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问题研究(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10437字

  四、促进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合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

  第一,树立先进的公共空间规划理念,引导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一个城市空间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组成的完整体系。小型公共空间数量最多,大型空间则最少,呈现所谓的“金字塔”型结构。由于小型空间布局的限制因素少,可以灵活镶嵌于各个社区之中,因而与居民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要特别重视小型公共空间的建设,要根据社区人口密度、未来发展方向对大中小型公共空间的数量进行合理配置,谨防出现倒“金字塔”

  型结构。同时,要促进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在数量、质量与类型等方面避免苦乐不均,对达不到这项要求的建成区,可采取重构与植入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充分利用私人资本建设公共空间。理论上,作为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由政府生产与提供。然而,“政府配置资源,往往会出现配置主体的主观意愿与现实需要的不统一,产生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低效的配置结果”[19].例如,政府可能更加热衷于建设用于展示政绩的大型公共空间而不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小型公共空间。

  同时,受财力所限,政府也没有能力包办全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维护与管理。为此,应当调整发展思路,加快建立与完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公共产品投入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形成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以及开发商、政府与公众三方协作的良性关系。其中,开发商投入建设公共空间,建成后由公众无偿使用; 政府则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公共性。开发商的投资回报来自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与政府许可的更高容积率,或者是公共空间运营过程中公众的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消费支出。

  ( 二) 树立人本设计理念,强化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

  从理念上把城市空间设计的重点从美学价值转移到适用价值上来,同时强化公共空间的“社会包容”和“社会融合”.一是进一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开放性。取消所有公共空间的门票收费制度,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精英化”,禁止采用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地限制民工、小摊贩、街头艺人、乞讨者等“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公共空间活动,切实恢复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本来面目。同时做好城市交通体系规划,防止机动车道对社区与公共空间之间联系的阻隔,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进入性,使其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增加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小型公共空间的配置,丰富公共空间的类型,同时在建设上要因地制宜,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增加功能混合程度。要把功能多样性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建成后要鼓励居民利用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要让公共空间的周边社区同时拥有居住、商业、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从而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混合功能提供不同的需求主体。四是在微观层面上,要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室外座椅、饮水设施、卫生间等便利服务设施,尤其是要通过无障碍设施满足与尊重老人、儿童、行动不便者的需求。

  此外,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植被与水系对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分区作用,形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差异性需求。同时,利用植被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以及对声波的消减功能,为公共空间活动创造优良的局地环境,同时降低公共空间活动对周围社区的噪音干扰。为此,建议在公共空间的周边既要种植高大的乔木,也要种植低矮的灌木与草本植物,并对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合理搭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植被的层数与密度。

  ( 三) 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彰显公共空间的鲜明特色

  首先是决策和规划人员要认真对本土文化进行梳理、分析与总结,掌握区域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进而建立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迷失自我,不迷信与追随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中小城市也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文化,不能一味地模仿大城市。二是保护区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总是根植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保护地理环境就是保护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为此,要对地理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最大限度地维系空间肌理的原生性与完整性。同时保护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以及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文化符号,特别是能体现历史发展脉络的道路、桥梁,建筑乃至建筑材料等。要防止大拆大建斩断历史文化脉络,应留下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渐进式城镇风貌,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三是促进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打造个性与特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区域文化的竞争力,而是否有社会需求是文化竞争力存在的前提。换言之,如果区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因为失去生存的土壤而逐渐丧失影响力甚至走向灭失。为此,要积极吸纳因经济社会环境变迁而出现的时代元素,要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更多、更新的功能,以促进公共空间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并实现文化的“多元与共生”.四是加强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开展文化活动是认知文化、认同文化与发展文化的必要手段。因此,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从人、财、物等方面支持和激励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让城市公共空间展现浓厚的文化气息。

  ( 四)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公共空间的大众参与机制

  一是转变理念,高度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与价值,要把公众利益优先权理念体现在公共空间开发、设计、建设与运营的各个环节。二是采用合理、高效的公众参与方式。不能把公众参与仅仅停留在问卷调查、图纸展示以及公众被动接受与告知的初级阶段,要让公众获得真正意义的发言权。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获取渠道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可以仿效德国,通过“规划基层组织”、“多级对话程序”与“合作型民主”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参与政府决策[20].三是引导公众参公共空间建设的全过程。为确保公共空间建设符合公众利益,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广泛征集公众建议与意见,并把合理建议纳入到最终的方案中。在建成运行时,要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与管理。由于参与了前期设计,熟悉公开空间的建设要求与规范,公众必然有较高的热情参与管理,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资方自我监督的非公正性与政府监督的低效率。四是支持非政府组织( NGO) 发挥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作用。作为独立于政府和私营部门之外的非营利性公益导向的社会组织,它不仅可以在政府决策与公众意愿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承担公共空间运行的监督工作。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数量少( 尤其是缺少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非政府组织) 、独立性差、政府与公众的认可度低[21],起不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据此,国家对非政府机构的干预政策方向应是: 积极培育、促进发展,增强其独立性与合法性并引导规范运行,以逐步健全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Madanipour A.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 ofthe city[M]. Londorx Rout - edge,2003.

  [2]Ellin N. Postmodern Urbanism ( Rev. ed. )[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9.

  [3]Semsrot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the mir-ror of changing,economical,ideological and structuralinfluences ( GJ. ) [J]. Vienna - Berlin: Positions forUrbanism II 一 Society,Gvernance,Forming,2011:263 - 28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