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优选论文分享)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9-15 共6537字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系统工程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文中是搜索整理的信息系统工程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第一篇: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论文通过详细介绍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分析情况和设计开发过程,说明了该系统的开发需求、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通过开发实施该系统,可使“多测合一”工作相关的多方用户参与到信息化工作流程中,共享数据资料,从而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成果便捷应用,并为行业管理、质量监督及制度出台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竣工验收;“多测合一”; 联合测绘;信息系统;

  一、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本次改革推进“多测合一”,将工程竣工验收、产权登记涉及的规划竣工核实测量、绿地核实测量、人防工程核实测量、地籍房产测绘等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量项目,整合分散的事项,集中测绘资源,提升工作效率[1]。“多测合一”涉及审批部门、建设单位和测绘单位,各方参与工作流程、共享数据资料,需要信息化系统提供支撑,从而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成果便捷应用,并为行业管理、质量监督及制度出台提供重要支撑,为此开发实施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2]。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多测合一改革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1.“多测合一”涉及多家建设单位、测绘单位和审批部门,需要一个信息交互的工具;2.“多测合一”办理要简化原有办事流程,规范化办理手续;3.“多测合一”成果要方便地共建共享,让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安全流转;4.需要与现有的审批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和集成融合;5.依托“多测合一”运转后的统计数据,开展行业监督和管控。

  按照上述情况,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需要进行合理化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案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开发实施工作。

  二、系统需求分析

  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系统需求分析,形成如下主要需求条块:

  (一)构建信息化工具,覆盖城市辖区,支撑下辖各区县开展“多测合一”工作。支持多终端同时访问,确保系统性能。

  (二)承载“多测合一”规范办理流程,衔接“多测合一”相关建设单位、测绘单位和管理部门,便捷传送项目信息。

  (三)安全存储“多测合一”相关数据,接收测绘单位上传测绘成果供建设单位和审批部门使用。通过技术加密、审计访问、容错备份等方式加强数据安全。

  (四)提供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以在线或离线方式进行。

  (五)汇总“多测合一”项目信息和测绘成果数据,为行业监督及成果检查提供技术渠道,为管理部门决策或实行政府采购服务提供依据。

  为承载“多测合一”业务,需要提供从受理委托、获取要件、补充材料、上传成果到成果确认的各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得出主要系统流程如下图所示:

 1.png

  图1 主要系统流程图  

  三、系统结构设计

  采用B/S架构,基于spring boot框架进行开发,数据库存储采用Oracle软件。用户只需要一台能够接入对应网络的电脑,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就可以在网页上完成各种数据操作,实现各项系统的功能。

  总体架构如下图:

 1.png

  图2 系统架构图   

  (一)数据仓库层。

  数据仓库层是系统的血液,是系统实现监管和对外提供服务的基础,是各类数据通过一定的关系模型内外联动形成的一系列的实体、视图的集合,也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由一系列服务接口构成,实现平台内部各个模块的功能关联,连接起整个平台系统,平台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系统的模块运行。

  (三)应用层。

  系统所需要提供的各个独立模块,包含系统公共模块、网上服务窗口、网上服务运维模块、成果共享分发、监管与分析、测绘机构名录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质量监督检查、电子签名服务以及成果管理与共享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3]。

  (四)表现层。

  面向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部门用户、测绘单位用户、业务窗口、社会公众用户,提供业务预约、业务审批、信息查询、综合监管、成果共享等多方面的功能。

  按照使用的用户群体,系统分为政务网、互联网等网络环境,满足数据安全要求;提供Web端的访问入口,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系统实现

  系统建设使用Spring MVC + Spring + Hibernate框架,在Java语言体系下是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扩展性的框架。系统的通讯请求、逻辑处理、对象访问、数据存贮相互分离,通过分层实现,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提交复用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重写类加载策略,通过监控Extend目录,存在jar包或class文件时动态加载到系统,且优先级比系统同名类高(若存在同名类,将已有类从JVM移除)。以解决不同项目需求下的微调导致代码的污染(即因某个特定需求向系统基本功能添加额外的对其它项目无用的代码)问题。

