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工论文

丙烯酸酯类物质气味强度评价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09 共41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丙烯酸酯类异味检测研究
【1.1 - 1.3】异味的来源
【1.4 - 1.6】电子鼻技术
【第二章】人工嗅辨法检测丙烯酸酯类物质水溶液的气味
【3.1】人工嗅辨法检测丙烯酸酯类物质水溶液气味的结果
【3.2】电子鼻法检测丙烯酸酯类物质水溶液气味的结果
【3.3】人工嗅辨、电子鼻检测方法的比较
【结论/参考文献】 丙烯酸酯类物质气味强度评价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大气污染和纺织品整理中常见的异味类型为研究背景,对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种物质进行了人工嗅辨法,电子鼻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测定。最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定量了人工嗅辨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低检出浓度。本文主要研究结果为1. Fox4000 电子鼻对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敏感的传感器为 P30/1、PA/2、T30/1、T70/2 四根传感器;2. 室温 30℃时,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达到气液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20min、30min 和 30min.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两种物质的沸点较为接近,因此可见丙烯酸乙酯水溶液,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达到气液平衡所需时间较为接近;3. 人工嗅辨法对丙烯酸甲酯气体、丙烯酸乙酯气体、甲基丙烯酸甲酯气体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11ng/mL、8.3ng/mL、0.45μg/mL;丙烯酸乙酯的气味强度最高,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气味强度最低。

  4. 电子鼻法对丙烯酸甲酯气体、丙烯酸乙酯气体、甲基丙烯酸甲酯气体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5.9ng/mL、9.3ng/mL、6.1ng/mL.

  由于丙烯酸酯类物质是无色的极易挥发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气味刺激性,人体长期接触时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而且会产生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虽然人体的嗅觉系统对丙烯酸乙酯的灵敏度高于电子鼻,但是在未来对于丙烯酸酯类物质的研究还应采取客观的仪器检测方法。

  客观检测法电子鼻对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检测更加快速方便,可有效测量环境中低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参考文献:
  
