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姜尚
发布于:2022-05-19 共14407字

摘 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金融业受到了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互联网金融有着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范围。虽然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金融模式,但是对传统金融业还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首先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对互联网现状发表了一些看法,通过表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不足,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具体表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有利影响与本身的一些需要补进的地方,最后面对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提供了对策与建议,使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能够成为互补共进达成双赢的关系。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影响 挑战 对策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o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financial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Internet banking,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ector by the strong impact ofthe Internet, Internet banking has a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to broaden the ran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Although the Internetitself,  there  are  some  financial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thetraditional financial model, but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ector still had a profound imp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the Internet status quo expresssome views, expressed throu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banking, Internetbanking and traditional banking will conduct a series of comparison. Specifically expressed afavorable financial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raditional finance and own some of the need tomake the place into the final face of the Internet banking provides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for  traditional  banking,  finance  and  make  the  Internet  can  become  complementary  totraditional banking relationships together to achieve a win-win .

  Keywords: The Internet Finance;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Influence;Challenge;Countermeasures

目 录

  1、绪论
   1.1 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
   1.2 文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2.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2.2.1 互联网金融模式
    2.2.2 传统金融模式
    2.2.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2.3 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3、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3.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1.1 虚拟化的服务方式
    3.1.2 高效率的服务质量
    3.1.3 公开的经营环境
    3.1.4 个性化的创新产品
    3.1.5 透明的管理方式
   3.2 互联网金融对融资格局的影响
    3.2.1 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3.2.2 对传统金融融资的影响
   3.3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
    3.3.1 网络安全问题
    3.3.2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
    3.3.3 信用信息共享能力问题
   3.4 互联网影响的利弊分析
  4、传统金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应对之策
   4.1 更新传统观念,积极迎接挑战
   4.2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
   4.3 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
   4.4 以客户为基地,打造才智银行
   4.5 推动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绪论

  1.1 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我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由于以下原因形成的。

  1.社会的互联网化

  现如今,互联网上每天都发生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不同交易,让互联网成为了一个庞大、公开的交易平台。再加上 WiFi、4G 等网络技术的开发与支持,各种移动通讯设备都离不不开网络的支持,通过小小的通讯设备与网络得结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本只能在电脑才能进行的一些复杂操作。同样的随着网络安全意识的增加,便开发出来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等安全防范的软件,人们也就不仅仅是解决生活中零零散散的交易,还能将大额交易也轻松解决,省去了原本的复杂操作,只需轻松点几下就能完成交易,何乐而不为呢。

  2.技术为依托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据产生、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和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支撑。在网络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交易量,错综复杂的交易操作在网络上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而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让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通过数据挖掘,人们可以从中找出有意义的模式或规律。

  说到网上交易,人们自然不会缺乏安全意识。生活中通过网络交易和泄露隐私导致人财两空的事不在少数,而数据安全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使得此类事件的发生,让人们不用再在交易的时候提心吊胆了,再加上搜索引擎的广泛运用,人们可以快速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大大缩减的金融交易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风险,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3.通讯设备的普及

  随着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2014 年,全球个人电脑销售量为 3.09 亿台,虽然比2013 年下滑了 2.1%  ,但平板电脑(iPad 及同类产品)的销售量达 1.954 亿台,智能手机达 4.23 亿部。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用平板电脑来代替如今的电脑,增加了人们活动的空间,不用时时刻刻守在电脑前面,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移动通讯设备完成电脑上的操作。并且随着 4G 时代的来临,它们能够更快地处理信息和传输数据,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

  1.2 文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网上银行是手机银行的第一个原型。今天的快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逐渐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有很多涉及到国外的理论为研究:

  Wu 和 Hisa(2008),Anckar 和 D`Incau(2002)以及 Dholakia(2004)从理论上给出了移动金融和移动市场的概念,并绘制了电子金融与移动金融,以及移动市场的主要特征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深入探讨移动商务模式,并建立了移动价值链。1Scharl、Dickinger 和 Murphy(2005)研究了使用 SMS 的关键成功要素。Wang(2007)横跨媒体渠道和 SMS 消息的网站有效性亚牛整合到证明使用可移动介质和网络的合作的有效性。Riivari(2005)指出了手机银行是一个有力的提供公司金融服务的新型 CRM 工具。Pousttchi 和 Schurig(2004)则提出了如何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评估当今手机银行应用,从而为手机银行的推进提供了评估方法。Karnouskos 和 Vilmos(2004)给出了欧洲开展移动支付的尝试,通过这些指出一些在欧洲范围内成功实施移动支付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1.2.2 国内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银行的时代,网上银行为国内学者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罗春燕(2008)分析中国的贸易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金融业的互联网金融改革当前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叶春明和黄满盈(2006)对开放的中国金融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们的财务模型,互联网是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在网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

