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运用上病下治法救治急症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8 共2652字
         论文摘要

  “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法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曾首先提到“病在上,治之下;病在下,治之上”,说明对于疾病的处理,除了通常的治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上病下治法救治急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会试述如下。
  
  1 病位在上而病机在下,采用上病下治
  
  孙某,男性,82岁,于2010年10月28日因“发作性胸闷20年,突发气喘2h”来诊,伴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畏寒肢冷、腰酸腿软、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细。西医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喘证,肾气虚。在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纳气为治疗原则,方药选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干地黄20g,怀山药15g,山茱萸肉10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皮10g,桂枝10g,炮附子10g,人参9g,蛤蚧粉3g(冲服)。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治疗3d后,症状明显控制。
  
  按: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上则上焦气壅而为喘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宜填其精也”。该病例即是病位在心、在肺,病机在肾,治肾喘证自愈。
  
  2 按经络循行上病下治
  
  樊某,女性,58岁,于2011年8月5日因“失眠健忘2年,加重并狂躁2个月”来诊,平时靠服用安定片或阿普唑仑片助眠,但近日上药效果欠佳。伴有:心慌不安、心烦、腰酸足软、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疗予以滋阴降火、清心安神。除了运用中药交泰丸加减交通心肾,清心安神以外,结合针灸治疗,穴位选用四肢神门穴、太溪、涌泉、照海等穴。神门穴采用补法,太溪、涌泉、照海等穴采用补法,另外结合中药熏洗(足浴),熏洗方药以天王补心汤为主化裁:
  
  生地黄20g,人参10g,丹参20g,玄参15g,茯苓15g,五味子10g,桔梗15g,当归15g,天冬15g,麦冬10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知母15g,黄柏15g。7剂,水煎加热水熏洗双足,每日1剂,每日1次,于睡前熏洗,经1周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按:中医学认为,人体通过经络而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运行气血,通达表里,贯彻上下,联系内外,循行全身,保持脏腑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内部与外部协调统一。因此,根据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的络属关系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从疾病的表现找出病根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心肾有水火上下升降关系,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可致心阳偏亢出现心悸、怔忡、失眠等心肾不交的症状,取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及足少阴肾经的太溪、涌泉、照海穴以养心安神,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中药浴足法即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药剂泡脚,亦根于此治法。中医学认为,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12条经络有6条起止于脚上,并与脚上的穴位相贯通,通过刺激脚上这些穴位,从而激发经络的调控作用,使人体脏腑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
  
  3 从脏腑表里上病下治
  
  张某,男性,72岁,于2012年12月12日因“发作性咳嗽、咯痰10余年,合并气喘2d”来诊,伴胸满烦躁、溲黄便干、腹痛、腹胀,舌淡暗,苔黄腻,脉滑数。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并肺部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中医诊断:肺胀,痰热郁肺。在西医抗感染基础上中药予以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喘,加大黄、枳实等通腑泄热以降肺气,方药如下:炙麻黄12g,生石膏25g,生姜9g,大枣15枚,炙甘草6g,制半夏10g,大黄10g(后下),枳实15g,杏仁10g,茯神10g,葶苈子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3d后症状明显好转。
  
  按:该患者为痰热壅肺喘促并伴腑气不通、大便燥结之证。此时依据中医病机制定治则,其病位在上而病机在下,采用上病下治之法,脏病治腑,加入通腑泄热之药,使腑气通而肺气降,借腑道排出邪气,使邪有出路,以达通腑降气之功,则肺气可降,喘气可平。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一阴一阳,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排泄,肺气肃降,则大肠传导正常,反之大肠传导不利,则肺失宣发肃降,在临床上我们常运用承气汤通腑降气以治喘,就是上病下治的很好应用。长期肺系疾病患者在病情的缓解阶段,宜可从“下”着手,辨证用药。
  
  4 五官之病从五脏论治,体现了上病下治
  
  王某,女性,34岁,于2013年1月24日因“右眼视物不清5d”来诊,起病突然,右眼有沙涩感,白睛红赤,逐渐加重,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治疗无效,眼球胀痛,羞明流泪,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赤,苔黄腻,脉弦。
  
  检查视力左眼1.5,右眼0.3,右眼结膜充血,角膜中间有地图状凹陷,2%荧光素染色阳性,诊断为“急性角膜炎(右眼)”。肝开窍于目,患者症状为肝火上炎所引起,治疗应予以清肝泻火、清热化湿治疗,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服药3d后患者视物不清及眼球胀痛,流泪等症已明显减轻,大便已通。继续调药煎服,2周后上症明显好转,视力左眼1.5,右眼1.0。方药如下:栀子15g,龙胆草10g,黄芩10g,千里光10g,蒲公英10g,车前子12g(包煎),泽泻15g,生地黄15g,当归15g,蝉蜕12g,白蒺藜15g,木贼10g,赤芍12g,黄芪15g,党参10g,枳实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3d后症状明显好转。
  
  按:该方用栀子、龙胆草、黄芩清泻肝胆实热,千里光、蒲公英清热解毒,车前子、泽泻清利小便,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使邪去不伤正;蝉蜕、白蒺藜、木贼退翳明目;当归、赤芍活血养血;黄芪、党参益气固本,加枳实破气消积通便。从五脏论治五官,较好地体现了上病下治之法的临床应用,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亦云“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说明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密切,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至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5 结语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与病理的各个方面。上病下治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认识、治疗疾病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来考虑,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疾病的局部症状,而是既要看到疾病的现象,更要看到疾病的本质,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才能辨证准确,才会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