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美容论文

中药古方七白膏的美白功效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14 共3010字

  中药古方七白膏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元代的《御药院方》也载有此方。其组成有: 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及、细辛、鸡子白。

  使用时将上药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合为挺子,每挺如小指大,阴干。每夜洗净面后,用浆水于瓷器中磨汁涂之。其言常用此方涂面,可使面部白皙娇嫩,故而被古今爱美女性广泛使用。

  1 选用七“白”的中医理论依据

  中医美白药物中尤以白字命名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是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消长转化的理论,加之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应用白色药物治疗色素沉着类皮肤病,应用黑色药物治疗色素减退类皮肤病的治疗经验。欧阳恒等[1]

  总结此类以白治黑,以黑治白之法为“以色治色法”,是以药取其色,以白除黑,以黑除白。又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藏象理论,白色属肺,肺属金,黑色属肾,肾属水,肺为肾之母,根据“子病治母”的理论,即可用白色药物治疗色素沉着。

  2 七白膏方解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益气健脾、燥湿利水[2].《药性论》称其“主面光悦,驻颜,去( 黑干) .”

  《新修本草》记载“利小便,及用苦酒浸之,用拭面( 黑干) ( 黑曾) ,极效。”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2].《药性论》称其: “治面上皮干疱,令人肌滑。”《本草纲目》载有: “白及洗面,去( 黑干) ( 黑曾) .”白芷性温,味辛,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2].《神农本草经》称其“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日华子本草》记载: “止痛生肌,去面皮干疵瘢”《本草纲目》谓其“达阳明阳气,去面黑。”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2].《补缺肘后方》记载“治( 黑干) ”.白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止痛。《本草正》记载有“除表里沉寒,厥逆,暖五脏”.白蔹味苦、辛、微甘,性微寒。归心、肝、脾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生肌敛疮[2].《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痈肿疽疮,散结气。”《药性论》曰:“治面上疱疮”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2].鸡子白味甘,性微寒。归肺、脾经,润肺利咽,清热解毒[2].《肘后方》记载治面生皮干疮。

  中医学认为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水湿上泛,与风寒之邪相搏; 或因气机郁滞,郁久化瘀,致能动之气血亏虚,肌肤失养,使颜面气血失和而为色素沉着。方中白术、白及、白芷、白茯苓均有去( 黑干) 之效,白术、白茯苓同用健脾除湿、驻颜去( 黑干) ,白芷、细辛祛风胜湿,细辛、白附子散寒除郁,白蔹散结消肿,疗面上疱疮,白及化瘀生肌、愈皮损皲裂。白附子主面上百病,除斑痕秽疵,加鸡子白清热解毒,全方配伍周详,直接作用于面部,消散面部黑气,使之白皙润泽。

  高慧琴等[3]用丹栀逍遥散合七白膏面膜治疗黄褐斑 56 例,总有效率 83. 9%.王萍[4]在七白膏基础上加减并配合不同手法治疗多种损容性皮肤病,其中色素沉着的症状有改善。王忠娟等[5]观察七白膏外治女性面部皮肤衰老,发现对面色晦暗有较好的疗效。胡倩等[6]把七白膏制成散剂,调配后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氢醌乳膏,并有一定的美白功效。

  3 现代医学美白作用机理

  正常皮肤的颜色由四种生物色素构成: 褐色的黑素、黄色的胡萝卜素、红色的氧和血红蛋白和蓝色的还氧血红蛋白。其中胡萝卜素为外源性色素,其余 3种均为内源性色素。决定人体肤色的主要色素是黑素,分布于表皮由黑素细胞产生[7].研究表明,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反应生成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5,6-二羟基吲哚、5,6-吲哚醌,进而形成色素颗粒[8].

  色素颗粒通过黑素细胞树状突起输送给表皮细胞,含黑色素的表皮细胞不断向皮肤表面移行,最终随角质层细胞脱落,或部分被溶解酶消化消失。中药美白的机理是通过抑制黑素生成所需的酶,主要是酪氨酸酶、破坏黑素细胞、还原多巴醌等方式而达到美白的效果[9].其中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大多数具有美白功效的物质都是通过抑制该酶活性来阻滞皮肤黑素生成达到美白效果。

  4 七白膏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实验发现七白膏的组成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活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雷铁池等[10]应用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等方法观察了 82 味中药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的影响,筛选出白术、白及、白附子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熊果苷相当,白茯苓、细辛表现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的双相作用。李洪武等[11]发现茯苓、白术提取液对 UVB 照射下的大鼠皮肤的多巴阳性 MC、含黑素颗粒细胞,黑素含量指数均明显减少,与 3% 的氢醌外用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傅国强等[12]用多巴色素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表明白及、白术、白蔹、白附子、白茯苓对酪氨酸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白及表现出高浓度激活低浓度抑制的双相作用,李艳莉等[13]采用酶活性法对 6 种中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白附子的抑制作用最强,白芷、白茯苓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张建华等[14]对10 味中药萃取物作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结果显示,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及、细辛提取物的高、中、低 3 个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但细辛相对较差,白茯苓、白芷、白术的低浓度和高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中浓度较差。白附子甚至出现低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中、高浓度较差。5 结语现在人们对皮肤美白的观念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物理性遮盖式的美白向生理性美白转变。研究中草药美白机理,提取有效成分,开发中草药生理性美白化妆品,将是未来美容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欧阳恒,祝柏芳。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 5) : 13-16.
  [2]田代华。 实用中药辞典[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4-1288.
  [3]高慧琴,郭小平。 丹栀逍遥散合七白膏面膜治疗黄褐斑 56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 6) : 45-46.
  [4]王萍。 古方“七白膏”新用[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 4) : 31-33.
  [5]王忠娟,周光。 七白膏外治女性面部皮肤衰老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3) : 302-303.
  [6]胡倩,周凤,刘德和,等。 自制七白散面膜治疗黄褐斑 86 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2,20( 2) : 19-20.
  [7]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05-256.
  [8]SHOUKAT P,MOONKYU K,HWAN S C,et al. Survey and-mechanism of skin depigmenting and lightening agents[J].Phytotherapy Research,2006,20( 8) : 921-934.
  [9]李韶勇,孙命,曲娜,等。 黑色素的合成及其常见抑制剂的作用机理[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22( 1) : 17-21.
  [10]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等。 89 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上调作用[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6( 3) : 6.
  [11]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 白术等对 UVB 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 6) :124.
  [12]傅国强,马鹏程,吴勤学,等。 196 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 2) :48.
  [13]李艳莉,钟理,梁丽红。 6 种中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 3) : 129-131.
  [14]张建华,王婷,冯曙霞,等。 七白膏各中药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 2) :7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