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2013年国际金融的特点、状况总结及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4-30 共11146字
论文摘要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2007—2008年以来最动荡的一年,价格的区间调整明显加大,市场连接交叉组合显着变异,尤其是市场超预期和心里超恐慌的现象十分突出,进而舆论混杂导致价格错乱和投机加大。但是十分清晰的现象与特征在于美元汇率则是变化最小的一年,尽管其他价格变量加大,但美元变化稳定而淡定,区间的基本稳定更加显现货币基础的支持与保障。
  本文将细述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变化与新进展,以求总结经验与教训,这对2014年的国际金融判断和预期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2013年国际金融的特点观察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全球与地区宏观经济复苏和稳定的保障,经济保驾护航金融的新特色十分显着,进而市场价格变动的起落看似翻江倒海,但实际并未影响宏观经济信心的稳定和微观市场节奏的调节。尤其是在经历过所谓严重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发达国家,其经济继续处于世界经济领先和优势地位。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6.7万亿美元;欧洲经济并未坏到极致,毕竟国家品质高端具有支撑意义和调整效率;日本依然呈现复苏势头,经济竞争力依旧;整体发达国家依然保持世界经济重要力量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发展中国家呈现差异性走向,有高有低的错落发展带来不稳定的预期分化和不确定的风险预警,经济基础以及经济优势自我性突出,欠缺国际经济竞争优势。2013年国际金融值得关注的特点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结构错位重组,经济层次断裂。2013年世界经济整体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国家,但是国家实际经济竞争力则凸显发达国家的能力与水平,比较突出的例子在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缓解比预期要快,美国经济增长效率好于预期,日本经济复苏效果好于预料,进而值得反思过去几年伴随金融危机恐慌对世界经济的评估并不准确。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东亚与亚洲参与世界经济的能力有限。东亚地区和亚洲经济竞争力下降十分明显,经济分化突出。危机时期所谓的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定位已经从“美欧亚”转向“美欧日”。
  从这点看,应该反思世界经济评估的基点和视角的欠缺与偏激。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包括欧洲、日本实际经济状态并非严重恶化。这或许只是他们周期性和阶段性的调整,所谓金融危机更凸显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与水平,顺势而为,促进产业与结构升级换代是危机后的收获与进展。美国2013年的经济总量估值依然是世界经济体中最大的,经济规模数据为16.7万亿美元,依然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几乎相当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两倍。美国2013年的复苏势头促使美联储开始减少其在经济中注入的现金量,实施政策结构性调整,锁定长期、减少短期,并因此引起世界经济极大的紧张与调节。纵观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为2.9%,其中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长分别为2%和1.6%,欧元区经济负增长0.4%,整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为1%,发展中国家为4%,亚洲为5.2%,非洲为5.4%,拉美为3.8%,东欧不到1%。世界经济力量对比格局未变,变的是竞争策略与结构效率。
  二是货币政策权衡有别,定力基点分化。2013年全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依然高度聚焦和敏感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关注美联储宽松的前景。这一政策基点已经发生严重的分化与差异,其关键点在于货币基础的定义和政策基点的定位。如美联储货币供给是以世界供给为主、国内供给为辅的货币高端模式,欧洲和日本则是以本土为主、世界为辅,依然是发达国家货币载体的功能。我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是以本土绝对为主、世界有限为辅,甚至难以谈及世界概念与定位,进而直接导致对于宽松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与误区,市场舆论导向的浑浊与混乱严重影响政策对应与思路方法,进而政策被绑架的局面愈加严重。而从政策实际效果看,美欧日的宽松带动的是货币资本价值与资金价格杠杆的合理搭配与有效配置,进而经济复苏逐渐稳定,并展现强劲增长,透过股市发挥威力十分突出。相反发展中国家在没有金融创伤和经济衰退的前提下,资产价格与资金价格的不稳定甚至下跌和损失局面严重。这些变化足以表明国家资质基础的重要意义,说明仅从数据表面议论的经济竞争力量的比较并不是准确的经济判断,也不会得出准确和真实的货币政策取向。更重要的在于:主要发达国家利率参差不齐将会演变为美元快速加息,美元的战略设计与规划具有长远目标和目的,实现全面的霸权目标是根本目的,利率霸权垄断是最终诉求。
  三是市场预期心理混乱,资质差异拉大。2013年比较突出的在于贵金属市场的恐慌与不确定争论与调侃。尤其是伴随国际黄金价格的下跌,直接导致贵金属市场的混谈,其中包括将黄金与白银混谈,单纯金融属性定义的不准确导致价格预期的不确定。黄金具有金融属性,白银并不具备金融属性,预期价格基础的混乱直接导致舆论导向和评估风险错乱。其一是黄金不保值了,这是错乱基础要素和心理恐慌的关键。现实与实际状况则是:
  一方面,黄金依然是国际外汇储备的重要成分,各国央行依然在购入黄金,增加黄金储备的数量,力图实现储备结构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黄金依然是稀缺资源的定义,并非是单纯大宗资源的属性。黄金保值功能并不会随着价格下跌而丧失。其二是黄金不抗通胀了。这里面的现实是全球面临通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谈论抗通胀的职能似乎脱离实际,通胀待涨甚至通缩局面纠结,没有通胀压力的预期判断引起的舆论炒作压低价格,其中存在投资策略和战略远见。其三是投行恐吓市场,单边指引设有图谋。世界着名的23家大投行一致推进2014年黄金低点预测。一方面是投行的高端资质错位价格预期,只有低点预期,缺少高点预测,单边指引的图谋和目的何在是最大的疑虑,这种预期已经并必然引起市场大调整,凸显市场庄家做庄的特权与需求。
  2013年的舆论混杂是国际金融市场十分突出的现象,市场缺少对事件和事态实质对策和图谋目标的深刻、深入解读,不清晰、不确定、不淡定导致误读与偏激,市场对方向性、战略性问题需要拨乱反正准确找到判断力很重要。