  郑展鹏(2009)采用贸易竞争指数,Michaely 指数和金融服务以及中国金融服务世界大国的国际竞争力等指标进行比较,根据其分析的结果,中国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开发银行可以兼容,这是中国前取得经济的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服务达到标准的方法。

  李伍荣和禹响平(2008)对中日韩在金融服务贸易在这些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表明,中国银行的发展无疑将一定需要与国际同步,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不可避免地银行开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如果能满足银行业发展的要求本身就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考虑。

  网上银行国内研究的领导者谢平,研究理论,他主张代表了国内网上银行理论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的代表,将会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而且从资本市场融资的第三个直接的财务模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应当承认,互联网确实有很多的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不同的功能,同时也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和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通过网上支付,云计算和其他搜索引擎的互联网工具来实施新的财务融资资金来支付其他服务和信息中介。关于互联网金融,也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我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个金融第三方支付,网上销售金融产品,信用评级,金融和电子商务模式;方式和融资依托互联网实现的手段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2.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2.2.1 互联网金融模式

  1.p2p 模式

  P2p 模式是 peer-to-peer 或 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主要是指个人提供的费用的财务模型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其他个人。目标客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将借给客户的资金,另一个是需要贷款的客户。

  2.互联网支付模式

  互联网网支付是付款人与收款人通过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己划转服务。支付宝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支付机构。

  3. 众筹模式

  众筹融资是指项目发起人为了筹得活动或者创业资金,以一定的利益条件为基础通过网络平台来筹得所需资金。这个融资平台在发起人和投资人之间只是一个中介角色,项目发起人在融资平台上寻找愿意为他的活动、创业提供直接资金的投资人。

  4.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

  金融机构创新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传统的金融机构为客户打造综合性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平台,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转让,融资等活动。通过结算平台提供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利润支付结算平台,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担保和其他金融服务。二是不成立的一个分支实体,完全通过互联网在专业金融机构网络开展业务。网上公共财产保险公司只能从事互联网相关业务,通过自建网站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保险产品。

  5.基于互联网的基金销售

  根据不同的网络营销平台,互联网基金销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该基金有自己独立的网络销售平台,在本质上,就是传统基金会基于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是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基金销售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基金投资者提供营销服务。二是,基金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络销售平台,由另一基金代销机构的互联网平台,基金销售行为的手段,包括网店销售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基金开放,基于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基金销售等。

  2.2.2 传统金融模式

  金融即为资金的融通,投资者为了能获得大量的资金一般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是间接融资投资者利用银行,向银行进行借贷,银行将自己的资金借给投资人,并以一定的回报为条件。第二种是直接融资,投资人通过发行股票于债券来获得资金。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会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银行和证券商都是直接获取利润。

  2.2.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从信息的处理方面来说,传统金融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进行信息处理,而且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金融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风险评估方面来说,互联网有着丰富的数据资源,完整的数据信息,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数据值远大于传统金融。

  从资金供求方面来说,传统金融中银行与券商是唯一中介,这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互联网金融却极大地挑战了这一中介角色,只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就可以自己寻找投资人实现资金的供给。

  从支付方式上来说。传统金融支付方式较为单一,都是通过银行实现资金的划转。

  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固定网点进行支付等手续,一切都只需要靠网络来进行,通过网络实现资金的转移。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让资源等到更合理的配置,交易成本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可以实现多方交易的同时进行。

  信息相对透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3 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数据中反映出来。在互联网支付领域,截至 2014 年年底,共有使用权的第三方支付机制,全年共 269 家 2013 年共处理了15.01 亿互联网支付业务,共计总额 8.96 万亿元,占 56%整体市场规模。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金融影响已经越来越不能被忽略。一个新的事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也进一步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上,传统的金融市场因素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根据政府已出台的金融,财政改革政策可以看出,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占到了 98%以上的总一些中国企业,其重要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小的手表的。这光从网上银行应用程序,财政分权,观点便利性来看,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渠道,更容易受到各年龄段的小微企业,同时也更符合其发展模式和刚性需求线。

