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来源:农家参谋 作者:刘思娸
发布于:2020-11-09 共4042字

  摘要:在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当中明确地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甄别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极为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将通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入手,进一步的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 批判性思维; 培养;

目录

  1引言……………………………………………………………………1

  2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2

  2.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

  2.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2.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3

  2.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3

  3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4

  3.1夯实基础知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5

  3.2优化问题设计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5

  3.3有效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5

  4结语……………………………………………………………………6

  参考文献……………………………………………………………………7

历史教学

  1 引言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在史料方面更加要求求真。科学精神在历史学科当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基于历史学科这类特征,史学科本身就具备培养学生这个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先天优势。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进行主动的质疑,自主的探究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能够被最大限度的培养起来,进而得到提高。在初中历史教材当中涉及到大量的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内容,比如对曹操、秦始皇、甘地等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对于这些人物的评价,只有在全方位的了解人物历史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必然会产生质疑。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阅读更多的材料,而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化自己对于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的全方位认知。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学生看待历史人物以及看待历史资料的态度会更加客观,对于各个历史人物做出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判断。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 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技巧,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够学得会,因此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重点包括,学生个人的注意力、自信心、思维的灵活度以及独立反思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得学生保持着较高的专注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逐步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反思的能力。由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去看待问题,能够主动去反思,能够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正确的抉择,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品质。反之,如果学生不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自以为是且人云亦云。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世界从哪里来的质疑是起源于哲学,对于宇宙中心的质疑则是起源于近代的科学。社会的任何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以质疑为基础的,而质疑是学生能够进行创新的起点。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是单向的,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培养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学生能够掌握探索设计的方法,能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创造和批判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当中,经常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打开新世界探索的大门,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创新思维简而言之也就是发现事物新的特点,发现事物的本质,确定论当中找到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对此提出质疑,并且不断的进行革新,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那么就不会产生问题,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产生以及知识的传播,都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每个人所面临的信息量都是极为巨大的。不仅仅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更加有一些信息技术成熟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速度,由此信息和知识的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这样的条件之下,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必然不能够对于信息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甄别。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想要立足于现在的社会,就必须拥有独特的见解,能够更加准确的去筛选和评价信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离开了批判性思维将寸步难行。

  2.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才能够不盲目、不盲从。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使得他们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加具有说服性,将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学生如果学会了利用批判性思维利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个人健全人格的体现。

  3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3.1 夯实基础知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更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需要清楚的看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出发点是基础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才能够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之,脱离了作为基础的历史知识,那么学生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就不能够得以发展。所以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在学生充分的灵活自如的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自主的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问题。而要夯实基础的知识,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述,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讲述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是因为在历史这类自然学科当中,教学的逻辑性以及推理性的特征相对比较明显,由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更加频繁。同时,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更多的是由相关的历史事件构成的,所以教师的讲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讲清楚历史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历史的本质,把握教材的内容,由此才能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相关历史概念的过程当中,应当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到与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策略相适应的方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历史的问题,让学生对于历史更加感兴趣,从而深入的挖掘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历史学习的潜能。

  3.2 优化问题设计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

  优化问题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去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灵活的课堂问题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学习更加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点燃思维的火花,来逐步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良好的问题应当与学生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在关联,这就需要学生在认知的过程当中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勇于主动思考去得出答案。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把握适当性,问题既要有效而且要有序,有序的问题应当是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是依据学生个人的兴趣来进行设计的。更多的是基于学生自身的认知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而进行自主萌发的,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价值。教师应当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出一定的历史情境来不断的开拓学生的思维,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活动状况来预设问题,让学生对于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3 有效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意见的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弄清楚问题根源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作用在于能够使得学生学会钻研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习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当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到以下几点。在讨论之前,教师要确定讨论的目标以及本节课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此之前还要求学生耐心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积极的思考写下自己的发言提纲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教师在创设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当中,积极耐心的对于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辩论,并且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当中,以此作为基础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总结本堂讨论课程的实际优缺点,也可以进一步的确定下一次研究和讨论的重点问题。

  本质上来看,有些课题并不需要学生提前准备,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当中遇到一些不能够立刻解决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比如在讲授文化大革命的教学内容时,由于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相对较少,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下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通过口述历史等多种方法来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思维。

  4 结语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所在。有利于中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且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夯实基础知识、优化问题设计、有效利用课堂讨论等多种的方法,来进一步的实现对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在实践培养的过程当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培养的过程当中也有着诸多困难,比如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综合的进行把握,合理的对于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时间进行调配,最大限度的凸显初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其勇,佘仁叶、蔡万玲。合作教学模式的建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赵亚夫。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J].学科教学与教研,2013,(2)。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原文出处:刘思娸.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农家参谋,2020(22):281-28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