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华阴老腔的表演风格及其美学审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3 共6080字
论文摘要

  华阴老腔是以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滥觞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华阴老腔原本是一种皮影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是以华阴市岳庙街道办事处双泉村张氏户族家族戏的形式存在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老腔只传本族同姓的男性,不得传于外人。虽然华阴老腔有辉煌的历史,但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观众审美期待的变迁,像许多民间文艺一样,华阴老腔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甚至濒临灭亡。为了适应时代,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未,老腔曾被搬上大舞台,但这一尝试并没有得到深入推进。直至 2003年,时任华阴市文化局干部的党安华与老腔艺人们一起尝试通过排演《古韵乡趣》对老腔的演出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为此,他们把皮影与演唱、演奏剥离,使老腔由皮影戏转变为艺人直面观众的戏曲表演。除演出方式变革之外,这一时期的老腔变革还体现在角色的配置方面———他们在演出中还增加了女性纺织等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表演成分。在老腔艺人从后台走向前台的同时,幕布的取消还扩大了老腔的表演空间。此后,老腔的演出就不仅仅局限于狭小的舞台之上,还走向了街区广场甚至是田间地头。改革之后,观众不再隔着幕布看皮影,而是面对面地欣赏老腔艺人绘声绘色的表演。此前,观众只能通过老腔艺人的唱腔和音乐的旋律去体会其在演唱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当观众直面演员的时候,其不仅可以感受唱腔与旋律带来的心灵震撼,而且还能够亲眼目睹老腔艺人演唱过程中的表情神态与舞台造型,这种声情并茂的演出给观众带来的审美冲击力无疑是更加强悍的。

  一、豪迈之气在地域风俗与历史文化的交汇地带飞扬

  “任何一种声腔及其表演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产生及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关,都是该独特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产物。”

  华阴老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的生产与发展及其特点的形成也都与其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关中的地理环境为老腔的生存提供了自然文化空间,关中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则为老腔提供了文化根基。位于关中东部的华阴,自古以来其农业就非常发达。

  广大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即使不在一起劳动,由于土地平整广袤,他们也可以喊话或手语交流。正因为能见度高,声音传递受到的阻力小,因此这种交流不仅可以远距离进行,而且可以多人间同时互相交流。这种情形不但在古老的华阴人那里在所难免,即使到了包产到户的现代,人们在田间劳动时也有喊话交流的现象,而且一旦有人唱起时其他人也会附和跟进。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并不牵强地得出一个结论———华阴老腔很可能就是在这种民俗传统的基础上由艺人加工而成的。对于华阴老腔的起源问题,学界曾有三种说法,如“兵营说”、“曳船说”和“孟儿说”。尽管如此,但我们以为华阴老腔的诞生与发展肯定和华阴人民曾经的生存状态,华阴的民风民俗有必然的联系,这也许是文艺起源于生活的最好注解之一。

  老腔演出时,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老腔艺人都不会过分刻意的装扮。他们既很少化妆,也很少穿戴传统戏剧中常见的那些表演服饰。无论演唱什么内容,塑造什么人物形象,他们一般都不会装扮为唱腔所指的角色,而是身着普通服装。

  当然,这里所说的普通服装并不一定是指当前的日常服装。在很多时候,他们也穿戴历史上关中平民经常穿戴的传统服装。演出中,男艺人或头戴无沿粗布帽,或头裹白羊肚手巾,或什么也不戴,发型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整齐统一。大多时候,他们穿着对襟布衣、大裆裤和圆头布鞋,或者是棉衣棉裤棉鞋。演出过程中,有坐在方凳上的,有坐在长凳上的,有屈膝蹲着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着的。

