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建瓯市小雅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析

来源:华中建筑 作者:关瑞明;廖璇;陈力
发布于:2019-06-18 共6323字

  摘    要: 美丽乡村代表了新时期背景下乡村建设要求的丰富, 关注点逐渐从社会经济发展向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方向转变, 乡村规划在其中更多扮演了协助新旧融合的角色。乡村人居环境实际是人类以生存为目的对自然干预的总和, 依据干预程度而形成递进圈层, 聚落成为人居智慧的精华。该文以“自然生态—田园生产—聚落生活”为序对建瓯市小雅村人居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知, 并从宜居、宜业的角度进行了规划设计, 以期为目前方兴未艾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 小雅村; 乡村规划;

  Abstract: Beautiful village represents the abundance of rura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focus shifts from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Rural planning plays a role in assisting the old and the new integration.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is actually the sum of human intervention in nature for survival purpose, it forms a progressively circle based on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settlement become the essence of human wisdom. Taking "natural ecology-pastoral production-settlement life" as the order, we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the human settlement of Xiaoya Village in Jian'ou City, and pla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able and suitable industri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ascendant research on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Keyword: Beautiful village; Human settlement; Xiaoya Village; Rural planning;

  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腾飞与城市发展的同时, 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承载了中华数千年传统的乡村人居环境日渐衰败,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本世纪初,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运而生, 巨大的城乡差距决定了这次乡建运动以振兴乡村社会经济为核心。然而, 由于对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认知的不足, 在至上而下的乡建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人地危机, 主要体现在聚落空间更新中的无序开发、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等方面。目前的乡村发展有三种基本情况, 一种过度现代化发展, 破旧立新, 导致乡村文脉尽失;一种发展滞后, 风景犹存, 但设施落后导致了空心村;只有少量的乡村发展适度, 既保留了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 又有新村建设的内容。以这种“适度”发展为目标, 科学认知乡村人居环境特征成为乡村研究的基础课题, 本文以建瓯市小雅村为例, 以期为目前方兴未艾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建瓯市小雅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析

  1、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人居环境

  1.1、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2005年, 中央正式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3年, 农业部正式启动“美丽中国行动”, 美丽乡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2015年, 国家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明确美丽乡村的定义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对比两次“要求”, 在2005年的20字标准中, 只有“村容整洁”可看作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的要求;而在2015年的定义中, 主要增加了“规划科学”这一条, 并在头尾增加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见对乡村规划的强调。

  图1 小雅村地理形势图
图1 小雅村地理形势图

  从“美丽中国行动”到“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的内涵亦值得关注。美丽指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 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人类在生息成长的土地上培育了对自然与生命过程的审美, 山川湖泊、雾雨晴岚、虫鱼鸟兽等都是最佳自然审美对象。乡村聚落源于人类以生存为目的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和改造, 从原始聚落到传统聚落, 人类对改造后的自然和聚落环境经过了漫长的“人文审美”适应。然而, 有些快速发展的乡村在传统聚落向现代乡村转变的过程中却出现异变, 或过度发展, 乡村风貌遭受破坏;或滞后发展, 乡村建筑颓败失修。以实现发展的“适度”, 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兼顾现代与传统并存的两种审美, 形成一种融合。

  1.2 、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吴良镛先生在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基础上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 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 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存活动”, 而“地表空间”是载体, 因此人居环境被认为是由人类生存活动引起的一系列地域、空间、场所的变化。但由于人居环境研究的城市渊源, 乡村层面的人居环境一直缺乏被广泛认可的界定。

  图2 小雅聚落空间布局图
图2 小雅聚落空间布局图

  地理学者李伯华 (后文称“李氏”) 将乡村人居环境定义为“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 (2) ”, 并将乡村人居环境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三个要素的集合, 中国农业大学叶齐茂先生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 目前许多学术研究基本沿用这种分类法。“自然生态环境指人类发展所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环境指一定地域内农户聚集与日常生活而形成的传统习俗、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特质;地域空间环境指农户生产生活活动发生所在的一定的地理空间。”1.3乡村人居环境三要素