  在数据仓库层运用传统MySql关系数据库的基础上,还是用了Mongodb技术组件实现NoSQL风格的数据缓存和索引,以json格式保存数据,因此可以缓存和索引较为复杂数据的类型,同时提高系统瞬时吞吐量、缩减系统响应时间。

  在平台层使用基于Drools的业务规则引擎,实现了PMML规范,易于访问企业策略、易于调整以及易于管理的开源业务规则引擎,符合业内标准,速度快、效率高。通过业务规则引擎,系统为用户管理自定义的领域内通用业务规则提供了途径,逐步维护用户知识库。通过用户知识库的积累,为系统功能提供灵活的支撑。平台层在支撑业务运作的时,使用Flowable支持BPMN2.0规范、开源、易于集成到Spring框架的系统。流程引擎,封装了灵活的审批功能,如部分会签、自主选择提交人、业务抄送等功能。

  五、系统技术特性

  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对系统技术特性进行把握,主要包括系统的易用特性及可扩展特性。

  (一)提高系统易用性

  系统的开放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贴近用户的需求与习惯做法,做到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和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各项业务办理的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提高系统易用性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配置要灵活,使用直接方便,交互体验要好。

  一方面业务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在开发阶段完成所有功能,需要针对不同项目进行二次定制开发或配置。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后期开发投入,并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这要求系统配置足够灵活。另外一方面利用CSS3多媒体查询特性,实现界面的自适应(称为响应式编程)。页面内容按块布局,在不同分辨率下块内容自动换行,自动控制菜单栏详细程度,以及内容按块布局并自动换行。所有页面操作与服务器交互数据时,都通过后台ajax请求完成。同时还实现业务规则库的概念,同一功能或流程可有多个版本配置,根据用户需要选择不同版本部署。从粗粒度的模块,到流程、表单,直至表达式,都可积累被选用。再利用Web容器的加载机制,实现功能包的动态加载,在相同的接口下提供不同功能,用于功能替换。功能划分为细粒度接口方法,可通过动态反射机制提供给Web服务调用。这样的处理使Web服务方法可通过配置实现,从而可在无开发人员参与的情况下由运维人员在现场实现客户需要的定制化服务。

  (二)保证系统可扩展性

  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在数据查询上需保证与数据库无关,应用Hibernate ORM开源组件,通过简单对象检索,实现与数据库无关的操作。当需要复杂数据处理或对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时,通过编码实现的“SQL语句生成类”辅助生成SQL语句,从而让开发人员在编码时可以忽略具体数据库类型,其SQL语句的差异由“SQL语句生类”通过适配常见的国内外数据库系统软件予以实现。

  系统可扩展性还需保证与Web容器、操作系统无关。主要指框架系统的运行,不限于具体的Java-Web容器和操作系统限制。得益于Java的开放性,在各种主流操作系统下都有相应的Web容器实现,选用Java进行系统开发也继承了这些特性。

  六、结语

  本文探讨了工程竣工验收“多测合一”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通过良好的系统架构分层,使系统开发分层推进,各层聚焦于各自的关键点,从而降低系统协作开发的困难程度,有力地促进系统高效开发完成。在系统的技术实现及特性支撑上做了研究和探索,从而使系统既能够高效运行当前功能,又为后续的功能扩展开发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乃强.面向客户的“多测合一” 信息化管理平台[J]测绘技术装备,2020,22(02):84-86.

  [2]凌晓春多测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北京测绘,2020,34(06):750-755.

