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李建平的经济论著、代表性论文及其批判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15 共13342字
论文标题

  一、李建平的论着及代表性论文

  (一)论着

  1.《〈资本论〉辩证法探索(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2006年该书更名为《〈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主编之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出版(2008年该书更名为《〈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

  4.《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新机遇、新思维、新视野》,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出版.

  5.《中国60年经济发展报告(1949-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6.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14年出版(每年出版1本,已出版8本).

  7.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011年出版.

  8.绿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

  9.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012年出版(同年由英国Paths出版社出英文版).

  10.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2013年由英国Paths出版社出英文版).

  (二)论文

  1.《价值形式辩证法试探---读 〈资本论〉札记》,刊载于《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第96期.

  2.《试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结构的奥秘》,刊载于《学术月刊》1983年第6期.

  3.《关于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文本的研究》,刊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4.《〈资本论〉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刊载于《〈资本论〉与当代经济》,1992年第3-4期.

  5.《〈资本论〉中的经济效益理论探略》,刊载于《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6.《二十年分配改革的回眸与思考》,刊载于《福建论坛》1998年第11期.

  7.《〈资本论〉方法之我见》,刊载于《东南学术》1998年第6期.

  8.《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几点认识》,刊载于《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9.《划分和研究劳动价值论的两种形态》,载2002年8月8日《人民日报》理论版.

  10.《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批判---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启示》,刊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

  11.《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几个问题》,刊载于《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

  1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别解》,刊载于《东南学术》2013年第6期.

  13.《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竞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刊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0期.

  二、李建平的批判

  (一)批判对劳动价值论的歪曲,扞卫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尊严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21世纪初,经济学界有人片面理解甚至歪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散布劳动价值论"过时论",欲以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取而代之.李建平教授对此极为愤慨,他在《人民日报》、《当代经济研究》、《学术月刊》等报刊上撰文,对上述观点予以严词驳斥,他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上发言,扞卫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尊严.在这场大论战中,李建平教授利用其在《资本论》方法研究方面的优势指出,"过时论"鼓吹者陷入迷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资本论》所应用的方法,导致以讹传讹,谬种流传"[1].他进一步指出,"有一本着名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着作在批评劳动价值论偏颇时,认为马克思未能正确理解价值和价格这两个范畴在历史上和理论上的关系.按照作者的观点,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始终是一个本质的事实和唯一的存在,而价值不过是价格中的一种形式,即长期价格水准;只有从价格的存在和变动去探求和证明价值,而不是相反;价格决定比价值决定层次更高,更带普遍性,价值决定原理理应从属于价格的决定法则"[1].李建平教授认为该作者的论述出现上述谬论,反映出他对《资本论》方法的理解存在三个方面的偏差:一是不了解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现象形态.如果把价值合并到价格中,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价值的这一本质,这不仅破坏了劳动价值论的根基,而且也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常识,使经济科学研究的任务成为多余的了.二是不了解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李建平教授认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先论述价值,以后才论述价格,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前没有进行过价格的研究.恰恰相反,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论》之前和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货币和商品价格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作了深入的研究"[1],之后才有可能从具体价格达到抽象价值规定,再从抽象价值规定逐步达到具体价格."前一行程属于研究过程,后一行程属于叙述过程,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是有区别的.……指责马克思没有从价格的存在和变动去探求和说明价值,说明他对马克思在'价格存在和变动'方面作过的大量研究视而不见,并且把《资本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混为一谈"[1].三是不了解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法.按照这种方法来分析,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历史起点相一致,也与人类社会商品生产历史起点相一致.因此,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开篇同时存在关于两种商品生产的论述也就不奇怪了.那些认为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实物交换场合的人,只看到《资本论》开篇有一些关于人类商品生产历史起点的论述,未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轻率地得出了不符合《资本论》原意的结论."这进一步说明,在理解劳动价值论时,掌握《资本论》所应用的辩证方法,是多么重要"[1].