  在男艺人中,还有人手持长长的大烟斗,甚至在演出过程中,还模仿抽烟的动作。当然,老腔艺人有时也穿着他们现在的日常服装演出。不过,他们并不一定追求时尚,即使穿上西装革履、茄克西裤、中山装或休闲服等服装,也要和关中农民在外形与精神上相一致,避免把自己包装成“城里人”。老腔演艺人员中的女性比较少,一场演出之中,一般只有一两位女性艺人。女艺人穿的也常常是对襟布衣、大裆裤和圆头布鞋,或者是棉衣棉裤棉鞋。演出中,她们与男艺人有鲜明的分工。她们很少有唱腔,经常是手执纺锤模仿纺线织布或拿个鞋底模仿纳鞋底做针线,有时也敲击小锣等辅助性乐器。不仅如此,在演出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她们总是斜靠着某个柱子或墙壁站在后面。在唱腔方面,华阴老腔采用一人主唱众人帮腔附和的拖腔方式( 民间俗称为拉波) ,声腔刚直高亢,气势磅礴豪迈,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感,落音时还常常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因此,当地人们形象地说: “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赵熙先生看完老腔后,曾情不自禁地赞曰: “挥戈舞枪任潇洒,战马腾空似云翔。众人帮腔一人唱,千军万马过大江。”

  华阴老腔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它不仅体现着关中乃至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也诠释着华阴乃至关中人民的文化个性和生活习性,老腔艺人们的服饰动作无一不活脱脱地再现着关中的区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民族个性的最好注解,老腔也不例外,它真实地再现着华阴、关中甚至陕西人的风俗民情。因此,雷雁林曾认为“老腔吼出的不是‘戏’,是力量、汗水和性情”。关中人喜欢唱民歌的文化个性既是华阴老腔源远流长的原因,也是其具有民歌风味的重要原因。关中人性格刚烈,为人豪爽,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吆喝,而且喜欢喝烈性酒( 如关中人所喜爱的西凤酒就有些刚烈) 。在演老腔时,他们的性格特征就难免会投射到演剧之中,因而华阴老腔声腔刚直高亢,气势磅礴豪迈。雷雁林曾说“在陕西,最能体现秦人性格的皮影唱腔,那要数华阴的‘老腔’了”。不仅如此,关中人喜欢看老腔也是性格使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会滋生一方文化。因而,华阴老腔的豪放神韵就和江南小调的阴柔之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王骥德《曲律》所说: ‘北之沉雄,南之柔婉。’‘老腔影子’的声腔亦具有同样的风格。‘粗犷豪放,高亢昂扬’。”

  正因为华阴乃至关中地区土地广袤平整、华山险峻、秦岭巍峨,于是,在这片热土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华阴老腔必然不同于诞生在南方水乡、丘陵地带的江南小调。关中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为秦国文明的兴起曾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不仅拥有封土广大的汉代帝陵,还有雄伟磅礴的唐代帝陵及其埋藏丰富的陵园遗迹、遗物和精湛绝伦的唐陵石刻。这些陵园遗迹和遗物均是陕西重要的文物资源,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关中东部的华阴,其境内有西岳华山,是秦东着名的历史文化故地。正因为华阴乃至关中拥有的历史厚重感是江南水乡难以比肩的,所以华阴老腔以历史题材见长,而江南小调则以爱情题材居多。华阴老腔演出服饰的原生态特征,不仅体现了华阴乃至关中人的历史传统———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而且使老腔真正地走向了大众,成了农民自己的大众文化。在老腔的渊源问题上,尽管学界有人认为老腔的源头是“船工号子”,但笔者以为,华阴乃至关中的农耕文化才是老腔文化的真正源泉。正因为农耕文化在整个关中地区源远流长,关中的民俗风情难免打上了农耕文化的鲜明烙印,所以建立在关中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传承基础之上的老腔必然与关中的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老腔就难免体现着具有农耕文化印迹的关中民俗风情。

