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电影《集结号》的故事梗概和声音设计

时间:2020-11-06 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本文字数:5022字
作者:王思晨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    要: 声音设计是电影声音设计师将电影作品中的声音元素以多层次、精细节的打磨后,在电影中传达情感、表达画面效果的总体设计。声音设计具有多样性、感染性等特征。电影《集结号》中的声音设计中彰显了独特的战争片魅力,本文以电影《集结号》为例,结合剧情分析电影中的声音设计及创作要点。

  关键词: 电影《集结号》; 声音设计; 人声设计; 音乐设计; 音效设计;

  影视声音的设计不仅可以丰富电影表达的效果,更能够串联影视作品中的情节。随着当代文化艺术表现手段的不断更新,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将声音表达与大众审美有机地串联起来,是彰显声音设计价值的重要条件。

  1、 声音设计

  声音设计一词,最早来源于科波拉《现代启示录》中关于声音创作与影片表现效果之间的分析[1]。所谓声音设计,主要包括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处理过程、声音剪辑以及声音效果三个方面。声音处理过程,是指依据电影需求,设计者前期预设性地进行声音操控,并有序做好各个部分声音之间的规划。声音剪辑,是指结合电影需求,对前期设计好的声音内容进行细化处理。声音效果,是指通过对声音结构层面的安排和调控,进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声音、展示魅力。声音设计师要有一定的电影美学素养、人文功底,才能在剧本和画面中提取到自己的解读,进而为影片设计出有创造力的听觉语言,用声音表述电影的情感。

  2 、电影《集结号》故事梗概

  电影《集结号》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中国电影,该作品根据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而成。影片内容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下令以集结号为指示,听见号声就撤退。谷子地因为在战争中震聋了耳朵,始终没有听到号声,因服从军令、坚守阵地而不肯撤离,导致战士们死伤惨重。除谷子地外,全连47人全部阵亡[2]。谷子地在战后找不到原团组织,九连所有牺牲的战士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为给兄弟们讨一个说法,开始了对当年集结号真相的追寻,最后终于找到原部队,知道了集结号的真相,并追封牺牲的战友为英雄。

  3 、电影《集结号》的声音设计分析

  电影《集结号》的声音设计分析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内容。
 

电影《集结号》的故事梗概和声音设计
 

  3.1 、人声设计

  3.1.1 、人声的独立运用

  人声是推动电影故事情节的重要因素,电影中的人声处理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电影声音整体的表达效果。依据影视作品中声音设计的相关理论而言,人声部分包括独白、旁白以及对白。电影中的人声设计既要注意语言音色的清晰度与自然音响、群杂和背景人声等方面内容的兼容性,更需要从人物性格刻画、画面容量以及故事情节等方面给予相应分析。电影一开场就是谷子地的一大段“自我介绍”,他称呼敌军“弟兄们”,大喊着送给他们的两份礼物,“一样是饺子,一样是子弹!”在表明其身份的同时,也从嘶哑的嗓音和看似玩笑性的语气中向观众展现出一个性情沉稳、重情重义的军人形象。人声本身的展示效果就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形态,将电影中的情感传达出来。本片的同期声主要录的都是人物对白,且根据每个角色的年龄、性格、人物背景等要素,对演员台词的声音设计做到了还原人物真实感、立体感的要求。在谷子地与王金存都被关进粮仓的那场戏中,王金存轻唤“谷连长,吃饭吧,饭凉了”,而他手中一直握着笔给家人写信,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善良与温柔。谷子地饰演者张涵予的音色深沉而又粗豪,王金存饰演者袁文康的声音中则透出唯唯诺诺的语气,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不同角色的个人特点。在声音处理上,当镜头拉为远景时,两人对白中的混响感也塑造了当时空旷的大粮仓声场的空间,使演员的台词也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1.2 、人声与音乐的融合

  在分析电影声音设计方面的表达时,人声的解读还需要与各类音乐的运用结合起来。这一部分的人声与音乐通常以主干与分支的形式进行安排,也就是对音乐的辅助性特点加以运用。音乐与人声在结合时,人声是主体,音乐主要在其中起到绿叶衬托的作用。比如,在影片开头的指导员牺牲画面中,排长喊出“同志们!冲啊!”台词时,声音立马由炮火声转为英国管主奏旋律,而弦乐声部作和声效果。谷子地抱着指导员的遗体,给“投降的敌人”的回答是:“不接受投降”。此时谷子地心中极度悲伤、愤怒、无奈,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这一部分的音乐设计,并不是从头至尾地跟随,而是跟着情节的推动而渐进。此时的音乐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内在情感声音的直接流露,人声可在此得到升华。排长焦大鹏与其他士兵的对话伴随着英国管浓郁而苍凉的音乐,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悲壮被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焦大鹏哭喊着“指导员都让人炸成两截了!”这句台词将战士们的心理情绪推到顶点,也一语道破谷子地愤杀俘虏、不顾军令的前因,为影片后文谷子地因军令如山、不听见号声不撤退埋下伏笔。此时音乐也跟随台词结束,转向下一场景。