  二、2013年国际金融的状况总结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错综复杂,各个市场的搭配发生调整与重新组合的新动向,各个市场的特色与众不同并展现周期调整的新迹象,各个市场的论据已经深入发现路径转变的新趋势。2013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个周期转换和时代转折的新路径和新思路。

  (一)外汇汇率的变化复杂,但目标明朗与确定
  2013年的国际外汇市场保持主线稳定与分支复杂动荡局面,即美元稳定、其他篮子货币震荡错落加剧。全年美元指数从79.85点开盘起步,收盘结束于80.21点,变化不大,美元保持区间水平稳定。
  全年美元指数高点为84点,低点为77点。纵览主要货币汇率可以清晰看到货币合作同盟与货币竞争对手的脉络,其中美元升值体现在日元组合上,美日之间货币同盟促进保护经济的战略。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复苏,更有利于化解日本与中国的战争风险,保护世界经济环境稳定。美元贬值主要是对欧元的竞争策略,尽管欧洲人并不认同欧元或许消失,但美元汇率的策略具有很强的规划,打击经济竞争力,削弱合作基础要素则更体现货币竞争战略的终结,欧元升值的负面作用不言而喻。美元对不同货币的升值与贬值的界定十分清晰地表明合作的重点与竞争的策略,其中美元兑欧元、英镑、瑞郎、加元为贬值,美元兑澳元、新西兰元和日元为升值,幅度与方向具有组合与搭配的策略。分别看汇率进程:美元兑欧元汇率从年初的1.3194美元走到年底的1.3803美元,美元贬值4.6%;美元兑日元汇率从86.74日元走到105.15日元,美元升值21.2%;美元兑英镑汇率从1.6251美元走到1.6500美元,美元贬值1.5%;美元兑瑞郎汇率从0.9155瑞郎走到0.8878瑞郎,美元贬值3.0%;美元兑加元汇率从0.9921加元走到1.0645加元,美元贬值7.2%;美元兑澳元汇率从1.0393美元走到0.8903美元,美元升值14.3%;美元兑新西兰元汇率从0.8283美元走到0.8201美元,变化最小,美元升值0.9%,保持基本稳定。
  伴随美元主线的复杂性,与发达市场宽松货币政策相比较,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面临收紧货币政策的纠结与僵局,新兴市场资产遭到抛售、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乃至危机加剧。如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印度尼西亚、南非兰特等货币大幅贬值,源自资本外流压力严重,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掀起了一轮被动的加息潮,货币贬值以及通胀预警刺激作用凸显。拉美货币贬值尤为突出,2013年拉美货币兑美元下挫10%左右,墨西哥披索跌幅为1.6%,巴西雷亚尔跌幅超过13%。新兴市场由于对外资依赖过度,货币严重受制于外围环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存在过度依赖外资、经常账户赤字较高、贸易增长困难等结构性问题,在跨境资本阶段性流出的情况下,各自经济前景堪忧,进而采取加息、资本管制等方式抑制资金外流将会阻碍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全年美元兑印度尼西亚盾全年上升26%,印度尼西亚盾成为亚洲地区表现最差的货币。另外南非兰特兑美元下跌24%,主要是由于受累于国内罢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南非制造业和矿业产出下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货币汇率贬值的风险,可能掀起以邻为壑的货币战,这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及复苏,但罪魁祸首是美元货币政策与美元指数走向与调节。