  老腔演出过程中,老腔艺人屈膝蹲着或席地而坐就是关中传统的民俗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也会经常看见,无论田间地头或大街小巷常有人屈膝蹲着或席地而坐。在陕西“十大怪”之中,也有“凳子不坐蹲起来”的说法。在历史上,关中人喜欢用烟斗抽自己种的烤烟,而且以烟斗大竹管长为喜好。这种情形虽然在当前关中的城市里已经非常少见,但在关中乡村却并没有绝迹,老腔艺人手持烟斗的舞台造型无疑是关中古老民俗的一种生动而真实的展示。艺人把头剃成儿童式的茶壶盖发型,光着膀子,裹个红肚兜在舞台上尽兴地表演,则体现了关中人的乐天思想和传统。华阴老腔中没有或少有女艺人,则说明了历史上关中女人在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上无法与男人们同日而语。由于关中历史悠久,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所以儒家文化和封建礼教在古老的关中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女艺人的穿戴及站立后台的舞台定位,也体现了这一点。此外,老腔不仅体现着华阴乃至关中的民情风俗,还体现着华阴乃至关中的家居风俗。舞台上的长凳和方凳就是关中常见的,较具代表性传统家具。

  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无论是唱腔唱词,还是舞台造型,华阴老腔都深深地植根于华阴乃至关中的民俗文化之中。华阴乃至关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华阴老腔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正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明和民俗风情三维一体的文化空间中,华阴老腔获得了原生态的审美意蕴。也正因为“原生态是老腔最大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剧史的本源性、传承的封闭性方面,还是在剧种的独存性、风格的张扬性等方面,老腔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二、缱绻的灵魂守望与激情的意义追寻

  “人是思想的、观念的、精神的动物,在吃饱喝足,放下筷子之后会产生休闲、娱乐、玩耍、欣赏等以审美为核心的文化艺术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益增长、提高、转变的,任何文化艺术都会在人类生活方式变化和思想观念更新中‘慢慢变老’。”

  就此而言,华阴老腔也在所难免。

  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城乡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在媒介日新月异和大众审美期待多元化的今天,尽管一些艺人依然筚路蓝缕,但华阴老腔已难有往日的辉煌,而且危机重重,甚至成了急需抢救的濒危文艺。2006 年,华阴老腔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申遗”的成功,显然把华阴老腔的保护传承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这无疑对华阴老腔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虽然在老腔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老腔的危机特别是其深层次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虽然政府已给老腔艺人提供了工资津贴,但老腔仍然没有走出后继乏人的困境。当前,热衷于老腔艺术的年轻人并不多见,即使老腔世家的后人也鲜有立志传承老腔艺术的年轻人。如“2005 年 7 月 18 日( 阴历六月十三) ,华阴市五方乡王寨村关公庙会演出,观众很少。演出刚一开始,几个好奇的孩子玩了一会儿就不见了,只有十几位老人在似看似听地坐在那儿。演到一多半时,狂风大作,稀疏又较大的雨点哗哗而至,最后只剩下几个老头被迫躲到庙里看演出并坚持到了最后。”

  中青年观众的大幅度减少,对老腔而言,无疑是其生存危机的表征之一。外地甚至国外人喜爱老腔的原因虽然无非是通过耳目猎奇满足他们对关中风土民俗的某种想象,但歪打正着,他们猎奇式的喜好却为华阴老腔扩大了生存空间。

  “由此可见,虽然华阴老腔的生存危机是真实存在的,老腔艺人的孤独和落寞感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坚信在可以预期的将来,老阴艺术仍会继续存在,它仍将是华阴、秦东乃至关中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民间艺术面临众多困境的今天,老艺人们依然迎难而上,尽其所能地继承和延续着自己心爱的老腔艺术,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官方的工资津贴,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老腔艺术一往情深。也许,正因为如此,为了传承老腔艺术,他们甚至不在乎报酬的多寡。为了拓展演出市场,他们有时要夜行数十里路到外村或外乡演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难免要牺牲一整夜的时间。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因为二三十元的演出工资结束演艺活动。在他们看来,他们从事老腔演艺活动的主要原因不是钱,而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门艺术。他们无法放弃自己心爱的艺术,看到这源远流长的艺术走向衰落,他们常常痛心不已。因此,老腔艺人们在深感危机四伏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对他们来讲,老腔的未来不仅涉及到地域文化的传承问题,也涉及到家业的继承问题。他们的坚守既是对老腔艺术的守望,也是对自己灵魂的守望。