  [3]李少鹏.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 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经纬天地,2020,(02):60-64.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第二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重点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工作特性,分析了工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1 引言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工程测量数据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稳定性。因此,相关工程测量单位需要对工程测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运用先进测量技术全面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传统的工程测量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低,没有形成科学的测量工作理念,缺乏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等。因此,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我国各大工程测量工作中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工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程测量单位应该对工程测量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有效应用,全面提高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指具有较强综合性、科学性的集成工作系统,涵盖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测绘技术、环境科学以及空间划分等多方面技术要点,工作人员将这些比较复杂的技术以及学科内容进行综合,形成一种工作性能较强的新型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处理以及储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信息储存和分析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不仅如此,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很强的数据管理功能,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有效运用自身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对地理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空间与时间动态等;此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具有预测、预警功能,可为勘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属于一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主要包含电脑程序系统和地理数据分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共同构成整个地理空间信息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空间模型和技术可以为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测量工作服务,有效发挥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强大数据收集和储存功能;可以通过数据测量分析,以空间模型的形式来呈现外部环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工作人员对测量区域的环境模型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同时可以对模型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的工程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数基础。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运用地理信息数据系统为工程单位提供重要的地理数据信息,通过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模拟和分析,有效预测工程建设结果,提高后续工程建设效率[2]。

1.png

  3 我国工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1 测量理念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各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测量单位对工程测量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测量工作在精确度和科学性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形成科学的测量理念。在一些建设工程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对工程测量的认知程度不足,对整个工程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及效率造成了一定影响。

  3.2 缺乏先进的测量设备与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工程施工量较大,因此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测量技术来保障测量工作的效率及精度。但是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仍有一部分单位依然延用传统的测量设备及测量手段来测量,对工程测量投资较少,无法引进更加先进的工程测量设备及技术,对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3]。

  3.3 相关测量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实际生产工作中,尽管某些测量单位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先进的工程测量设备及技术,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的测量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水平上有所不足,无法对先进的测量设备及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无法高效率完成对测量设备的操作,甚至还会出现错误操作问题。有些工作单位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造成了整个工程测量所生成的数据和实际工程建设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工程建设后期的施工进度,而且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埋下了较大隐患。

  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4.1 实现数据收集、开发、储存功能

  相关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测量工作中要想有效引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需要以开发数据采集技术为基础,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相关测量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测量工作中的视觉变量问题进行全面控制,并且在测量工作中合理调整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测量物体的形状比例进行严格控制。接下来,测量工作人员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具体应用特征选择不同的纹理颜色和测量形状,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测量区域范围内的具体图像进行呈现。在工程测量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勘察,针对不同的测量环境采取不同的测量数据显示方法,有效建立测量数据结构模型,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测量数据模型的构成情况。同时,测量人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测量工作原则,保证测量内容和实际环境符合,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数据[4]。

  4.2 全面优化设备配置,提高工程测量准确度

  工程测量人员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通过有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合理优化工程测量的资源配置,可以大幅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及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效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强化测量工作单位的设备配置,有利于工程测量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进行。测量单位需要对测量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升级。首先,需要配备更加先进的硬件设备,对服务器等级进行升级,以有效提高测量数据处理效率及准确性。其次,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实地测量这项工作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偏低,但对系统网络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全面优化测量系统的网络环境。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测量工作中有效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面提高网络软件配置,进一步完善网络工作环境,保证整个工程测量工作高质量开展。

  4.3 引进动态化信息采集技术

  工程测量人员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通常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先进的动态信息采集技术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传统的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工作人员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基本是以静态信息为主,只能反映某一个时刻工程测绘工作环境的具体状况,无法有效反映不同时间段工程测绘工作环境内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工作环境变化情况多时段动态分析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前期静态数据会与实际建设时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工程测量人员通过有效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环境特点在不同时间节点将地理信息数据设定成动态化数据方案,以连续掌握动态数据的变化状况,并根据环境的实际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5 结语

  在工程测量工作中,有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全面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相关单位应该对该项技术的应用给予足够重视,并且不断提升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为工程测量工作的整体提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小勇,杨晓洁. GIS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西部资源, 2019(2):136-137.

  [2]李永超,吴桥军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I程测绘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4):129-130.

  [3]王文龙基于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14-15.

  [4]杨弘军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 2016(26):100-1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