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参考文献

共同犯罪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胡老师
发布于:2017-06-15 共6108字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下面是共同犯罪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共同犯罪参考文献一:
  
  [1]陈姝彤。 立足三项原则认定“水客”走私共同犯罪[N]. 检察日报,2017-05-21(003)。
  [2]樊奕君。 “转化抢劫”暴力对象范围的司法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7,(10):48-51.
  [3]马春辉。 论实行过限及未过限共犯的责任[J]. 中国检察官,2017,(10):25-30.
  [4]周立波。 建立微信群组织他人抢红包赌博的定性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03):110-115.
  [5]卢祖新。 共同犯罪分案处理中从犯的认定与量刑[N]. 人民法院报,2017-05-18(007)。
  [6]熊有福。 “二人以上共同作案”未必都是“结伙作案”[N]. 检察日报,2017-05-10(003)。
  [7]于志刚。 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03):83-92.
  [8]柏枫,段卓廷,丛龙飞。 网络时代背景下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03):25-29.
  [9]王守印。 浅析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17,(13):6-7.
  [10]路正。 论女性犯罪及其刑事政策[J]. 犯罪研究,2017,(02):24-34.
  [11]郭春雨。 一般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辅助定量认定[N]. 人民法院报,2017-04-20(007)。
  [12]祁旺民,田光伟。 轻刑化对非法集资犯罪的规制导向[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02):34-39.
  [13]刘明祥。 从单一正犯视角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疑难问题[J]. 法学家,2017,(02):69-82+179.
  [14]李军艳。 过失共同犯罪的比较研究[J]. 法制博览,2017,(11):20-22.
  [15]方斌。 关于中韩刑法典的正当防卫制度的比较研究[J]. 法制博览,2017,(11):124-125.
  [16]赵梦诗。 论身份犯的共同犯罪[J]. 法制博览,2017,(11):255.
  [17]柳忠卫。 中国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的归属与选择--“双层递进式”共犯立法模式的提倡[J]. 政法论丛,2017,(02):118-127.
  [18]张明楷。 共犯的本质--“共同”的含义[J]. 政治与法律,2017,(04):2-20.
  [19]李怀宇。 “内外勾结”骗取拆迁补偿款的法律认定[J]. 法制与社会,2017,(10):95+98.
  [20]吕明利。 污染环境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02):99-103.
  [21]谢爱珍。 共同过失犯罪的共犯化分析[J]. 科技展望,2017,(09):318.
  [22]林小嵩。 共同犯罪中几种特殊情形的认定[J]. 法制博览,2017,(09):96-97.
  [23]曹建中,苏兴国。 浅谈贪污共犯口供相异的破解[J]. 法制博览,2017,(09):221+220.
  [24]王欢欢,傅正杰。 论基于微信的新型犯罪类型与打击对策[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01):48-54.
  [25]李光宇。 结果加重犯共同正犯的认定[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44-49.
  [26]山口厚,王昭武。 承继的共犯理论之新发展[J]. 法学,2017,(03):146-153.
  [27]王振。 船舶肇事犯罪的共犯形态之省思[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02):28-33.
  [28]周洲。 污染环境罪中共同过失犯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7,(08):263-264.
  [29]杨显滨,陈风润。 涉台离婚诉讼中大陆配偶权益的保护[J]. 江苏社会科学,2017,(02):174-183.
  [30]杨超。 共同犯罪的分案研究机制--分案诉讼利弊分析、现有不足及完善途径[J]. 法制博览,2017,(08):110-111.
  [31]位秀伟。 浅析共同犯罪法庭审理程序[J]. 法制博览,2017,(08):211+210.
  [32]姜茂林。 对我国连累犯的三维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17,(01):83-89.
  [33]吕翰岳。 互联网共同犯罪中的意思联络[J]. 法学评论,2017,(02):145-158.
  [34]刘仁文。 两岸共同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应用法学,2017,(02):86-88.
  [35]沈威,徐晋雄,陈宇。 网络时代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新变化与防治对策研究--以两岸司法互助协议之实践为切入点[J]. 中国应用法学,2017,(02):73-86.
  [36]周光权。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J]. 政治与法律,2017,(03):17-34.
  