  (二)坚决批判西方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2006年,在李建平教授的倡导和支持下,福建师范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建设计划,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出版100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李建平教授担任文库的主编,并写了总序.后该序言以《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题,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坚持、发展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既是神圣的使命,又是历史的责任.马克思主义问世已经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她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围攻、谩骂、禁锢、歪曲……,但仍顽强地成长、广泛地传播、蓬勃地发展;尽管也有成百上千理论、学说与之较量,企图取而代之,但都无法得逞.苏东剧变虽然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无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

  马克思主义者在认真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后,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更纯洁,更成熟,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其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战斗性和国际性五大品格.在论述实践性时李建平教授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科学与非科学、真理与谬误的巨大试金石.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西方一些人兴高采烈,并迫不及待地兜售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把它当成是解决各国社会经济危机、走向繁荣富强的灵丹妙药.但实践表明,推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非但没有摆脱危机,反而陷入更深重的灾难,'华盛顿共识'不得不宣告失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中国的成功实践已在国际上逐步形成'北京共识',这既是中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胜利,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胜利."[2]

  在论述战斗性时他又说:"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已经处于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而努力.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从国际看,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可避免了.面对这种的挑战,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沉默,不能妥协,更不能随声附和,同流合污.

  苏联、东欧的前车之鉴,我们记忆犹新.我们应该表明态度,应该奋起反击,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批判,以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尊严.例如,有人肆意贬低、歪曲、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石,难道我们能听之任之吗?有人千方百计要把'华盛顿共识'推销到中国来,企图使中国重蹈拉美、俄罗斯、东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覆辙,我们能袖手旁观吗?当然不能!这不仅是党性立场所致,也是科学良知使然!"[2]

  (三)揭露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清除新自由主义的迷雾

  由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横扫西方世界,使曾经备受推崇的新自由主义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和严厉的批判,但在社会主义中国,新自由主义却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些人想使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进入下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中.李建平教授发表长篇文章,揭露了新自由主义的特征、实质和危害.他说,"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片面夸大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者坚信,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是最完美的……当然,市场的这种神奇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它有两个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前提:一是强调产权私有;二是拒绝国家干预"[3].所以,凡是新自由主义者都无一例外地鼓吹私有化,并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李建平教授将这种对市场的过度颂扬和崇拜称为市场拜物教.他指出:"这种市场拜物教有四个特征:一是市场无所不在,市场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而成了一种非历史、超时空的东西.二是市场无限美好.它完美无瑕,无可挑剔,市场的各种所谓'毛病'都是人们强加给它的.三是市场无所不知.因为市场集合了无数'经济人'的理性,所以它具有完全的理性.四是市场无所不能.只要满足了市场的先决条件,市场就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整个世界就可以实现如同德国18世纪初哲学家莱布尼茨所提出的'预定的和谐'."[3]

  对于这种市场拜物教,马克思早就作过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认为它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是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李建平教授指出,"市场如同商品、货币、资本等一样,本来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在新自由主义者那里,却'变成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成了一种统治人、驾驭人的力量,成了人们要为之顶礼膜拜的神明.这种市场拜物教也就是市场的异化"[3].李建平教授还指出,"我们要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所宣扬的市场拜物教在堂皇的词句后面所包藏的险恶用心,它所指引的道路,不是走向繁荣之路,而是走向社会动乱、两极分化、国家崩溃之路.新自由主义并不单纯是一种学术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进行渗透、误导和颠覆的政治工具.无论是拉美、原苏东还是东南亚地区,新自由主义都给这些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前美欧这场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正是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长期泛滥酿成的恶果.这用中国俗话来说,叫做害人又害己"[3]!我们"对多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经济理论界造成的迷误和危害,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批判新自由主义将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长期的斗争"[3].

  三、李建平的创新

  (一)在我国最早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1979-1981年,李建平教授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开始按《资本论》章节顺序研究《资本论》的辩证法,他认为这项工作在国内外还没有人做过.当时关于《资本论》辩证法的着作主要有两本:一本是苏联学者罗森塔尔写的,20世纪50年代出版;另一本是中国学者吴传启写的,20世纪60年代出版.这两部着作的一个共同毛病就是"原理+例子",很多论述牵强附会.按《资本论》的章节研究马克思的辨证方法很有创意,但是难度很大.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要分析《资本论》每一篇、章、节的逻辑结构与所用方法的有机联系,二是要弄清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处理结构和方法的原初考虑和实际思想进程,三是要有足以证明上述想法和分析结论的大量第一手材料.

