准实施评估,使部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得到充分检验、锻炼和提高,真正做到“考为战”.运用数据量化精确考。用数字说话,以量化分析为依据,利用人工、模拟采集器材及跟踪拍摄等手段,适时、全面地采集部队演练信息,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干扰,让考核成绩更加客观真实,最大限度地实现训练与实战的无缝衔接。

  三、按照“真难严实”要求,紧贴实战背景构设训练环境

  仗在什么条件下打,兵就在什么条件下练。实战化训练环境营造得越好,部队训练离实战才能越近。要按照“真难严实”要求,紧贴实战背景,在训练文化引导上、训练环境设置上和训练检验方式上融入实战元素,用实战化的环境机制培育士兵的实战能力。

  一是训练文化引导由“合格兵”向“战斗员”转变。训练文化作为实战化训练的风向标,时刻为训练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它的导向将直接决定着训练成效。各级士兵训练机构作为新兵迈向部队的第一站,要紧紧抓住新战士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按照“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标准,本着最大限度地激发战斗精神的要求,多管齐下,形成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主旋律的训练文化,引导新兵自觉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真正把“当兵打仗”因子植入新兵思想,从源头上注入战斗基因,让士兵自觉把准备打仗当作习惯来培养,把练兵打仗当作本能来强化,把打胜仗当作人生价值来追求。

  二是训练场地设置由“制式化”向“战地化”升级。各级士兵训练机构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勇于推陈出新,要想方设法搭建操场直通战场的桥梁,根据部队未来担负的作战任务,打破一成不变的制式化场景设置,大胆增添训练场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力求把各类实战诸元“复制”到训练中,按照最复杂、最困难、最残酷的作战环境和态势,设置最具挑战性的“难局、险局、困局”,最大限度地缩短操场与战场的距离,让战士更真实地感知战场环境、感触战场氛围、感受战场压力,提升士兵对战场的感知力和应对力。

  三是训练检验方式由“考核型”向“实战型”拓展。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打仗就是硬碰硬,训练就是实打实。今天训练场上的考核就是明天战争的预演,如果考核没有实战化的观念,那么实战化训练就成了“假把式”,士兵也就成了战场上的“活靶子”.士兵训练机构要与战位对接、与实战对表,采取与部队联教联训联演的方式,把培养出来的士兵拉到部队,开展近似实战的对抗演练,以检验训练成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