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宏微观构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7 共3662字
摘要

  一、城市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宏观构想

  美国环境艺术的推崇者和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在《环境艺术丛书·序言》中给环境艺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作为一种艺术,它(环境艺术)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宏观入手不仅仅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还要强调人文与艺术协调相融合,更要强调室内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协调相融合。

  (一)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居住环境的自然化

  现代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还应该把建设民居工程放在首要位置,应该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过程首先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原则,要充分依托不同城市的自然条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到山水和地势特点,围绕道路延伸、河流走向和植被覆盖等诸多因素,尊重当地居民的情感需要,创造符合自然特点的持存和谐的生活环境。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居住环境的自然化,在满足居民足够的居住空间之后,更要强调居民与自然能够和谐相融,提倡当地居民参与公共环境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建设不能为建设而建设,不能仅仅为城市的脸面而建设,要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景观建筑,更要避免大而无当的政绩工程,要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入手,提高他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他们对城市文化的精神需要,营造闹中取静的社区文化,有效建设精神文明。

  (二)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文与艺术协调相融合

  在紧锣密鼓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城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新型居民,土地置换腾出了大片的城市建设用地,经过系统论证的城市新区,与原来的城区保持着一段距离,从一开始就给城市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尽情挥洒的空间,也为城市建设融入人文要素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人文因素和艺术因素的有机融合。城市大部分都是历史悠久的,积淀着大量历史人文的深厚传统,结合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新型的建筑材料,应该相得益彰,促成环境艺术设计为城市景观建筑画龙点睛。可是在具体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的粗糙设计还是时有发现,如在南方城市杭州湖滨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雕塑《美人凤》,存在着构思粗糙,形象不美的问题。西施本应是集江南美女为一体的典范,而现在给予人们的直观性印象却缺乏美感。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貌不惊人而且愁眉苦脸的女子形象,她两手展开表现出惊慌失措,不仅没能唤起人们美好的感情和联想,而且严重败坏了人们对西施的美好印象。只有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精心的创作,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无愧于时代的环境艺术,真正使城市雕塑成为“青铜铸造的抒情诗”“凝固的音乐”和“石头写的书”.

  (三)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协调相融合

  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合理规划,能够向毗邻的建筑借景取景,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设计过程。它强调设计过程要让景观建筑延续内外空间的统一性,达到明暗结合、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多元性。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把人造的建筑作为景观建筑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山景和水景达到内外结合的效果,构造一种人在图画中的园林感受。在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结合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使其成为统一的观赏景观,具体来说就是把自然化的绿化环境跟人工装饰环境密切结合,互相取景。室内绿化要保证达到一种开放性的效果,结合外在的光影变化,构造适合人居的景观空间。

  二、城市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微观构想

  城市建设规划中通过分解城市要素,细致地分析水源、地形、山石、植物、雕塑等微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助于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不同要素独一无二的特征,创造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我们要运用先进的微观环境的设计理念,全面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和不同空间氛围的设计模式,探讨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规则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兼顾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地域性和持续性。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

  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在利马会议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这是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指出现代城市建筑有下列特点:“现代建筑的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出能在其中生活的空间,强调已不再是单纯的壳而是针对其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组织结构的连续性。”由此可见,创新性是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城市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本身的合理定位,在具体应用环境艺术的时候,不必大搞绿地工程,不必兴建高大标志建筑,不必建设千篇一律的文化广场,只有结合当地环境特点的市政项目才不会浪费民脂民膏。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设计艺术要统筹安排,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趣味,在进行实际建设之前要在报刊杂志上广而告之,搜集分析热心于城市建设的居民的合理建议,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社会,符合环境设计艺术的合理性,还要强调城市建设应该设计和创作真正人文意义上的景观建筑,这样才可能把城市逐步打造成居住休闲于一体的花园城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的创作和实现应该坚持呈现地方特色,结合城市社会性、生态性、经济性的现实,在营造更高的层次的城市文化建设。随着城市的城市建设定位越来越全面,城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呈现出艺术化的倾向。城市建设更要体现出地域性差别,如北方城市开封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掘传统建筑中的人文性,呈现其中悠久的文化内涵,从细节入手体现古城的历史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旧城区格局狭窄,城市改造的难度很大,保护旧建筑和拓展居民的居住空间两方面存在着不小的矛盾。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我们就要发展合理生态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改造既要修旧如旧,又要建设能够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现代建筑环境。

  生态居住强调人文因素与艺术因素协调融合的先进理念。适宜的人居环境不仅需要宏观的自然条件,还需要历史文化层次的支持,人居环境的先进性就表现在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环境设计应该在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反对浮华铺张,提倡朴实简约,注重艺术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节能和节材,注重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并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建设效率,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城市建设的环保功能,让城市建设达到一个合理的性价比。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

  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向周边辐射良好生态环境,并且能够通过局部的环境改造而改善整体环境。地方政府在充分尊重人文历史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充分保护和利用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城市景观,尤其在人文历史遗址集中地区的城市景观,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优先保留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传统建筑,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序改造城市环境,使其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

  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城市环境艺术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必须扬长避短,把有限的城市建设资金用到实处。

  城市建设的设计者必须正确对待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带有历史传统的建筑存在的矛盾,解决它们在相互制约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价值和技术的力量,把城市周围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充分呈现城市历史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尽可能塑造人性化的城市景观来满足人的生理的需求和心理的需求,让城市景观和人文环境更加艺术化。我们要真切关怀艺术对人和环境的有效影响,在保持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城市景观建筑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坚持环境艺术空间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采用先进的建设理念,探索更符合人性化的建筑工艺,表达出景观建筑的时代感,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美化城市环境,让城市居民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展望的水乳交融之中生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城市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还要充分融合人文因素与艺术因素,更要充分融合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充分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地域性和持续性,从而促进城市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智雄。《城市中心区规划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2]王静。《城市广场设计中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9)。

  [3]郎小霞,宋秀华,刘敏。《青岛市城市特色构成》。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4]曹明星,高荣丽,张清亮。《在城镇建设中的哲学思考》。四川建筑;2006(S1)。

  [5]文剑钢。《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研究》。城市规划,200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