  (二)股票价格刷新纪录增多,价格基础创新差异明显
  2013年全球股市最大的特色就是美欧日股市齐头并进、一路高涨,但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股市创下历史纪录,频繁刷新纪录水平,欧洲股市尚未达到2007年的水平,依然处于恢复性状态,日本股市刷新5年新高,与金融危机时代比较已经恢复,但与历史高水平比较尚未恢复。2013年美国三大股指分别上涨26.5%、29.6%和38.3%不等的水平,但创新纪录凸起。其中道指创下1995年来表现最佳的一年,标普为1997年来最大年度涨幅,纳指为2009年来最佳年度表现。道指创全年第52次收盘创纪录,其营收和利润来自基础材料、金融、科技行业的表现,一方面是企业营收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工资支出占比的下降,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2013年美国上市企业的利润创下了1970年以来的最高。
  美国股市飙升是货币宽松政策提供的流动性以及企业利润增长双轮驱动的结果。欧洲股市则与美股同步上涨,但幅度与水平远不及美国股市,甚至并未恢复到应有水平。
  2013年大量投资基金流入欧洲股市,带动股价上扬明显,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忧虑缓解,欧洲的宏观经济指标改善,以及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向市场提供大规模流动性。其中英国股市从年初的6047.34点上涨到6749.09点,全年上涨14.4%;德国股市从7759.44点上涨到9552.16点,全年上涨23.6%;法国股市从3721.17点上涨到4295.95点,全年上涨18%。日本股市全年上涨57%,为1972年以来的最佳表现,股票指数从10688.11点上涨到16291.31点,但并未恢复到1989年的高纪录。数据显示,日本马自达汽车股价全年累计上涨213%,成为表现最佳的日经成分股。与发达国家股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股市下跌严重,2013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表现普遍不理想。其中巴西股票指数全年下跌15.5%,全球排名倒数第一;土耳其股票指数全年下跌13.31%,全球排名倒数第二;我国股票指数下跌6.75%,全球排名倒数第三。亚洲股市中,泰国股市下跌6.7%,印度尼西亚股市下跌0.98%,但越南股市为上涨21.97%,马来西亚股市上涨10.54%,菲律宾股市上涨1.33%,韩国股市上涨0.7%,新加坡股市只上涨0.01%。整体新兴市场国家股市下跌幅度为5.9%,其中拉美地区股票指数下跌16.4%,如墨西哥股市下跌3.9%,智利股市下降22.6%,巴西股市下跌26.6%,秘鲁股市下跌31.08%。其他地区股市表现震荡较大,表现不尽如人意,与经济基本面和国家市场能力有关,但整体股市受美联储、资本流向、经济活力、经济减缓、国际商品下降影响较大。

