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网络新媒体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及对策建议

来源:决策探索 (下) 作者:许冠东
发布于:2021-06-08 共3705字

  互联网的利与弊论文第四篇:网络新媒体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 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变革,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人们能够在任何地方和时间连接和访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微信、微博、短视频、社交网络等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布的数据, 截至2018年12月,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29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 其中, 1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规模的21.9%。青少年处于身心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 网络新媒体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 改变了青少年交流、分享和表达的方式, 但与此同时, 青少年处于成长叛逆期, 容易沉迷网络。要正确看待网络新媒体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 并进行科学引导, 从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正面影响

  (一) 有利于青少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 相对而言, 我国学校和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偏重于书本和课堂的知识, 使得青少年积累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网络新媒体可以突破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局限。通过网络新媒体, 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 同样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获取书本和课堂以外任何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例如新闻资讯、天气预报、世界风光、名人传记等等。相对于书本和课堂, 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轻松、有趣和多样化, 更能够激发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 使青少年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广泛。网络新媒体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讨论, 能够帮助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更快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有利于青少年进行交流、沟通

  当今社会, 人们学习工作的节奏很快, 青少年也同样面对学习的紧张压力。这种情况下, 青少年和家长、同学、朋友之间都很难做到充分的、深入的沟通, 青少年成长学习中的困惑和内心的感受很难表达出来。微信、QQ、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不够充分和活跃的单一形式。青少年通过网络新媒体可以和家长、同学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 而且这种方式更加开放、平等、自由。对于内向的青少年, 网络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不需要面对面就能够和人交流的平台。同时, 网络新媒体也是青少年之间交流、联络和组织活动的平台。青少年之间可以针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 例如学习、音乐、影视剧和社会热点问题, 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组织活动。可以说, 网络新媒体深刻改变了青少年交往和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三) 给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进入青春期, 青少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始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这些观点和想法缺少表达的平台, 而且有时候新奇的想法可能不被老师和家长所接受。网络新媒体能够为青少年提供表达自我的广阔空间。通过微博、微信等, 青少年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 可以随时拍照、录音、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精彩时刻, 并能够分享到网络空间, 向家长、老师、同学和网友展现自己。不仅如此, 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参与网络平台组织的各种活动, 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展现自己的爱好和才华, 锻炼和提升自己。

  (四)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青少年处于人生精力最旺盛、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 而网络新媒体具有开放、共享、包容和广阔的特性, 能够成为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平台。首先, 在网络新媒体上进行交流没有条条框框限制, 更有利于青少年交流和讨论奇思妙想, 激发新灵感。其次, 社交网络上能够共享创新资源和思想, 帮助不同地域的青少年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进行合作。无论是文学、艺术创作, 还是科技项目创新, 网络新媒体都能够帮助青少年展现自己的创意。除此之外, 青少年的创新成果还能够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推广, 获得资金支持, 甚至于进行创业,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一) 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错误引导

  在网络新媒体上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各类信息,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 例如暴力、色情、赌博等方面的信息。青少年正处在成长阶段,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这些信息对青少年思想、精神价值取向等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 那么很容易走向堕落, 诱发不良行为, 甚至于违法犯罪行为。另外, 当前网络新媒体的内容泛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比较重, 而青少年的心理尚未成熟, 对事物的认识相对局限, 看待事物相对容易偏激, 对网络新媒体上的大量信息缺少甄别的能力, 容易片面、盲目地接受, 进而滋生不良的情绪, 贪图享乐, 对社会、家庭缺少责任心。

  (二) 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方面是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由于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 青少年容易出现手机不离手的情况, 形成手机依赖症。长期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 长期低头玩手机会影响青少年颈椎发育, 沉迷手机和网络还会影响青少年休息, 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另一方面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新媒体虽然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便捷, 但是网络交流过多会减少面对面的交流, 一些青少年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次数减少, 和亲人、朋友的感情变得冷漠、疏远。久而久之, 对网络新媒体的沉迷会使这些青少年变得自闭、苦闷、压抑、偏执。除此之外, 由于网络新媒体能够很方便地检索到信息, 青少年容易依赖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碎片化的知识, 在学习上逐渐变得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 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网络不良思潮对青少年存在负面影响

  网络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具有快速、组织化和非理性的特点。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一旦发生, 网友会很快地利用网络新媒体集中表达各种各样的观点, 如果传播内容不当、失真, 加上网络新媒体对于负面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放大, 青少年很容易被误导。在消费方面, 网络上追求外在、追求流行、追求享受的广告宣传, 极大地刺激了青少年的消费欲, 使他们容易形成相互攀比、过度消费的价值观。除此之外, 网络新媒体存在社交属性, 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各种亚文化, 例如宅文化、丧文化, 甚至有组织的色情文化等, 青少年一旦被误导, 就容易陷入颓废、堕落。

  (四) 青少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威胁

  青少年的网络安全观念比较淡薄, 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网络安全概念比较模糊, 缺乏对于网络信息进行理性辨别、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例如, 2017年“蓝鲸”游戏进入我国, 该游戏内容涉嫌通过“做任务”的形式诱导参与者自残、自杀, 据统计, 全球超过130名青少年因此自杀。除此之外, 网络新媒体上进行诱导和欺诈性消费, 传播网络病毒窃取个人信息, 以及通过“人肉搜索”、辱骂和言语攻击等方式实施的网络暴力屡见不鲜, 对于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和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网络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

  一是加强与网络新媒体建设和管理相关的立法, 在法规中确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原则, 确立互联网信息分级和过滤的标准、技术, 明确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等主体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安等相关政府部门对网络经营场所的监管, 加强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对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审核、运营监管和舆情监测, 保障青少年能够健康安全地访问互联网。三是网络运营商应该加大对自身网络平台内容的审查和过滤, 注重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保护。四是加强政府财政对于青少年网络新媒体建设的支持, 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正能量平台和内容。

  (二) 加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互联网相关教育

  尽快将计算机和网络相关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的科目当中, 加强对中小学计算机和网络素质教育的师资培养, 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水平, 尤其注重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网络素质教育。大力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应用的公共平台, 让青少年更多、更好地共享、利用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共青团、妇联等政府部门和学校联合起来, 推动对于青少年监护人的网络素质教育。利用节假日进社区、家长会等方式, 提升家长对青少年访问互联网新媒体的帮助和引导。鼓励家长加强和青少年的日常互动和家庭教育, 增加户外活动和亲子时间, 加强和青少年的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其内心想法, 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 加强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支持和帮助

  鼓励和支持相关团体利用组织和专业优势, 通过访谈、社区活动等方式方法, 将网络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向基层和家庭延伸, 提升青少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甄别网络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建立相关的渠道, 以确保青少年受到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侵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 联合企业家、名人等社会力量, 制作和传播健康使用互联网的公益广告, 积极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捐助活动, 形成全社会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帮扶体系。建议成立互联网舆情机构, 及时了解、关注与青少年相关的互联网舆情, 加强对于网络“大V”、微信公众号的正面引导, 促进青少年在网络新媒体上的理性表达和话题参与。加强针对青少年的公益性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 充分运用网站、公众号、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平台服务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娱乐交友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作者单位: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原文出处:许冠东.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J].决策探索(下),2019(05):38-3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