  现在,在财富管理的 POS 领域,需求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中小和微型企业,现在正在被拥有大量数据信息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深度聚焦着。随着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这种更便携,更方便,更有针对性的支付体验必将广泛地提供给中小微企业。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创新性的公司支付的款项的财务影响金融支付是完全进入了基层,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大的赢家将会是曾经不被重视的中小微企业,这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显着而深远的意义。

3、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3.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1.1 虚拟化的服务方式

  在传统金融下,人们为了进行金融交易不得不去规定的实体网点里进行操作获得服务,这也带给了人们一些麻烦。比如,各个实体网点相距较远,走完这家去那家,你就不得不耗费较多的时间在路上,也许真正的操作只需几分钟,而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却多得多。又或者在高峰期,人海茫茫,为了完成交易就必须得在实体网点里等候服务,等候时间及其漫长。而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只要有网络和设备,所有操作你都可以自己完成实现。你不用再奔走于各个实体网点,也不需要长久地等候。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生活质量与生活效率。

  3.1.2 高效率的服务质量

  满足客户需求是互联网金融的宗旨,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是互联网金融的目的。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在于较大的提高了服务质量。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再加上微信、微博等应用信息软件的开发,使得传统金融中的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是不再那么明显,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上网终端发生了改变,让我们实现了随时上网,即时在线的可能。当人们在网络上享受服务时,虽然眼前的是一台普普通通的电脑或者其他设备,但却给人一种服务人员正在和您面对面为您提供服务一般,让服务更加快捷高效。

  3.1.3 公开的经营环境

  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有使用网络的人都能获得互联网所提供的一切资源,互联网金融下的各类产品的所有信息都公开透明的发布在网络上,客户可以及时的获取信息资料,拥有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拓宽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规模,摆脱了时间、空间等条件的约束。

  3.1.4 个性化的创新产品

  传统金融下产品制造都是规模化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大同小异的。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客户为自己的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想法,厂家通过客户的下单来实现他们的需求。如戴尔公司的电脑,人们在网上下单,公司则一个个为客户完成定做。金融产品也受个性化创新产品的影响,销售更加便利深受客户的广大欢迎。

  3.1.5 透明的管理方式

  传统的财务信息不对称,因为网上银行进行了改进,分别从信息不对称和两个低完善管理制度调整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内部,运行批准也成为高度集中,通过详细而全面的了解客户以及报告严重核实和材料审批,最大限度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实现透明的管理和运作。

  3.2 互联网金融对融资格局的影响

  3.2.1 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银行中介角色受到弱化

  加快因为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的互联网的发展,在传统的金融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主体,以筹集资金,它必须是一个银行或交易所作为中介实现融资,融资并通过银行或交易所撮合融资似乎简单。如今,在互联网业务不再需要的财务模型作为唯一的中介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把股票,私募股权,企业债直接融资。大大削弱了传统的金融中介在银行的位置,只有一个网络平台,可以完成对自己的各种事情,消除了中间人的角色和繁琐复杂的程序。

  2.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人靠物理网点,通过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客户经理服务半径内所有人群。通过柜员完成金融业务活动。经过收集信息,一般使用时人工采集,录入的方式进入一个封闭的内部系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服务的效率。

  在网络推广,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金融平台的网络,客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你可以简单地将他们的手指业务,不需要专业的指导。在信息收集处理,网上银行将是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和数据,使用“云计算”的原则,在信息不对称平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数据处理,实现开放性和标准化结构,有效地利用数据。

  3.收入来源受到冲击

  在传统的财务模型,主要通过其专业技能知识,复杂而繁琐的过程,来提供服务为客户创造和实现价值。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来源于利差或在金融业相对垄断,前提的市场价格没有完全放开,银行将需要获得政策和行政保护的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目标客户的变化,改变顾客的消费需求,其价值诉求的性质,不同的消费模式发生。此外,由于市场参与者逐渐普及和劳动和专业化的社会分工的普及已经大大减弱,再加上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差收入将会减少,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将会增加。所以,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的收入,受到了互联网金融业的严重冲击。