  (三)黄金价格反转周期不定,价格基础受到冲击严重
  2013年国际黄金市场反常于13年金价走势向上方向,全年以下跌结束上涨周期。黄金市场受全球股票市场,尤其是西方股票市场高涨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国际黄金价格呈现暴跌和连续下跌态势,2013年新组合现象是黄金与股票反相关。全年金价水平从1688.80美元起步,年底收盘价为1202.3美元,全年下跌28%,为32年以来最大跌幅。国际金价的影响与冲击较大,这也是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短期与长期结构判断的迷失与困惑十分混乱,固化与僵化的思路理念和方式限制了判断的综合性、务实性,更缺少本质与实质的理解,迂回短期因素过多,进而庄家本身的顺势而为调整战略与策略具有很强的目标针对性,进而主导全年价格运行方向与技术超预期,有组合调节方式超规律,重新组合资金超常态,资产配置与市场结构是黄金价格下跌的关键所在。

  (四)石油价格高涨明显,市场分化图谋目标清晰有力
  2013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呈现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伦敦与纽约期货价格在年内7月份一度拉平区间水平,甚至纽约价格高于伦敦,呈现2010年以来的新迹象;另一方面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承受力愈加强劲,即使油价上涨并未影响通胀与经济环境,这其中的战略应对效果以及环境要素统计指标的滞后,都会或多或少影响石油价格的变动。全年国际石油价格跳动较大,纽约石油期货价格水平处于85.61-112.24美元之间,年初起步93.12美元,年底收盘98.42美元,全年涨幅5.6%,2013年年底水平高于2012年的91.82美元。
  全年伦敦石油期货价格处于96.75-119.17美元之间,年底收盘价为110.80美元,低于2012年的111.11美元水平。2013年7月两地价格一度拉平,美国纽约期货价格首度超过英国伦敦期货价格,为2010年以来首次。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地位逐渐强化,价格指标的设计目标清晰,战略资源、新能源以及创新资源的多样化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复杂性加大。

  (五)利率基础分化严重,资金杠杆调节复杂深远
  2013年市场利率是关注焦点,尤其是美联储利率动向错综复杂。其中美联储数量与结构性调整十分突出自己的特色与特征需要,并非是全球模式的版本指引和政策方向。由于理解角度与层面的差异存在,价值舆论导向偏激影响人们对美联储方向选择的判断,进而市场预期的期待是利率动向,美联储的重点已经是市场结构和规模的规划与设计,进而引起全球局面呈现资金价格成本增加、资产价格下跌严重,使得信心恐慌刺激价值判断失控。美国股市高涨已经替代利率上调作用,美元基准利率不动,但美元资产价值提升,回报率的基点已经从利差利润回报转向资产组合投资回报。流动性过剩新时代的重心不是利率回报率的关注,而需要价值资产的提升与升级,打造价值影响力的价格水平高涨。尽管年内美欧日利率变动有限,尤其是继续突出以下降为主的调控方式,欧元区利率超预料下降,日本宽松政策进一步加大数量投入,这些都使得资金和投机因素面临机遇与风险。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与思路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因为他们的经济基础实际经济状态与发达国家不同,进而发展中国家多以加息为主,面临的宏观调控思路是防范通胀和防止资金外流,以资金数量保价格和以政策预期调价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质是基础要素与战略远见的差异与错落。2013年巴西央行已连续6次加息,印度央行自2013年9月以来连续2次加息,印度尼西亚央行已5次加息。利率前景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政策压力与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状态的复杂性加大,但主导力量———庄家的目标地和目的地十分清晰,进而整个市场呈现幅度、数量快速,但本质与实质状态未变或基本未变的区间。美元贬值为主,其他升贬不一;股市高涨为主,其他涨幅有限;资源有涨有跌,价格差异被谋;机制政策错落,目标差异明显。

  三、2013年国际金融的原因分析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与经济基本面有关,进而控制力表现前所未有,美元美股表现最亮丽,搭配得当,利益归宿明确清晰。同时来自预警心理的作用增强,危机警告和发现较为及时,进而消化隐患,使得亚洲或中国市场具有抗风险能力与应对策略。