  3.2、 音乐设计

  音乐是表现艺术的一种,通过声音来传达主体的思想感情,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又能直接触及人的内心深处,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电影音乐设计,是指电影制作期间所运用到的现成音乐作品或专为影片所作的音乐,需要与画面、语言和音响等一起进行综合处理,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为此,重视电影中音乐设计方面的要点分析,也是突出电影风格的表现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3.2.1、 情感基调的奠定

  电影中音乐因素的设计与融合,在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是电影情感基调奠定的主要形式。或者说,电影中音乐的融入,是电影中核心情感基调的传承方式。一方面,音乐元素多种多样,它可借助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声织体与不同音色的乐器来暗喻影片中的喜、怒、哀、乐,创造音乐形象。另一方面,无论是歌曲还是纯配乐,都是基于电影核心故事和人物进行的声音要素的丰富,展示了电影中音乐因素融合的价值,为音乐艺术的效果展现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电影《集结号》一开始对集结号和英雄石碑的特写镜头采用了圆号的独奏音乐方式。由于圆号音色洪亮有力,其常被运用于军乐队中将士们出征和凯旋活动中,且“号”这一声音形象符合影片背景,其与定音鼓强奏配合,对电影的整体基调奠定了基础。在电影的尾声部分,警卫员终于吹响了集结号,但此时已不是撤退命令而是在召唤战士的英魂回家,以有源音乐的号声结束,对电影开端部分的音乐作了呼应,这也是谷子地对战友愧疚了一辈子、寻找了一生的集结号。观众看的是这一支出现在开头和结尾的集结号,听的也是这一支集结号。经过影片的讲述,当视听融合时,这一形象也被赋予了比它本身更有意义的价值,这支集结号就是本片的声音设计师王丹戎老师所强调的电影中的声音焦点[3]。此种电影音乐气氛渲染方式的表达,一方面是在电影艺术表达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电影故事情节上的深入引导;另一方面是从曲式的角度上出发,采用结构划分法,从引子到尾声,可将电影看作是一个完整乐章的结束。由于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其将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提升到更高层次,也就是说音乐设计的融合,是对电影中情感的动态性升华。音乐设计的目的,就是借助音乐对故事中情感形式进行传承和梳理,而电影中音乐形式的选择和合理性运用,更是将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3.2.2、 核心形象的音乐性烘托

  电影中核心形象的音乐性烘托,是将“音乐的作用”作为主体。具体来说,一方面,电影中的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无声性的形象塑造手段,形象塑造与故事情节发展之间存在同趋向操作的指导性作用。另一方面,在电影中革新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音乐是内外情感结合的体现。

  在影片中,二斗团长与牺牲战友王金存的遗孀举行婚礼时,制作人采用了一首苏联卫国战争时代的酒歌《我们举杯》作为此时婚庆喧闹场面的画内场景音乐[4]。这首小调式的乐曲以其轻松明快的曲调,配以歌词“唱起了愉快的歌”,是整部电影中出现的唯一团圆幸福的场景。观众在欢乐的酒歌中看到谷子地难能可贵的笑容,一扫往日在这一人物内心积压了太多的愁苦与郁愤。帮逝去的兄弟的家人找到归宿,场景音乐也是谷子地心情的描绘,是如今的新生活带给了他新的希望。

  当谷子地被牺牲战友的遗孀告知找到了部队时,8秒的无声镜头后弦乐组旋律淡入合奏出现,提琴明亮婉转的音色将谷子地心中对于回归组织的欣喜之感很好地呈现出来。就是这几秒的无声镜头,将谷子地这些年来的希望、绝望和得知这一喜讯时悲伤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当他急着爬下楼梯时,再也抑制不住冲动的情绪,就在他哭出声的那一刻,弦乐合奏中出现了小提琴的独奏旋律,比起之前欣喜的音乐情绪,更增添了些哀伤悲凉的韵味,突出这一独奏也是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全连战士都已死去,只剩连长一人倾尽全力要为战友讨个说法的剧情。