  基于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界定, 李氏之乡村人居环境三要素更为广义。自然生态环境应属聚落周边的自然硬环境, 盖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干预的原生生态;社会人文环境则是由人类生产生活而衍生的人文软环境, 应是人类活动意识的总和;地域空间环境则是承载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人文硬环境, 应是由人类自主改造。由此可据环境性质归为社会人文软环境和地域空间硬环境两大类, 而依据“人居环境”之定义, 乡村人居环境应集中于受软环境影响的硬环境 (“地表空间的变化”) , 换言之, 李氏之地域空间环境本身就已是乡村人居环境。

  实际上, 乡村地域空间硬环境或多或少均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 绝对意义上的“原生生态”应不复存在, 现有乡村地域均是经人类干预后的生态, 且依据干预程度形成圈层, 由外向内分别是自然 (生态环境) 、田园 (生产环境) 及聚落 (生活环境) , 依次受人类活动干预程度渐强。自然是聚落周边的环境, 常有山林、河流护育, 是相对生态的区域, 亦常有林业开发;田园是生产活动的环境, 既有的农耕生产都包括在内, 但毕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聚落是日常生活的环境, 日夜起居不断地干预, 有些生产活动亦发生在此。下文便以这一框架对建瓯市小雅村 (后文简称“小雅村”) 人居环境进行认知阐述。

  2、 小雅村人居环境特征

  2.1、 自然生态环境

  (1) 区位地理

  小雅村隶属于福建省西北南平建瓯市南雅镇, 建瓯地处于闽江北源、武夷山东延余脉、鹫峰山脉西坡, 松溪、南浦溪于建瓯汇入建溪, 流经武夷山茶区, 于南平汇入闽江。小雅村位于建瓯市以南约25km处, 西临建溪, 位于建瓯与南平交界处, 村域总面积约6.2km2。整体地形 (图1) 属于中低山地、丘陵地带, 聚落紧靠建溪,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整体呈南高北低的形势, 其中南面金台山为村域内最高山, 最高海拔415m, 东、北面的卧狮岗、石沟垅等均为低矮山林, 部分有开垦。

  图3 知青点现状图
图3 知青点现状图

  图4 旧村部现状图
图4 旧村部现状图

  图8 山墙瓦塔广场效果图
图8 山墙瓦塔广场效果图

  (2) 山林开发

  建瓯山区自古山多田少, 山林开垦历史悠久, 有“水无涓滴不为田, 山到崔嵬犹力耕”之称, 自古以来茶、杉、竹便是建瓯地区的主要物产。小雅村内现有茶园约3.7hm2, 商品林约82.4hm2, 毛竹林18.4hm2, 主要分布于卧狮岗与金台山间。村内皆种植水仙茶, 乌龙茶属, 其适应于建南地区的小砂砾土, 产量较高。此外还有竹笋、香菇等林副产品, 保证了村落的自给自足。但大面积的山地开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近代以来建瓯地区山洪频发, 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应与人工自然干预过度有关。

  2.2、 田园生产环境

  (1) 农田分布

  小雅村内农田分为前洋、后洋两处, 分别位于聚落北、东两侧。前洋耕地面积约23hm2, 其中水田19hm2, 旱田4hm2, 作物以荷花、水稻为主, 搭配种植油柰、葡萄、玉米等果蔬作物, 南部近200亩的荷塘更接近体现村口的景观功能, 两条主要机耕路十字交叉组织整个片区交通。后洋耕地面积约38.4hm2, 其中水田29hm2, 旱田9.4hm2, 作物以水稻、葡萄种植为主, 甜竹、玉米、油柰、杉木等点缀其间, 临近新村, 更接近自给自足的农耕传统, 下府弄的官道与一条机耕路和两条田埂路构成“井”字组织整个片区交通, 整体分布较均匀。