  (一)市场规模与市场规划同步性保驾风险规避
  这是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与动荡性惊险不惊的关键因素。
  全球流动性过剩依然是2013年不可否认的现实,全球经济总量与资产总量的增量既是与时俱进的市场必然结果,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主要国家和地区流动偏好与基础的不同,使得具有控制力的国家和地区凸显稳定作用。发达国家驾驭性参差不齐,但能够驾驭是主要力量所在;发展中国家参与有深有浅,实际需要的理性逐渐回归和正常化逐渐体现是关键。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变化则凸显经济基础和企业价值的作用与意义。一方面是市场有投资价值,投资者能从中公平获益,主要是因为这个市场具有较高透明度,是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市场发育深度和金融工具效率积极,市场化程度高的市场会具有长期吸引力,更使得热钱得以控制和利用,投向在长期项目和技术研发、科技领先。无论美欧日发达国家的主导性流动性的配置,其主要动力是否为竞争优势和企业实力,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与规模效益的辅助,国际金融力量对比尚未发生转变,这些都使得2013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在价格的动荡风雨交加中安逸度过。
  有损失,但心情未死;有代价,但期望依存。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凸显保障与保驾的奠基力量,其他国家则继续维持各自角色职责,市场规划与被规划是避险有效。

  (二)经济基础与资产素质保护性维护信心稳定
  虽然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局面依旧,但资金不足一直困扰价格判断与资产方向。尤其是面对经济基础稳定向好的态势,资产素质的保护性有利于资金的选择与调整,进而2013年比较突出的体现价格预期的难以评估和判断,但是市场信心较为稳定。尤其是美国债务危机加重现象,不仅导致美国政府部分关门,更严重导致钱荒概念的扩大,包括我国市场在内,扩展到日本市场资金供给大增,进一步确立信心支撑的市场状况。伴随流动性概念的加深,资金扩张与资金需求不断扭曲价格规律与周期,经济基础促使资金流速加快,并有所转向;资产素质加大定价与报价体系霸权垄断,保护市场信心稳定成为价格变动的主要关注。

  (三)美元主线与政策主导调整性调动配置修整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最大的变化是美元寻求贬值,美股不断高涨,美元资产内在的组合与基础十分有效,并且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加强,全年经济增长达到1.7%、2.5%和4.1%的不断上升的增长率,保全美国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7%,十分有利的数据显示美元价格运用的效率与结果。然而,对于国际市场不利的因素则体现在国际黄金价格的连连下跌,不仅打破13年的上涨局面,更导致投资预期的判断错位,流动性不足的资金恐慌与资产价格判断错觉有很重要的关系,进而过去黄金概念与石油、美元的反相关或正相关重新组合到黄金与美股、欧股和日股反相关凸起。美元主线抓住黄金下跌机会保持美元贬值,保护经济复苏需要;同时美股抓住资金受制于价格调动的特色,用股市上涨打压黄金上涨,促成美欧日资本流动内部自循环,加快上市公司收益率的股票上涨刺激作用,美欧日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下跌组成新的特色与构架。因此,市场需要思考流动性的去向,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国家自己的实际需要为主,即美国资本流向欧洲银行业、欧洲对冲和短期基金流向日本股市投资、日本资金倾向美国资本市场投资。发达国家内部自有资金的相互流通特色拉动股市高涨是2013年的新趋势与新组合。
  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的局面,不仅影响资金价格错落,更带动资产价格转向,资金方向调整。
  市场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增量,更应关注存量与势力、实力的影响力。

