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耳鼻咽喉科论文

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灼口综合征

时间:2014-06-28 来源:未知 作者:7号编辑 本文字数:2342字
       论文摘要

  灼口综合征,又称 Menopausal 综合征、舌灼痛、舌痛、口腔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感觉异常、舌感觉异常、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等,主要表现为舌灼痛。本病属于中医学舌痛范畴。舌痛,症状名,见于 《中医临证备要》。由火热上炎所致者,症见舌上起红刺、舌痛而难举,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等加减;由阴液伤者,症见口舌干燥而痛、或舌光剥,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甘露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笔者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愈灼口综合征医案1 例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闫某,女,71 岁,退休教师,2011 年 11 月 18日初诊。患者于 2011 年 4 月因关节疼痛服用中药后(多为辛香走窜之品),遂发生舌痛,呈针刺样,伴有烧灼感,饮热或食酸味之物其痛难忍。遂见舌面生裂纹,舌痛日增,苦于就餐,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故来本院门诊治疗。诊见:舌痛,尤以进食辛辣、热或酸性食物为甚,张口吸入冷空气时痛减。患者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脚弱不耐久行,纳食无味,口干苦,因久治不愈情绪低落,心烦易怒,寐差,大便偏干,1~2 天 1 行,排便不畅,舌暗红、苔少,舌面裂纹纵横交错,裂沟深浅不等,其深者约2 mm,其宽者约 1 mm,脉弦细略数。既往史:患2 型糖尿病 4 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年。诊为灼口综合征,证属肝肾阴虚、燥热偏盛。治以滋阴降火为法,方用一贯煎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白芍各 12 g,麦冬、沙参各 15 g,川楝子 9 g,牛膝、牡丹皮、栀子、柴胡各 10g,黄连 6g,蒲公英 30g,生地黄、炒酸枣仁各 20 g。4 剂,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 4 剂后,舌痛减轻,仍觉口干,纳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少,有裂纹,脉沉弦数。继守上法,方用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加麦冬20 g,白芍、玉竹、石斛各 10 g,川楝子 6 g。5 剂,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约半月后复诊,舌痛大减,食欲大增,仍口干,大便偏干,舌暗红、裂纹浅、舌面薄白苔始布,脉沉弦略数。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处方:生地黄 20 g,山药、泽泻、茯苓各 15 g,牡丹皮、山茱萸、川楝子、柴胡各 10 g,沙参 18 g,白芍 12 g,陈皮 9 g,蒲公英 3 g。如法再煎服 7 剂,配合锡类散外用涂舌后,患者舌痛除,裂纹浅,舌面薄白苔始布,津液调和,饮食自如。
  
  2013 年 5 月因水肿就诊,随访舌痛未见复发。
  
  按:中医学理论认为,舌体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连,舌痛可由不同的脏腑病变引起。该患者既往有2 型糖尿病病史,阴虚燥热是其病机,加之患者年老肾亏,又服用治疗痹证的中药 (多为辛温香燥之品),亦有化燥伤阴之嫌。患者舌痛久治不愈,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述病因皆能暗耗肝肾之阴,肾水不足,火热之邪沿经络上犯于舌,遂致舌痛舌裂诸症的发生。除了主症外,尚有腰酸脚弱,亦可作肾虚之佐证。阴虚火旺灼伤津液,不能上乘于口,故见口干。
  
  大便偏干,排便困难乃津液不足,肠道失润所致。舌红、苔少有裂纹、脉弦细略数乃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明证,故治以滋阴降火法为主进行治疗。
  
  初诊用一贯煎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谓一贯煎:“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者设法。
  
  ……且香者必燥,燥更伤阴,频频投之,液尤耗而气尤滞……柳洲此方,虽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故用此方滋阴疏肝,并随症加减,脚弱加牛膝;不寐加炒酸枣仁;口干苦故加黄连、蒲公英。丹栀逍遥散即逍遥散加牡丹皮、栀子。张秉成在 《成方便读》 中说:“以丹皮之能入肝胆血分者,宜清泄其火邪。黑山栀亦入营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热,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则诸病皆愈耳。”故加牡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之火,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综上配伍,柔肝与疏肝,滋阴与清热并施,切合阴虚燥热之病机。
  
  二诊用知柏地黄丸加味治疗。知柏地黄丸系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增强了滋肾阴、清相火作用。随证加白芍养阴柔肝;阴亏过甚,加麦冬、玉竹、石斛滋阴润燥;因滋阴药过于滋腻,加川楝子使气机流动顺畅。
  
  三诊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该方是滋水清肝、生津润燥的名方,由六味地黄丸和丹栀逍遥散化裁而成。用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丹栀逍遥散养血柔肝,从而达到肾水足,津液润之目的。诸药配伍,共奏滋阴降火之功,药证合拍,故能奏效。患者因疾病痛苦,就诊时情绪急躁,经耐心劝解,令患者对疾病治愈充满信心,可见心理疏导对于本病的治愈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案辨证用药并不难,难在对用方先后、次第的把握上。该患者先后诊治 3 次,处方用药次第井然,逐步推进,病症也逐步好转,未见波折。整体治疗依次为:治法上,先柔肝疏肝,继则清热,再滋阴;用方上,先用一贯煎,渐转知柏地黄丸,后用滋水清肝饮;用药上,先用当归、白芍,继用知母、黄柏,渐加玉竹、石斛。
  
  用方识次第,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学习、使用专病专方、古今名方验方时显得尤为重要。
  
  即使使用的方剂在功效、主治与疾病基本病机等方面相符,由于使用时机不当,也会造成“效方无效”。
  
  而在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用药不识次第,常可导致病机复杂,病症缠绵难愈。本病中医学认为多以阴虚为本,甘寒养阴为治疗常法,治疗方剂也多以养阴为主。但在治疗用方用药过程中,如不注意风寒、燥热等外邪入侵,或情志、饮食不节导致的气滞、痰火等变化,以及胃纳脾运是否强健等,开手即投甘寒,或可有效,但常致邪气内伏,中焦失于健运而致疾病缠绵难愈。翻阅古代医家医案,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多可见先表后里、先标后本,立法用药,此第有序,层次井然,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际烈.口腔膜病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99.
  [2]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