  1980年,李建平教授撰写了《浅谈马克思分析商品的方法》一文[4],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节和第二节马克思所应用的方法.接着,他把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所应用方法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并于1981年底通过了论文答辩,论文于次年发表[5].

  马克思曾说过,价值形式这部分对于《资本论》全书"太有决定意义了",因为它"包含着货币形式的全部獉獉獉獉獉獉獉秘密獉獉,因此也就包含着萌芽状态中的劳动产品的一獉獉獉獉獉獉切资产阶级形式獉獉獉獉獉獉獉的全部秘密"[6]① .但是,它又特别"难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特意"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7].为了理解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李建平教授下了很大功夫,收集并研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第一章的中译本.李建平教授在国内开创了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价值形式辩证法的先河.

  1983年他又有多篇运用文本分析进行的研究的论文(如《试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结构的奥秘》、《马克思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方法初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系统方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浅谈中介在马克思工资分析中的作用---读〈资本论〉札记》等)发表在《学术月刊》、《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等刊物上.

  1986年他出版了《〈资本论〉辩证法探索(上册)》一书,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在阐述过程中,我主要以马克思本人的着作(包括手稿和书信)为依据,力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8]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李建平教授破解了《资本论》研究的许多难题.

  在研究《资本论》辩证法的同时,李建平教授也研读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当时有两个中译本,一个是中央编译局的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另一个是刘丕坤的译本.国内的研究主要依据这两个译本.

  1989年,李建平教授在联邦德国访问时,查阅了由苏联、联邦德国联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中收集的未经后人编辑整理的《手稿》原始文本,发现俄文版存在诸多重大错误,这些错误主要体现在结构、书名中,这些错误后来又为中译本所沿袭,以致以讹传讹.

  李建平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福建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上,论文题目为《关于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文本的研究》.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最新文献对马克思这部很有影响力的手稿所进行的深入的文本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见解.1994年该论文获得福建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分析在我国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大热点.

  2007年4月10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学派"为通栏大标题,刊登了北京几位学者的文章.同年4月19日,李建平教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分析的演讲,并介绍了他16年前的研究成果,其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他还对我国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包括:进一步认识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性;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收集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所需的各种资料;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加快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和有关资料的翻译速度;经常召开马克思主义文本问题研究学术会议,加大国内外交流的力度;尽快在北京筹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院等[9].

  (二)对《资本论》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资本论》方法论课程

  《资本论》方法是《资本论》(当然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出版后,马克思对关于《资本论》方法的评论很不满意,所以在德文第二版跋中专门就《资本论》方法问题作了详细论述.

  100多年来,研究《资本论》方法的论着不少,李建平教授研究的特色和贡献在于:第一,注重从黑格尔哲学,特别是从《逻辑学》出发来研究《资本论》所应用的方法.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已有明确的指示,但知易行难,李建平教授知难而上,难能可贵.第二,从《资本论》现有版本各篇、章、节的结构分析入手,佐以大量相关材料(如马克思的书信、手稿,以及《资本论》的各种版本等),力图找出隐藏在词句后面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完全不同于曾经流行的"原理+例子"的形式,一改以往研究中主观臆测、生拼硬凑的做法,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三,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经济学方法.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如同马克思的其他理论一样,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比较简单到相对完美的发展过程,不能仅仅抓住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地方提到的方法(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或所谓"科学抽象法"),就将其作为《资本论》或者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因为这会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马克思关于《资本论》方法最直接、最全面的论述应该是写于1873年1月24日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第二版跋.所以《资本论》方法的实质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辩证法[10].它和以前提到的某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并不矛盾,它把它们统摄其中.第四,在国内最早开设"《资本论》方法论"的课程.

  1982年上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李建平教授受陈征老师所托,为全国高校《资本论》教师进修班学员和福建师范大学1981级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开设"《资本论》方法论"新课程,很受欢迎.之后,这门课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必学的课程,即使是在《资本论》方法"过时论"甚嚣尘上的时候,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也不曾中断过.李建平教授所撰写的《〈资本论〉辩证法探索》成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材.