  4.传统金融客户基础产生动摇

  顾客是企业的所有金融机构的基础。然而,由于传统的财务模型,银行服务的支配下受二八定律影响,20%的客户可以得到 80%的收入,而其余 80%的银行贡献客户正在享受做低端的服务,得不保障利益。而客户一旦被动摇,对小银行的影响不容小觑。据报道。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网民数达到 6.49 亿,47.9%的新 31.17 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与 2013 年底相比提高了 2.1 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时间和网络应用逐渐增多。据报道,截至去年,每周中国网民在线 26.1 小时,与 2013 年底相比增加 1.1 个小时。网上银行抓住了这个时机,由客户发起的精准营销的传统金融模式,这直接导致银行的传统客户基础已经动摇。

  5.传统金融管理方式受到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将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挑战传统的银行繁琐,不灵活的内部流程。二是,传统银行高度依赖于物理网点的现象受到了冲击。大大提高了管理体系,凸显其方便,快捷,效率高的优点。阿里信贷,在短短几分钟内淘宝商户就可以完成贷款流程。相对于去银行,减去了复杂繁琐的申请、审批等操作程序。

  3.2.2 对传统金融融资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会对传统融资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不是一种致命的影响。因为在我国大多数的单款金额都是在 500  万以上的,而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融金一般都在300  万到 500  万之间,互联网金融下的借贷,正好与与传统银行融资格局形成互补的局面。在我国存在着大量需要资金的散户,由于这些散户的借贷金额不是很大,导致他们很难找到融资渠道,即使去银行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最多只需一天时间就可以实现融资需求,由于它的方便快捷,高效率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银行融资的小额业务。

  传统银行业的年贷款利率一般在 7%-12%之间,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都倾向于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信用度高,运营良好的企业,那些稍差一点的企业根本不在银行考虑范围之内。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借贷平台年一般在 10%~20%收益率,最多可达30%之高,虽然收益率高,但投资门槛相对于传统银行业要低得多,投资者之间的信用程度也是大相径庭,而且大部分都是散户。所以在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与投资对象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 2014 年传统银行开始与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希望通过与互联网进行合作实现金融创新。

  相对于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客户选择的要求远低于传统银行。那些被传统银行列入黑名单和信用程度较低的人也逐渐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这让互联网金融更加接地气,不再和传统银行融资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更加深得民众的喜爱。

  3.3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再加上银行业还是占有一定特殊地位,所以,互联网金融还无法完全取代商业银行。

  3.3.1 网络安全问题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犯罪事件也是愈发频繁,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互联网金融任何业务都是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一旦网络平台存在木马,欺诈软件等问题,互联网金融活动便无法正常进行。在这些资金活动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资金的划转并且存在着个人隐私的泄露。

  对于传统金融来说,用户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用户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这是互联网金融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传统金融可以抓住这一优势改革经营模式,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抗衡。

  3.3.2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完善。由于法律法规的局限,许多人就会钻法律的空子,网上交易鱼龙混杂,存在着较大的交易风险。没有法律的支撑导致了监管的缺位,再加上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中的时空界限,全国各地都有着客户,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难度。

  对于传统金融来说,有着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由于有法律法规的强力支撑,很少会有因监管缺陷而导致的问题。传统金融应该把握优势,简化业务环节,最大化方便客户的需求,做到高效、安全、方便、快捷。

  3.3.3 信用信息共享能力问题

  因为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没有参与互联网交换,共享能力差,这就导致了各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政策。受机构自身业务资源及水平的限制,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取决于是机构自身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信用信息的利用效率,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仍然不能访问中央银行信贷报告系统,无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还存在着恶意骗贷等风险。银行信誉、财务实力、信用、支付结算,金融管理和风险预防和控制等的经验是互联网金融目前完全没有的优势,尤其是大型、复杂的金融交易,银行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商业承兑汇票,还有着信用证和其他融资工具,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所承担的风险成本。

  3.4 互联网影响的利弊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来个一个不小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对传统金融业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从不利的一面分析,互联网金融挑战了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中的中介地位,人们不再需要通过银行这一唯一中介来进行融资等操作,这对传统银行业的业务、资产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客户是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大量客户选择互联网金融后使得银行业的利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情况,同时也给传统金融的经营带来一威胁。从有力地一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传统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调整了传统金融的业务结构,逐步改善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改变了金融业的整个融资格局,打破了银行业在传统金融模式中的独大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业向利率市场化发展起到有力影响。

