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护理论文

中医临证施护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8例

时间:2014-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315字
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院着眼于开展和深化中医护理工作,鉴于中医临床施护结果和优势有哪些,我们自 2010 年 4 月以来开展中医临证( 症) 施护工作,通过对近三年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 68 例患者的分析和探讨,现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0 年 4 月 ~ 2013 年 1 月间收治并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 68 例,男性 27 例,女性41 例,年龄 21 ~ 68 岁,平均 46 岁。伴发糖尿病 10 例;心脏疾患 3 例; 脑血栓 5 例; 高脂血症 28 例。伴发两种内科慢性疾病者 8 例。伴发三种或三种以上内科慢性疾病者 3 例。其中股骨颈骨折 12 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15 例; 股骨骨折 8 例; 胫骨平台骨折 19 例; 胫腓骨骨折 10 例; 内踝骨折 2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方面无显着差异( P > 0. 05) ,术后大多予以镇痛泵预防术后疼痛。并于术后 48 小时内去除。本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①术后患肢予以适当固定和制动,减少切口部位的渗血和肿胀; 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减轻疼痛。

  ②镇痛泵拔除后如果出现疼痛,可根据疼痛的轻重给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

  ③配合心理护理,包括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安静,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解除患者思想顾虑,调控情志。

  ④全方位解决患者需求,保持舒适的体位,减少患者痛苦; 在进行预防褥疮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防止牵动患处; 软枕高矮要适中; 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但不要影响骨折复位。

  1. 2. 2 观察组
  ①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取神门、皮质下、肾上腺、膝踝关节部位,针刺或按摩风市、伏兔、梁丘、昆仑透太溪等穴位,以消肿止痛和缓解情绪。

  ②为了防止发热和感染,根据患者病史、体症,结合体质、年龄,四诊合参,合理辨证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或行气活血,健脾益气之中药汤剂。可增加补气、养阴、扶正之品,增强机体免疫力。

  ③临症护理: 针对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积极给予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定时复测体温; 体温超过 38. 5度时,根据中医辨病辨证给予养阴清热之品,口服中药时温度要适宜,服药后加强病情观察,在一 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 汗出最佳、忌大汗。汗出时及时用干毛巾 或热毛巾擦干,汗止时再更换衣被,注意 避风寒; 高热者可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针刺降温( 耳尖放血) 。当患者出现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 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及时报告医生。

  2 结果

  2. 1 从手术当日开始观察体温变化和疼痛情况,每天2 次,时间为 2PM、6AM。
  与测体温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分别评估病人 6AM-2PM、2PM-6AM 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连续观察四天。,临床评定以“0 ~2”分为“优”,“3 ~5”分为“良”,“6 ~ 8”为“可”,>“8”分为“差”; 体温分为: 优: 正常 37. 3 度以下; 良: 低热37. 3 到 38 度; 可: 中等热度 38. 1 到 39 度; 差: 高热39. 1 以上。上午 6AM ~ 2PM 体温和疼痛相对稳定,本文不作统计。下午 2PM ~ 6AM 期间的疼痛情况和体温变化详见表 1、表 2。【表1-2】
论文摘要
  
  2. 2 表一中两组术后第三天去除镇痛泵后 VAS 评估>“8”者,通过卡方检验,P < 0. 01 有显效; 表二中术后第二、三天,体温正常者两组通过卡方检验 P <0. 01有显效。

  3 讨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普通百姓越来越重视身体保健。中医历来注重治未病,提倡预防为主。中医药在健康保健方面有几千年历史,标本兼顾,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越来越多的患者相信中医,选择中医,中医护理也得到认可。全国各级中医院均在开展并深化中医护理工作。中医护理在临床上是否有明显优势,目前文献很少有报导,为此,我们选择下肢术后病人进行观察,是因为术后病人骨折部位已进行了牢固的内固定,骨折断端较稳定,在进行推拿、按摩和其他中医护理操作时接触肢体患者心理上容易接受,减少心理排斥。疼痛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主观反应,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易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疼痛与情志有很大关系,临床疼痛的护理更宜采用个体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疼痛可引起烦躁,烦躁使心律增快,手术部位血循环加快,疼痛加重,控制情绪可减少或控制疼痛,为了预防术后疼痛,各种中医止痛方法要提前干预,不仅止痛效果好,疼痛程度轻,还可以减少药物用量。这是因为中医耳穴埋豆和针灸按摩,既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效果,又能很好的调节病人的情绪,针对疼痛所引起的情绪波动非常有临床意义。

  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应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大多表现为中、低度热,发热以午后潮热或日轻夜重等为多见。偶有出现高热者,多与感染或其他原因有关,不在本组研究范围。多因术前骨断筋伤致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术中气血阴精耗损,导致阴阳失调,阴不足无以敛阳,阳气偏亢而发热; 手术前后忧伤思虑,使脾气受伤,气血化生不足; 应属虚热之象。中医诊治疾病注重预防,本着中医治未病的原则,针对术后可能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利用中医辨病辨证原则和临症护理措施,采取早期干预,尽早给予补中益气,益精养血,养阴清热等法,扶正祛邪,甘温除热。绝不可妄用发散或苦寒之剂,以免过度伤津。

  总之,通过本组临床用,中医护理效果好,但需要护理人员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动作要轻柔,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绝不能粗暴从而加重患者疼痛,使护理效果恶化。

  参考文献
  
  [1] 曲雅丽,周秀珍,柴素英,等. 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3,11( 1) : 35-36.
  [2] 王桂芝,李小玲. 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J]. 光明中医,2012,27( 2) : 373-374.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