  (三)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形态,有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2002年,李建平教授为《人民日报》、《学术月刊》撰文,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进行了阐释.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内容.李建平教授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应该包括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它是《资本论》的初篇)、《资本论》全四卷和一系列经济学手稿.劳动价值理论的'庐山真面目',就在于它具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形态,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其特点就是所论述的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稀薄的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虽然这一形态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不可能用它来直接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但它却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科学大厦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第二种形态为具体形态,它是第一种形态的逐步具体化,其内容主要体现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至第三卷的第七篇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剩余价值学说.

  其特点:一是不再从纯粹形态方面进行考察,一些原来被舍象掉的因素如市场竞争、供求关系等通通进入了研究的视野;二是贴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经济生活;三是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11]他还说:"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应该包括上述两种形态的内容.第一种形态是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第二种形态是第一种形态的逻辑推演、逐步展开和具体化,两者构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整体."[11]

  如此划分劳动价值理论两种形态的依据是:首先,如此划分符合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经历了从产生、不发展到发展的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正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历史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思想反映",逻辑和历史是相一致的.其次,如此划分是马克思总结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失误的结果.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也指出他们出现理论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运用抽象的价值规定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没有分两步走,而是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把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搅在一起,最终陷入困境.

  再次,如此划分体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形态为基础,在从第一卷第二篇至第三卷的各篇中,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逐步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解体的若干难题,拨开了历史迷雾,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划分劳动价值理论两种形态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其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劳动价值理论.其二,发展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理论应当十分谨严.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这一部分是马克思长期以来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扬弃和对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二,这一部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最抽象的部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因此,它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其他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它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不会随着某些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像一百五十年前人类的细胞同现代人的细胞不会有多大区别一样.第三,这一部分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基础发生动摇,整个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一百四十多年来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极力攻击抽象的价值规定,秘密就在这里."[12]

  其三,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在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具体形态上下功夫."《资本论》的出版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半的世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形态,应该说还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它的具体形态,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对当代经济生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践的呼唤,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我们肩负光荣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12].

  (四)指出现代市场、市场经济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二重性,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十大弊端

    李建平教授在《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批判》一文中指出,现代意义的市场是同资本主义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比任何人都更充分地肯定了资本主义市场对历史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有力的批判,深刻指出现代市场、市场经济也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二重性:它既充满活力,又有先天缺陷;表面上相互平等,实际上弱肉强食;看起来繁花似锦,实际上却已潜藏着重重危机.

  如果看不到市场和市场经济消极的一面,就可能迷失方向,大难临头,如同目前西方已持续了五年的金融危机"[3].李建平教授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和《手稿》中的有关论述并联系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把资本主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弊端概括为十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赚钱是商品生产者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动机.马克思把"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绝对规律",这种"绝对规律"会使人变得十分贪婪,以致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第二,市场会产生流通创造剩余价值的假象,导致政府忽视生产领域和实体经济.

  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国家忽视财富创造的真正源泉来自生产领域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创造财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金融危机的爆发那只是迟早的问题"[3].第三,市场掩盖了商品交换背后的生产关系,容易导致"见物不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导致拜金主义盛行,就是"见物不见人"这一经济现象的扭曲反映.第四,市场无法保证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从而潜藏着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这是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致命伤,历次的经济危机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环节上爆发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房产的过剩就很突出……在产品过剩的背后则是产能过剩.美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就已现端倪"[3].第五,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实现巨大发展,又会对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3].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包括欧债危机),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信用危机,其典型的表现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 社会财 富的少数人的 人 数 越 来 越 少'.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许多丑闻,都是马克思这段话的最好诠释.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伯纳德·麦道夫的 '庞氏大骗局'"[3].第六,资本主义市场交易表面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和实际上的不平等,在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私有经济中,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吗?……满口 '自由'、'公平'的西方国家,在它们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并不像新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么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它们所惯用的就是这套强盗逻辑"[3].第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 "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规律,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贫富分化问题,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与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不断尖锐化,从而酿成各种危机"[3].第八,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导致环境生态严重恶化. "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与盲目扩大的生产和 市 场 以 及 片 面 追 求 资 本 的 扩 张、片 面 追 求GDP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迫于国内的压力和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现在它们正千方百计地把生态环境恶化的祸水引向广大发展中国家"[3].第九,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是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马克思提出,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对社会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这种拜物教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假象世界,而这种假象又往往同人们的生活常识相符合,因此,人们对'这些异化的不合理形式,感到很自在,这也同样是自然的事情.'……这种拜物教的危害性在于它颠覆了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所积淀的关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限,破坏了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马克思还指出,一旦拜物教在全社会确立,那么这将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 人物,同 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兴妖作怪'"[3].第十,市场和市场经济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唯一能够对市场的弊端进行局部的一定程度改良的外部力量,就是国家权力."毋庸讳言,马克思所痛陈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市场经济所存在的一系列消极现象和潜在风险,在我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限制它作用的范围,化解它产生的 矛盾,消 除它恶劣的影响,预防它潜在的危机"[3].