4、传统金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应对之策

  网上银行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传统的金融部门要认真思考,主动应对实际,以完善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蓬勃发展的金融业。

  4.1 更新传统观念,积极迎接挑战

  (1)在网上银行的强烈冲击,如何抵御来自各方面打破旧体制的压力,着眼于“新”,以“变”,重在“建设”,继续加大金融改革和创新,这应该引起广泛的参与和讨论。

  (2)一个良好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和确定正确的方向。网上银行前,传统的金融行业,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遵循操作的传统观念,树立新观念,反映了新的见解,匹配的战略思维和金融网络的形成。如客户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制胜的经营理念;市场第一,敢于竞争,善于创新的营销策略;利润第一,合理布局,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的概念的效率;为了防范风险,优化流程效率的战略概念的管理理念,以实现新的突破。

  (3)构建新的模式类型。首先,建立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将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传统服务模式,提高了系统的有效整合,建立新的服务模式的结构的形成。新的服务模式不仅体现在服务态度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网络支持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基础。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产品,模式,打破了内部的产品创新,金融发展的传统模式进行联网,在他们创新的新金融产品,有助于满足客户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4)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在建立新的战略概念,以建立一个新的类型模式,在形状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业务,与原有的管理办法相匹配,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管理理念,突出其灵活,不生涩,没有有效的刚度特性,并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抓住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5)建立新的经营形态。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过去模糊广泛的财务和经营模式,实现通过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的改进方法的理解和客户服务,利用客户主数据的综合分析,挖掘出从客户需求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开发基于客户自己最喜欢的服务,精准的营销计划,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转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服务的形成。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用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来创建交互系统,通过精心的规划,实现良性互动与客户,从而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提高客户的向心力。

  4.2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

  尽管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但在很短的时间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财务是不可能的。

  对于网上银行,但必须顺应趋势,积极推动传统金融发展,积极调整基于现有优势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

  (1)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的建设是关注近几年的重点,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流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新领域,实现银行必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现有业务的改善,并实现新的突破。首先,应根据重点客户,优秀的专业优势。从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竞争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客户,这是由于大客户需要有一个更全面的专业服务,以及网上银行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银行应加大力度深化注重客户服务,提出了创新的理念,稳定的客户服务关系的形成。其次,我们要注意的平均客户,优秀效率的特点。与网上银行相比,传统的重视广大金融客户能充分突出了广大客户群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金融部门应提高认识,重视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感兴趣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功率效率。最后,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以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服务,满足他们的要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2)借助网点渠道,增强客户体验。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网络渠道,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彰显它的特点。第一,追求新颖的图像通道,即外观和服务达到新的突破,改变了传统的方式给人以客户分区处理的印象,增加专业工作人员在大堂指导和辅导人员的比例,同时降低柜台服务人员的数量,扩大电子银行业务的范围。其次,要突出综合通道功能。工作要开展网络业务整合,使所有网点可以办理银行的所有业务提供了尽可能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减少客户的往返次数,简化业务流程和环节,使业务流程更加方便快捷。第三,推进高效的服务功能,提高银行一线员工的能力,增加训练强度,着力提高营销技能,服务技巧和新产品的知名度,使其成为一个专业的服务人员。最后,加强客户体验新鲜。现代经济和银行的本质是相同的,所有的体验经济。在客户体验,银行应努力开拓营销模式,提高客户体验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客户的新鲜感。

  4.3 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

  传统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不是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改革的模式,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竞争,胜利的过程中的一个突破。目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创新。

  (1)产品创新体现竞争的需求。产品连接到客户的银行的桥梁,体现了每个服务请求的精髓,只有在产品创新,实现创新业务得到根本。同时,产品创新的关键是互联网反映的财务特征,并指出,在新产品开发时,我们必须考虑互联网的财务特征,以反映其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和商业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综合业务平台,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在未来的竞争。