  (2) 农田水利

  因临近建溪, 地势低洼, 小雅村内农田边缘均筑有堤围, 堤上设涵闸, 平时闭闸御水, 旱时开闸放水入田, 属较典型的江南圩田。但随着劳动力流失, 小雅村内已有一定的荒耕情况, 水旱交错, 农田水利系统较显支离。前洋用水依赖于石沟垅山谷的山涧自东向西自然灌溉, 由小雅桥下汇入建溪, 北部圆圆山下牧场的养殖废水亦汇入作生物肥料;后洋则依赖于南侧金鸡水库沿机耕路自东向西依势灌溉, 经流村尾竹厂旁的土地庙汇入建溪, 水库总容库50.7万m3,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渔钓等综合利用的小 (二) 型水库。

  2.3、 聚落生活环境

  (1) 村落源考

  据《南雅镇志》记载, 东汉献帝建安初年, 因地处建瓯城南, 又有十多处瓦窑, 故名南瓦口, 后雅化为南雅口, 解放后简称南雅, 临近的“小瓦口”也随之改为“小雅”。自宋起, 南雅镇便是建瓯着名的港口墟市, 临近的小雅村亦以水陆交通为发达。因瓦得名, 因贸而兴。小雅村历来有制瓦陶的传统, 旧时村头尾各有一大瓦窑, 至今在前洋东北角石沟垅下还堆有大面积陶碎片, 聚落中亦有中秋时节“烧瓦塔”的习俗;古时水运发达, 对外物资运输均经由建溪边的小雅码头, 贸易集中在临近的大街, 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 码头基本荒废, 但大街还保留了原时肌理。

  (2) 聚落布局

  小雅聚落位于村域北部, 建溪东畔, 占地面积约11.56hm2, 因地势较低, 1998年和2006年的洪水均曾给聚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毁坏。聚落由两个入口分为旧村与新村 (图2) , 两者之间无明显边界, 仅从风貌上作出区别。旧村民居基本均沿建溪排布, 1998年洪水冲毁大部分民宅后, 村民基本均迁至东侧临近后洋处的新村。聚落整体保留了自然肌理, 道路、水渠均依地形地势, 相对保存完整的特色传统空间有知青点 (图3) 、樟树巷、大街、后门道、旧村部 (图4) 、龙长路、下府弄等, 其中大街作为小雅村旧时村民主要生活街巷, 区位和文化意义更显突出。

  总体上, 小雅村人居环境建设历史悠久, 自然风光优美, 但受现代化浪潮冲击, 空心村现象明显, 加之1998年洪水对聚落物质空间的严重摧毁, 人居环境演变出现断层, 亟待环境提升。

  3、 小雅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3.1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育

  (1) 保育区划

  聚落周边的山林是村落重要的生态基底, 规划通过划定山体核心区、保育区和协调区, 形成三级保护体系, 并提出具体保护对策。核心区指山的本体, 尤其是海拔高、生态好、体现山脊形态的区域, 应严格禁止任何开发活动;保育区指原始山体与林业开发之间的区域, 动物栖息地、水源涵养区, 应限制开发、优化利用;协调区指常见的山体开发、农林种植区域, 茶、杉、竹园区, 适于造景, 应适当保护、合理开发、生态利用。

  图6 开放空间整合图
图6 开放空间整合图

  (2) 林业引导

  现状林业开发已有单一规模化趋势, 势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规划参考传统山林文化对三种主要的山林业作出生态种植引导。茶业上, 参考志书记载之茶桐间作的形式, 以桐木育之, 秋冬时桐木落叶而覆寒, 春夏时桐木茂而遮日。杉业上, 尊重村民造林植树的传统, 每逢喜庆之日、筵宴之余, 植添丁树、育陪嫁林, 强调村民心中的生态观念。竹业上, 注重笋与竹的采量和采点平衡, 尤其是挖冬笋时, 依据竹鞭走势判断冬笋成竹与否, 依据位置决定挖与留, 对竹林成长十分关键。