  3.3、 音效设计

  电影中的音效设计是指作品中除了人声、音乐配乐两者之外的所有声音,其中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集结号》中包含了轰鸣声、机关枪声、炸弹声、各类物品碰撞声以及雪地环境声、木炭烧焦时炸裂等声音,这些都是电影中音效设计的内容。电影在音效部分设计过程中,在不同场景中合理地对各类音效的特征加以运用,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电影表现效果。

  3.3.1、 音效中的“描绘”设计

  影片中呈现了两次战斗场景中的耳鸣效果,都是对当时角色状态的着重描绘。第一次出现在指导员王金存被谷子地拉进连队后,第一次上战场。在前面的声画描述中,观众就已经了解到这是一个善良但又胆小,只会拿笔杆子不会拿枪杆子的人物。他未曾经历过如此大的战场,当一颗手榴弹炸在他身后时,当他看到被炸的血肉模糊的战友时,加深了其心理上的恐惧,巨大的炮火声使他瞬间耳鸣。此时一直持续的大音量战斗声变弱,接连在他耳边爆炸三次,耳鸣声也越来越明显,直到黑子帮他挡住了子弹,音效又持续了之前的枪炮音效,也是对他渐渐勇敢起来的形象塑造。第二次呈现耳鸣效果是在敌军的坦克攻击时,谷子地被炸在身后的坦克炮弹炸到几近晕厥,听不清指导员的呼喊,似乎都快失去了意识。就是这一次耳鸣,让谷子地不知道受伤战友们说集结号已经吹响了是不是真的,不敢撤退直到全连覆没,也成为后来谷子地因为没有听见号声而没有下令撤退的万分愧疚的原因。

  3.3.2、 音效中的“艺术性”塑造

  电影中音效的运用也是对电影场面中声音艺术色彩的充实。比如,《集结号》中在九连掩护大部队撤退的过程中,战士们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战斗场面的音效声非常复杂,有子弹穿膛而过的起振过程、有坦克有节奏的前进声,在震耳欲聋的大音量炮火声中,还有连长的发号施令声、战士们中弹的痛苦哀嚎声。在一段时间的炮声后,画面转入煤洞里,那里仅有外面的炮火声夹杂着奄奄一息的战士所发出的微弱的呼吸声。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更强烈的悲壮感,也让观众在持续大音量的轰炸声中,起到一个调节听感的作用。还有电影开头部分指导员牺牲、血流成河的场面中,前期战斗中有连续不断的枪声轰鸣声,后期在指导员死后,焦大鹏杀俘虏的一声枪响,对比凸显出战士们的悲愤无奈之情。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影片情感与画面的交融更具感染力。

  3.3.3、 音效中的“转折点”配置

  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也可使用音效来塑造剧情的“转折点”。常见的方法为前后音效的加入、消除或者不同类型音效的转变。在影片中,开头部分呈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值得一提的是此处转折点有两个。其一是打击城内敌军残部时,谷子地派出了侦察兵,侦查过程通过战术手势展现战术意图、战术目标等信息,行进过程的音效只有战士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声。当电影无法使用转折点推动情节时,整个故事无法展开。之后突然加入了枪声音效,结合某个侦察员手腕被击穿的场景,直接形成了战争流程的“转折点”特征,有效地推动了之后的故事情节。其二是指导员带领众人冲锋时的转折,炮击之前的主要音效是炮口调整方向时的轮盘与铰链声,之后出现了大音量的炮声。从声音上来看,兵器的声音为一个贯穿、连续的音效流程,但是从情节上,之前的情节流程是攻坚—受挫—意图撤退。在炮声之后,“撤退”意图完全消失,表时对“撤退—反攻坚”战略的调整,按照当时队伍已经预判取得胜利且付出了大量火力的情况下,“撤退”的可能性确实极小。就是这一冲突,形成了一种谷子地精神上的“转折点”,也使观众对九连全体人员英勇善战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4、 结语

  电影《集结号》的声音设计不仅有战争题材电影中大制作的炮火复杂音效,还十分重视通过多层次的声音表现和突显生活的真实,让人物更贴近实际,其声音设计值得学习,是一部佳作。本文结合影片中的人声设计、音乐设计和音效设计进行分析,浅谈了关于影片《集结号》中声音塑造的一些要点。对于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设计研究,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翔.早期电影声音设计师与声音设计理念[J].艺术科技,2018,31(11):88-89.
  [2]赵婷婷.王丹戎电影作品中声音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詹新.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4-23.
  [4]陈蕾.从冯小刚电影作品看音乐元素在电影中的呈现与影响[D].广州:广州大学,2016.

  原文出处:王思晨.浅析电影《集结号》的声音设计[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0):123-1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