  四、2014年国际金融的前景预测
  
  预计2014年国际金融市场难以平静,尤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市场会出现错落差异扩大的局面,加息与降息的交错将使市场不稳定风险加大。国际金融风险将集中在三个层面。
  第一,美元判断有误。市场至今一直在期待美元反弹,伴随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强势美元反弹已经逾期三年之久,但是至今强美元并未出现。原因在于汇率原理的变化。经济是汇率的基础出于传统经济时代,流动性不足时期汇率是经济的结果,然而流动性过剩的时期汇率是经济的信心。美国经济基础利好美元信心充足,美元恰恰需要贬值保障经济升级换代的世界布局与分布,弱美元适合美国经济战略发展,不适合市场预期判断。三年多的教训值得总结,美元依然有涨有跌、以贬为主。预计美元指数以80点为基点,并加大上升与下跌的幅度,上升是为下跌铺垫技术与指引。预计美元指数最高会突破近年高位,或许会达到85-87点的水平,美元低点或达到75-76点。
  研发与技术升级换代更需要全球化产业的再分工规划,此时的美元贬值更有利于美国经济技术的全球覆盖率和收益率。美元经济基础与众不同,但其却运用了汇率与经济原理搭配的最简单配置,即货币升值削弱竞争力,货币贬值增强竞争力。美元的成熟性集中体现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美元的娴熟性更突出全球战略的综合性与远见性。
  第二,黄金恐慌过度。市场至今一直认为黄金熊市来临,其实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时期,考量价格的基础规律和指标并不适宜简单化对照判断。尤其是目前的金融市场组合与交叉十分复杂,很难发现金价的真实状态,是以需求为主的判断还是以投机为主的判断难以界定,更难以找到熊市牛市之区分。而市场需要观察黄金下跌资金和流动性布局与组合,不要简单化了解价格周期,影响判断思路。过于情绪化的恐慌恰好有利于市场势力的调整和策略发挥,值得警惕思路与判断的偏激。2014年的黄金价格有可能刷新纪录水平,下跌或大涨都具备基础要素,黄金职能并未改变。
  笔者依然预计国际黄金价格将会重新涨至1900美元水平,甚至突破2000美元记录,徘徊时间短暂,金价下跌继续扩大,但突破1000美元的概率不大,黄金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与对抗通胀的职能依然存在,黄金地位与资质界定依然具有很强的作用与影响。全年黄金价格有涨有跌,跌的时间与区间较大,涨的幅度与速度较快,涨快跌多是基本态势。国际黄金价格的变动与预期实则思考远景,更需要准确定义黄金与美元之间的关系与连接。
  第三,股票面临修复。全球股票高涨局面面临修复,深度修复在即,尤其是美国股市更加突出。未来美国股市的修复必定影响整体国际金融市场的情绪与状态,尤其是对黄金价格产生的影响会更大。未来的这种修复对金融市场组合的调动性极大,投机过度阶段的技术与流动性过剩阶段的特色必将加大市场全面的调节,金融风险的心理感应将会影响不稳定金价预期判断的情绪与思路。目前美国股市的过度投资与企业利润发挥已经需要技术性修复和风险性调节。尤其是美国经济利好和稳定复苏态势较为强劲,美股的调整时机与机会较为适宜,尤其是年初股市下跌可能性较大,全年美股依然以上涨为主,但幅度将会大大低于2013年的水平,跨度将较大。美股的深度修复必然带动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调整,欧洲与日本股市的跟随将会明显,全球股市的动荡将会是2014年的特色之一。但美国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控制力十分有效,进而美国股市深度调整的时机将会借助美元升值保驾护航,而美股高涨将会继续搭配美元贬值策略。美元与美股的搭配与组合十分有效这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
  未来应该关注市场产生的分化格局,尤其是在2014年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较低且经济基本面改善等多重利好推动下,2014年发达国家股市整体表现出色将继续凸显。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开启,美元将获得中长期支撑,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特别是投资者关注重心似乎已由对美联储政策前景的预期转向经济和企业盈利基本面,为市场进一步上涨提供支撑。整体而言,2013年下半年由于欧洲宏观经济好转,债务危机缓解,欧洲股市获得了强劲的资金流入,2013年年底多家投资机构表示,欧洲资本市场已成为其2014年的首选投资目标。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则有可能因潜在的资金流动以及内在改革调整而面临新的动荡期,资产价格存在下调风险。瑞银评估预测,欧洲2013年的表现完全缘于低估值。随着企业盈利改善和市盈率的上升,2014年欧洲股市将进一步上涨。