  3.2、 田园生产环境的优化

  (1) 生态种植

  农田生态系统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 优势群落往往只有一种或数种作物, 养分循环主要依靠系统外投入而保持平衡。规划借鉴“食物森林” (3) 的概念, 主张通过扩大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圈提高农田自维持能力。物种多样性上, 首先增种农田防护林网, 既是调节区域小气候, 也是修复“乔-灌-草”的竖向生态结构;其次避免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结合间种、套种等适宜技术,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利用上, 强调可持续性利用, 轮种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肥力, 替代化肥等机械式的增肥方式。

  (2) 农牧结合

  考虑前洋靠近小雅牧场, 牧场废料的排放已对农田和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规划针对此提出了三种生态农牧结合模式, 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一是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 通过翻压紫云英, 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 在水稻休作时避免荒耕现象, 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二是作物—奶牛—鱼塘模式, 将畜牧业产业的污染物与秸秆进行厌氧处理, 所成沼渣、沼液既用作种植业肥料, 亦可作为鱼塘饲料。三是作物—牧草—奶牛模式, 将牧草与农作物进行轮作, 既能节省奶牛饲料, 又能恢复土壤肥力。

  图5 聚落空间结构图
图5 聚落空间结构图

图7

  3.3 聚落生活环境的提升

  (1) 空间梳理

  规划基于对聚落图底关系的分析, 根据新旧村的发展逻辑, 结合具体风貌现状确定了“两轴、四片区”的聚落空间结构 (图5) , 两轴不仅表明了新旧村的核心区域位置, 而且展现了两个不同时期完全不同的村落发展理念。又针对旧村重点开发区进行了风貌整合 (图6) , 一是根据交通和村民需求, 对照实际现状在图底关系中确定保留、改造、拆迁、新建的建筑, 形成新的图底关系;二是将新图底关系中的“底” (开放空间) 划分为私宅庭院、公共绿地和硬质铺装三类, 通过明确界线对图底进行“织补”;三是对有特色的开放空间进行以景点命名为形式的景观提升, 并选取重要节点进行详细景观设计。

  (2) 节点设计

  规划结合小雅历史文化背景, 从功能、立面、空间三个层次对旧村大街进行改造设计。功能上, 恢复小雅陶瓦、竹编、水仙茶等传统工艺, 增加小雅历史、知青记忆、农作知识等展示空间, 搭配烧瓦塔、骑竹驴等多样民俗体验活动。立面上, 梳理小雅传统建筑的材质、色彩、结构等特色元素, 将现有主要形制保留, 改造只在大小协调与材质统一方面努力 (图7) 。空间上, 在大街划定多个集散广场, 其中大街入口的山墙瓦塔广场 (图8) , 旨在恢复小雅村烧瓦塔的民俗活动, 将瓦塔背面的建筑山墙面通过瓦片堆砌绘出“小雅村”三字, 构成整个聚落标志性的艺术广场。

  结语

  美丽乡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范例, 关注点从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向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方向转变, 乡村规划更多扮演了一种协助融合的角色。研究通过对建瓯市小雅村人居环境多层次的深入认知, 以“宜居”和“宜业”的要求尝试规划, 在此基础上, 未来亦有“宜游”的发展可能。在愈演愈烈的乡村建设浪潮中,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规划者真正关注乡村发展的需求和村民的诉求, 更多角度的研究和探索值得期待。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课题组自绘。

  参考文献

  [1]曾真, 关瑞明, 陈力.美丽乡村视野下湖头村的公共交往空间研究[J].福建建筑, 2015 (6) :16-21.
  [2]曾真, 关瑞明, 陈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探讨[J].中外建筑, 2015 (7) :95-97.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王竹, 王静.低碳乡村的“在地设计”策略与方法——安吉县景坞村营造实践[J].城市建设, 2015 (11) :32-35.
  [5]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9) :130-136.
  [6]王先龙.基于生态认同的福建南平湖头村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 2017.

  注释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38。
  2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4 (09) :130-136。
  3 食物森林是模仿自然森林来种植食物的多年生生态农业系统, 它结合朴门永续 (Permaculture) 的理念, 根据阳光、地形、人类活动等, 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设计。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原文出处:关瑞明,廖璇,陈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建瓯市小雅村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19,37(06):104-1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