  (2)方式创新适应变化需求。如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进步使得银行的客户和市场的巨额亏损,生存空间也不断被压缩。在这种压力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原有的模式和方法,注重管理创新的方式,以适应大数据管理需求的时代,并遵守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前提的注重风险的目的,同时预防,最低限度地使用低效的行政行为。此外,通过数据挖掘创新的数据,从而实现营销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创建一个基于创新的金融服务提高数据容量用户的模式,以达到改变管理模式。

  (3)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金融、传统金融行业应积极应对,相关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全面配备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金融的要求,与互联网金融形式更好的融合。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合作与成熟的电力和支付平台,减少建立自己的平台的成本和时间,并与互联网金融形式良好的布局,实现数据的成功实施,平台实现服务创新突破。

  4.4 以客户为基地,打造才智银行

  客户是传统银行业的基础,客户资金是传统银行业的根本。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对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使得客户的花费习气与花费构造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金融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银行应该紧跟时代,加快调整转型,利用互联网与自身的优势,打造才智银行。才智银行需要能够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取客户信息,以便可以更敏锐的洞悉客户目前或潜在的需求,依靠新的技术和支持,更加智能的进行分析和服务。在优化过程中突出重点,优化和创新后台处理,确保客户能够体验卓越的服务。

  4.5 推动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一个职业无法充分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商业银行要加强客户的忠诚度,就必须继续创新交易模式。一方面,促进与战略合作伙伴的业务联盟,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深度合作,另外向供应商提供付款服务,创建通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另一个方面,结合线上线下,打通交易链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并提供整个现场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并建立合作共赢,共生互补的关系。

5、结论

  如今,网上银行的不断进步银行的客户和市场的巨额亏损,生存空间也不断被压缩。在这种压力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原有的模式和方法,注重管理创新的方式,以适应大数据管理需求的时代,并遵守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前提的注重风险的目的。此外,通过数据挖掘创新的数据,从而实现营销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创建一个用户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的金融服务提高数据容量,以达到改变管理模式。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通常不是直接竞争,而是一种互补关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交易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效应在对传统金融行业上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传统金融应该积极运用互联网的金融优势的发展,结合传统金融的实际情况和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改善管理,促进两者之间的集成,实现双赢,传统的金融部门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改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宏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竞争合作发展问题探讨[J];福建金融;2014 年 01 期.
  [2].彭涵祺;龙薇;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以新兴网络金融公司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 年 01 期.
  [3].王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共存模式探析[J];建材世界;2014 年 02 期.
  [4].李勇军;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4 年 05 期.
  [5].陆敬筠;王绍东;移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企业与银行的竞合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 04 期.
  [6].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 年 04 期.
  [7].刘多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监管建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 年 02 期.
  [8].李俊;基层农行网点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 年 02 期.
  [9].吴玉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4 年 06 期.
  [10].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 年 05 期.
  [11].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市场;2013 年 46期.
  [12].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创新[J];中国农村金融;2014 年 02期.
  [13].任曙明;张静;赵立强;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J];商业研究;2013 年03 期.
  [14].王丽;试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与监管[J];长春大学学报;2013 年 05 期.
  [15].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年 11 期.
  [16].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怎么做[J];银行家;2013 年 03 期.
  [17].丁安华;金融脱媒:动了谁的奶酪?[J];股市动态分析;2013 年 21 期.
  [18].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 年 10 期.
  [19].张子春;张平;互联网金融前景[J];中国投资;2013 年 05 期.
  [20].贾兆德;廉菁乐;对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 年 11 期.
  [21].曹馨月;余额宝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 年 07 期.
  [22].梁永郭;崔浩鸣;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年 03 期.
  [23].刘博;吴贤斌;互联网金融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J];区域金融研究;2014 年 06 期.
  [24].梁正虎;吴丽琼;余来文;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4 年 13 期.
  [25].徐婷婷;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2014 年 03 期.
  [26].戴小平;陆范佳;论互联网金融有效监管体系的构建[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 年02 期.
  [27].唐功爽;互联网金融亟待加强监管——基于余额宝视角的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 年 03 期.
  [28].关沁晖;余额宝高收益后的风险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年 03 期.

致 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新的征程的开始。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四年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一下一起完成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倾心的协助,我是无法解决这些困难和疑惑,最终能够让本文顺利完成。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艾草,言树之心,养育之恩,无法回报,感谢这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最后对四年来与我朝夕相处,关心我的、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也祝福他们未来一帆风顺!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