  华阴老腔不仅是对华阴、秦东乃至关中风俗民情的一种原生态展示,而且是其文化个性的一种深情表达。与此同时,华阴老腔还体现着老腔艺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和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华阴老腔表演形式的生活化不但体现了老腔的原生态特征,还体现了老腔艺人不是为了演戏而演戏,而是既演戏也在演自己的艺术蕴藉。他们通过老腔演出展示他们的前辈甚至他们自己对老腔艺术的挚爱和理解,体现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个性,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唱腔的高亢豪迈昭示着西北男人的顶天立地、永不服输的阳刚之气。唱词中的军旅题材和关涉民族国家问题的宏大主题,则体现了老腔艺人身在民间心系天下的宏阔胸怀。对老百姓生存状态的关注,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对历史上不公平事件的追问和反思,则体现着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演唱中那歇斯底里的呼喊不仅体现了他们疾恶如仇、主持正义的英雄气慨,也体现着他们是非分明、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由于老腔所展现的这些美好的人格特征都是人格美的应有之义,因而这些人格品质的舞台展示便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击力和感染力。正如陈仓所言,“文艺作品的‘美丽’在于人道、公正、公平、透明、坦诚、慈善等普适价值的光彩,在于思想的影响力、观念的光芒和真话真情的感召力。”

  老腔对人格美的展示不仅展现着老腔艺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品味,还在召唤观众良知的同时,也常常会引发观众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正因为美好人格的审美力量无比强大,所以美好人格的沦丧或泯灭必然会给善良的人们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并激发人们愈加珍惜和向往善以及所有美好的人格品质。

  这就是悲剧的审美效应,也是艺术能够通过审美净化人心的重要原因。其实,对人格美的关注也就是对人自身亦即对人怎样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习惯于将自己所有人生际遇的原因归之于命。因此,中国文艺包括民间文艺常常涉及到老百姓苦乐观和天命观的话题,老腔也不例外。老腔艺人对何者为苦,何者为乐的追问既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的反思,也体现着老腔艺术对生命自身价值与质量的关怀。他们对传统天命观的陈述、反思和追问也何尝不是在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人文关怀。生命不仅是一段时间的标识,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人类历史上,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生命的践踏与蹂躏制造了太多的人间悲剧。因此,有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历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因而,这一话题不但自古以来广受关注并引发人们对自己身家性命的思考,而且常常会推己及人并滋生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与追问。

  参考文献:

  [1]石朝阳. 老腔———一个濒危剧种的隐忧[J]. 金秋文萃,2008,( 6) : 9 -10.
  [2]梁志刚. 关中老腔皮影戏漫谈[J]. 新闻爱好者,2007,( 10 上半月) : 44 -45.
  [3]渔汛等. 陕西省戏曲志·渭南地区卷[M]. 西安: 三秦出版社,1994.
  [4]赵熙. 华山下,看“老腔”皮影戏[J]. 金秋文萃,2006,( 1) : 46 -47.
  [5]雷雁林. 华阴“老腔影子”今昔[J]. 金秋,2002,( 8) : 40- 41.
  [6]曹冠敏.“老腔影子”史考[J]. 当代戏剧,1988,( 6) : 50- 51.
  [7]辛雪峰. 华阴老腔采风纪略[J]. 四川戏剧,2008,( 1) :114 - 116.
  [8]陈仓. 传统文艺品种因何衰落[J]. 同舟共进,2007,( 2) : 63 -64.
  [9]王衡. 华阴老腔的保护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J]. 兰台世界,2012,( 7) : 52 -5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