  共同犯罪参考文献二:
  
  [37]王殿宇。 论我国共犯性质的现状与出路[J]. 法制与社会,2017,(07):279-280.
  [38]陈伟。 对我国毒品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的反思[J]. 理论探索,2017,(02):104-111.
  [39]弗尔克尔·哈斯,王德政。 不作为的共同犯罪[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58-64.
  [40]喻梦鸽。 浅论不当得利与财产犯罪的关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4):101-102+112.
  [41]徐艺津,白雪婷。 中立行为与帮助犯[J]. 法制博览,2017,(06):245.
  [42]陈璐瑶。 论帮助犯的成立条件[J]. 法制博览,2017,(06):224.
  [43]陈仪。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7,(06):280-281.
  [44]张育勤。 中国-东盟合作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探讨[J]. 犯罪研究,2017,(01):106-112.
  [45]王昌圣,李站营。 贿赂犯罪主观要素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7,(04):27-30.
  [46]张佩如。 “钓鱼式”合同行为单位共同犯罪分析[J]. 中国检察官,2017,(04):70-74.
  [47]王霖。 网络共犯归责模式新构--以改良纯粹惹起说为视角[J]. 西部法学评论,2017,(01):93-106.
  [48]王璐晗。 人格缺陷犯罪共性研究及预防[J]. 法制与社会,2017,(05):288-289.
  [49]张振锋。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01):31-37.
  [50]向准。 生态犯罪规制之空白罪状的评介[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5-12+94.
  [51]章雨润。 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的扩散--从解释论到方法论的重新演绎[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41-51.
  [52]袁德安,姚剑良,吴星琰。 非身份犯与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研究--兼以渎职犯罪为视角[J]. 法制博览,2017,(03):164-165.
  [53]王谦。 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型经济犯罪刑法规制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7,(02):251.
  [54]吴斌,谢阗。 共同犯罪各行为人“归责”与“担责”的实质分离[J]. 中国检察官,2017,(02):52-54.
  [55]侯珂,张云运,骆方,任萍。 邻里环境、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01):85-94.
  [56]董文辉。 拐卖妇女、儿童共同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1):51-58.
  [57]邓毅丞。 结果加重犯在共同参与中的归责问题研究[J]. 清华法学,2017,(01):70-85.
  [58]刘立霞,马向。 域外循证犯罪预防的发展及其启示[J]. 法学杂志,2017,(01):68-74.
  [59]武鑫。 犯罪资产分享制度在中外反腐合作下的适用进路[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21-23.
  [60]郑丽芬。 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分析视角下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2):37+39.
  [61]刘明祥。 不能用行为共同说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01):61-66.
  [62]魏僖。 共同犯罪分案诉讼制度之我见[N]. 江苏法制报,2017-01-10(00C)。
  [63]戴泽昶,黄文其,马云宁,张锐林。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反洗钱监管研究[J]. 经济师,2017,(01):163-166+169.
  [64]曹仕旺。 事前无通谋的滥伐林木罪共犯的认定问题研究[J]. 中国检察官,2016,(24):67-69.
  [65]吴永一,周培伟。 赛博空间中的理论异化--网络犯罪的共犯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2016,(35):175.
  [66]周苗。 浅析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认定[J]. 法制博览,2016,(34):217+216.
  [67]王顺达。 共同过失犯罪之提倡--以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为视角[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06):65-70.
  [68]马思明。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6.
  [69]杨诚诚。 论共同犯罪中意思联络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6.
  [70]刘超英。 新兴网络共同犯罪之我见[J]. 法制博览,2016,(29):197.
  [71]张小虎。 论我国《刑法》中非纯粹过失犯的共犯成立[J]. 政治与法律,2016,(10):83-94.
  [72]马佳。 受贿罪在司法认定中的难点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