  [1] Weetman D F. 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in the environment[J]. Indoor Environment, 1994,3(1):55-57.
  [2] Molhave T J.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indoor air quality and health [J]. Indoor Air,1991,1(1):357-376.
  [3] 沈学优,罗晓璐,朱利中。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28(5):547-556.
  [4] 田秀英,蔡强,张永明。电子鼻在 TVOC 和恶臭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J].
  [5] 廖帼英,花金龙,李剑波等。浅谈纺织品中的异味物质、来源及检测方法[J].中国纤检。2013, (4):78-80.
  [6] 顾征帆,居华。室内空气污染常见指标介绍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3(34):82-86.
  [7] 但德忠,关胜,谭和平,方正,马天。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31(6):6-12.
  [8] 封跃鹏。室内空气中 TVOC 的分析技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1):16-18.
  [9] 马天,方正,关胜,但德忠,谭和平。室内空气中 VOC 县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3,33(1):29-33.
  [10] 国家环保局。《GB/T 14675-93 空气的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是比较臭袋法》。In;1993.
  [11] Misselbrook TH, Hobbs PJ, Persaud KC. Use of an Electronic Nose to Measure Odour Concentiation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Cattle Slurry to Grass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1997,66(33):213-220.
  [12] GB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S].
  [13] 王 昊 阳 , 郭 寅 龙 . 顶 空 - 气 相 色 谱 法 进 展 [J]. 分 析 测 试 技 术 与 仪器,2003,9(3):129-135.
  [14] Kolb B,EttreL S.Static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Theory and Practice NewYork:Wiley-VCH,1997.
  [15] 王永华。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7-13.
  [16] 涂貌贞。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J].中国纤检,2009,(9):66-68.
  [17] 王晓宁。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盐酸沃尼妙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J].分析仪器,2010,(5):47-50.
  [18] 王昊,王晓宁,廖青。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涂层织物中的 6种异味物质[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2):54-90.
  [19] 郭威,王少云。顶空气相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7,9(10):47-50.
  [20] Juteau A, Cayot N, Chabanet C,et al. Flavour release from polysaccharide gels: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kinetic parameters[J].Trends Food Sci Technol, 2004,15(7):394-402.
  [21] 孙 志 梅 . 动 态 顶 空 法 分 析 烟 草 中 的 香 味 成 分 [J]. 淮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3,5(21):29-30.
  [22] 鲍忠定。动态顶空进样 GC-MS 法测定不同酒龄绍兴酒的挥发性醛类化合物[J].酿酒科技,2007,1:97-98.
  [23] Hamed Mirhosseini, Chin Ping Tan, Salmah Yusof,et.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determining twelve orange flavour compounds in a model beverage emulsion[J].Photochemical Analysis,2008,V19:429-437.
  [24] Michal P.DiCicco, Bridget Lang, Thomas I.Harper.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by means of a Doehlert uniform shell design for the analysis of trace level ethylene oxide residuals in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J].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08,V13:647-657.
  [25] 李林,宋立荣,甘南琴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异味化合物[J].分析化学(FENXIHUAXUE)研究报告:2005,8:1058-1062.
  [26] 刘瑛,梁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纺织品中异常气味[J].印染,2005,(18):37-38.
  [27] 张卓旻,李攻科,刘丽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J].分析实验室,2006,25(1):103-106.
  [28] 卢佩章,李洪春。气相色谱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13.
  [29] 卢佩章,李洪春。气相色谱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7-95.
  [30] K. Persuad, G. Dodd, Analysis of discrimination mechanisms in the mammalian olfactory system using a models nose[J]. Nature, 1982, 299: 352-355.
  [31] J. W. Gardner, Pattern recognition in the Warwick Electronic Nose, 8th
Int. Congress of European Chemorecep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July 1987.
  [32] J. W. Gardner, P. N. Bartlett, A brief history of electronic nose [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1994,18-19:211-220.
  [33] 张覃铁。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系统及应用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34] 陈晓明,李景明。电子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25(4):8-11.
  [35] 杨晓磊,刘伟玲。恶臭电子鼻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36] 电子鼻技术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科技信息 [R].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27.
  [37] 李晶晶。白酒识别电子鼻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38] 陈晓明,李景明。人工神经网络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05,(1):8-12.
  [39] 胡桂仙,王俊,海铮,王小骊。不同储藏时间柑橘电子鼻检测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6):458-461.
  [40] 柴春祥,凌云。电子鼻检测虾新鲜度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2):246-249.
  [41] 张淼,何江红,贾洪峰,张振宇,贾冬英。电子鼻在调理耗牛肉新鲜度识别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21):89-92.
  [42] 李莹,任亚梅,张爽,赵慧,周龙安,任小林。基于电子鼻的苹果低温贮藏时间品质预测[J].陕西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43(5):1-8.
  [43] 张良谊,温丽菁,周峰,张松,杨原。用于测定空气中甲醛的电子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8):1381-1384.
  [44] Baby R E, Cabezas M, de Reca E N W. Electronic nose:a useful tool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2000,69(3):214-218.
  [45] 张珊,高松,崔虎雄,吴诗剑,金丹,伏晴艳。工业区周边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电子鼻在线监测及溯源分析[J].
  [46] 赵景波,赵德安,蒋春彬。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鼻肺癌早期诊断系统[J]. 电子技术应用, 2006,7:8-10.
  [47] 曹明富,陈星,王永清,应可净,徐凤娟,王平。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新型肺癌检测电子鼻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27(10):102-107.
  [48] 彭华胜,程铭恩,张玲,姚勇,韩邦兴。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野生白术与栽培白术气味比较[J].中药材,2010,33(4):503-506.
  [49] 闫嘉,田逢春。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人体伤口感染检测系统构建及算法研究[J].
  [50] 于宏晓,徐海涛。电子鼻气味指纹数据对烟丝加香质量的评价[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2):63-66.
  [51] 李静 , 宋飞虎 , 李臻峰 . 基于电子鼻的白酒品质检测 [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4):160-164.
  [52] 陈秀丽,高海棠,黄振旭,赵向阳,卫世乾。电子鼻分析方法在白酒分类识别中的应用[J].信阳师范学院,2014,26(7):386-393.
  [53] York, Roberta Kathleen. Studies on textile stabi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lodors for sensory and electronic nose analyses[D].Canada: University of Manitoba,2005.
  [54] 王昊 , 王晓宁 , 廖青 . 利用电子鼻技术鉴别棉织物的异味 [J]. 分析仪器,2010,(2):21-26.
  [55] 高明星,王晓宁,廖青。电子鼻在棉织物异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30(6):33-35.
  [56]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57] 夏元洵。化学物质毒性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56.
  [58] Gregory Leonardos,David Kendall,Nancy Barnard,Arthur D. Little, Inc. Odor Threshold Determinations of 53 Odorant Chemicals[J].Journal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ociation: 16 Mar 2012.
  [59] Alpha SOFT V12 软件操作手册。
  [60] 张鹏程。注射器配气法[J].低温与特气,1997,1:39-40
  [61] Alpha SOFT V12 软件操作手册。
  [62] 李添娣,田东超,贠建培,林怡然,刘奋,李双凤。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4,10(5):431-435.
  [63] 许禄,邵学广。化学计量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7.
  [64] 许禄,邵学广。化学计量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