摩根大通认为欧元区边缘国家股市上涨潜力更大,且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对于价值型股票无疑是利好消息,金融板块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德银则预计,尽管近来德国股市创下新高,但与历史水平相比,欧股仍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摩根士丹利建议,2014年发达市场股市仍是最佳选择。美国股市处于大牛市的下半场,未来的收益将更依赖于企业的盈利增长提速,而非流动性。由于基础性改革进程仍将继续,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表现仍不会有太大起色。但考虑到中国提出积极的中期改革日程,看多中国股市。德意志资产及财富管理建议,2012年与2013年股市的特色是风险规避与正常化,这个现象在2014年可能会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将是股市的主要推手,在未来12个月进一步推升股市表现。
  格布哈特认为,明年多数股市都有可能实现15%的回报率,特别是欧股。国际大行对日本股市充满期待,预计日本股市2013年风光尽显之后2014年的涨幅依然可达18%。巴克莱、花旗、德银、瑞银都看好日本股市2014年的投资趋势。德银报告显示,综合考虑到日元的贬值和安倍经济学效应,2014年最强劲的盈利增长将来自日本公司,预期增长达30%左右。瑞银表示选择性地看好日本市场,预计日本股票指数将会继续高涨至18000点,尤其值得关注与房地产、社会资本相关的行业。全球需求复苏,特别是企业投资需求复苏有益于该国的设备出口。
  基于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2014年值得关注的投资板块集中在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局面必然来临,石油为龙头的价格高涨引领性将会凸显未来全球通胀压力,进而带动与促进利率转变与调整。这不仅引起价格上升局面,更会带来货币政策转型,通胀高企之后的利率随风而动将是未来世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
  首先,利率转向面临较大的挑战分化。其中美元利率的变数将会随时发生。2014年美联储政策的宗旨并没有清晰的路径,但转变的条件将会逐渐显现。尤其是石油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将会推动加息周期的提前来临。预计2014年全球利率将继续差异性调整,有加息有降息的不同方向性调节将会使得市场策略与技术错综复杂,难以驾驭与难以预料混合存在。其中美联储加息加快将更值得关注,欧日将面临纠结难定局面,发展中国家有加有降、参差不一。
  其次,石油价格高涨将会加大风险。目前国际市场对石油价格的均衡水准定位为120美元,而2013年国际石油价格站稳90~100美元,这已经预示2014年石油价格高涨是必然选择。特别是美元新能源战略的超前性和收益率必将推进石油价格高涨局面的到一来,而美国实际受到的影响并不见得很大,摆脱通缩使得自身经济良性循环将会显现。预计2014年国际石油价格将会达到120~140美元水准,甚至很可能创出2008年以来的新高。其中伦敦与纽约期货价格落差将会逐渐缩小,两者之间的均衡会逐渐显现。预计国际石油价格低点在60~70美元左右,徘徊短暂,加大上升空间是下跌的关键。
  再次,金融危机忧虑将会有所显现。尤其是亚洲面临的风险挑战最大。一方面是亚洲本身的基础形成压力增大,无论是汇率或股票,包括游资热钱因素都囤积了较大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经济分化严重,不均衡的发展刺激投机的游动与流动,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压力较大,经济基础要素的退化使得危机冲击加大,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过热局面将会刺激泡沫破灭风险加大。加之欧洲、日本过度的状态正在修复,美国稳定态势明显,亚洲风险必然突出。其表现在货币汇率上则是亚洲主要货币面临贬值压力、资本流出、经济增速下降。相反,主要发达国家一篮子货币将会随从和被规划于美元指数配置的影响,有升有贬的特色继续显现,其中欧元、英镑、澳元依然是升值为主的货币取向,但贬值相应也会加大,动荡性与不确定性较为突出。
  瑞郎、加元依然是中性货币,相对变化最小。日元贬值将会进一步扩大,其杀手锏的双刃剑作用十分明显,对亚洲或世界影响不容忽略。我国人民币的风险挑战将最为突出,如何自主控制调整是关键。
  2014年国际金融处于风口浪尖的重要阶段,新一轮波动与震荡前夕,所谓金融危机的过度或许正在酝酿新的危机,无论价格、价值或体系、机制都面临全面的修正与调整,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增加判断与预期的难度,能否顺利或实施控制力将是关键点。这些都在挑战心理极限和技术极端,理性和合理评估与判断尤为重要。

相关标签:国际金融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