  (五)深入进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竞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竞争不仅存在于企业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和一国的不同区域之间.现代意义的竞争,不再是单个指标的较量,而是一系列指标的综合比较.在李建平教授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组建了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李建平教授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组织一批中青年学者进行攻关.他首先选择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少涉足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由其担任第一主编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自200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来,每年出版一部,迄今已出版了八部.每年春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关于该书的新闻发布会暨省域经济研讨会,受到国内理论界、新闻界和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该书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把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具体应用到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开辟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该书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建立起国内首个比较系统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套研究方法是经得起检验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二是该研究对提升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一改一些人把GDP作为衡量各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主要指标的片面做法,以系统指标体系取代GDP指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书不仅具体研究了各省(市、区)在210个四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上在全国的排名,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劣势,而且还指出了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路径.三是追踪全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充实研究的内容,使研究成果更加贴近时代和实践.例如,2008年出版的蓝皮书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列入评价范围,并为此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反响很好.

  2009年出版的蓝皮书加强了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分布的深度分析.

  2010年出版的蓝皮书尝试选取1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把评价期内我国内地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在G20范围内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以反映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很受读者欢迎.

  2012年出版的蓝皮书则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总体分析.《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一书于2007年获得了第七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8月该蓝皮书获得首届优秀皮书"最佳影响力奖",2013年入选中国"十大皮书"名录,并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该书英文版也于2012年10月在英国出版,引起了西方读者的广泛关注.

  李建平教授和他领导的学术团队还开展了环境竞争力研究,先后出版了两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该绿皮书获得了教育部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

  2013年3月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与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州联合召开了"绿色经济转型与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国际研讨会",专门讨论李建平教授及其团队撰写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2013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环境大厦举行的成果介绍会上,该书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全球首份环境竞争力评价报告,具有重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建平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又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组合作研究国家创新竞争力,并出版了首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黄皮书和《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黄皮书.这两部书的英文版也由英国Paths国际出版社出版,并向全球同步发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书出版仅一周时间,互联网上的相关报道就达180多万条.

  2013年12月,《世界创新竞争力报告(2001-2012)》获得福建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4年3月31日,由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国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利用创新:培育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推动全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发布了由福建师范大学编撰的首部英文版《世界创新竞争力报告(2001-2012)》.

  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代表和多国国家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该报告的主编李建平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该书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向与会者展示了我国学者在国家创新竞争力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国智库的研究成果引发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光明日报》

  2014年6月9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的追梦故事,并配发了短评.短评指出,"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呼唤新型智库的今天,福建师大竞争力研究团队逐梦前行,写下了'小团队'的'大成就'".《人民日报》2014年7月11日也以《发出创新研究的中国声音》为题报道了这次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发布会,并给予高度评价.李建平教授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名家访谈"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在国内和国外有较大影响的新型中国智库,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竞争力经济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13].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A].胡钧,樊建新.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0-70.

  [2]李建平.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竞争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6):2-5.

  [3]李建平.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批判---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2(9):1-12.

  [4]李建平.浅谈马克思分析商品的方法---《资本论》学习札记[J].福建师大学报,1980(4):21-27.

  [5]李建平.价值形式辩证法试探---读《资本论》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2(2).28-4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15-216.

  [8]李建平.《资本论》辩证法探索(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9]李建平.大力开展文本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4):1-9.

  [10]李建平.《资本论》方法之我见[J].东南学术,1998(6):11-15.

  [11]李建平.划分和研究两种形态的劳动价值论[N].人民日报,2002-08-08(11).

  [12]李建平.论劳动价值理论的两种形态[J].学术月刊,2002(9):50-55.

  [13]李建平.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竞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6-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