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利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14 共3676字
摘要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1.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1.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以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建筑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与优化,并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建筑对原有周边环境的破坏; 第三,设计时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与要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第四,要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此外,在建筑施工、后期使用运营阶段时,要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施工污染、提高运营效率,以达到绿色建筑要求。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

  2.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总平面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

  目前国内国内方式无论是政府直接划拨的项目用地还是政府通过公开招挂拍方式出让的项目用地,其各项用地主要指标在出让时已经确定; 因此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应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条件下,结合项目所处区位、周边环境、以达到客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全过程中同步进行绿色建筑相关内容的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在总平设计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 1) 节地在总平设计中具体的体现。由于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山、多沙漠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人均的土地资源很紧张的国家,所以必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但是由于前述供地情况,项目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在审批( 或招挂拍) 环节已经确定,所以设计阶段在节地方面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规划、利用现有场地条件,结合实际项目功能需要,尽量保持原有地势形态、减少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对原有生态系统( 有特殊植被资源时更要如此) 加以保护整合开发利用。例如在一坡地场地,地下车库可结合地形做半地下车库,如此既解决了建成后小区地面的高程相对统一同时又降低了地下室的土方开挖量。同时,在此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用地规划指标时,在当地经济条件可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提高容积率,以实现节约用地。

  ( 2) 建筑节能在总平设计中具体的体现。建筑节能在总平设计中具体的体现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布置建筑单体的朝向、综合考虑建筑与周边建筑的相互影响。以厦门地区为例,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向,而厦门居住建筑的主要能耗为夏季空调制冷,所以当建筑主要朝向为南偏西 15 度以内时,既可以尽量多的利用自然通风来降低空调使用时间( 从而节约电能) ,又可以尽量避免了过多的西晒。当然全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建筑设计在节能方面的应对措施也各不相同。

  ( 3) 建筑节水在总平设计中具体的体现。在总平设计中,合理设计尽量多的绿化面积,严格控制人工水体的面积,合理收集屋面雨水、合理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回收的污废水作为绿化灌溉用水;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对本项目场地内生态系统维护有利的植被种类进行绿化设计。

  ( 4) 生活舒适度在总平设计中的具体要求的体现。由于我们国家处于多种气候风带中,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中,应考虑当地场地内以及场地周边相关的风环境影响因素,综合布置后需达到有利于室外行走、室外活动舒适以及建筑的自然通风( 建筑物之间的相对关系,不能影响建筑单体内的自然通风) .此外,应采取措施降低热岛效应; 具体在总平面初期进行单体布局时,可通过专业设计软件对场地内是否热岛效应、场地内风环境进行模拟、验证,综合比较各种单体布局组合的总平面各种情况,得出一个综合评价最优的总平面布局。但是目前很多项目设计过程恰恰是相反,都是在方案确定后( 有的甚至是在施工设计已经完成时) 才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如此就无法达到总平面的最大合理化、同时也达不到绿色建筑的完整的效果; 所以不能把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最后补充性的、锦上添花的工作,建议绿色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全程参与、通盘整体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既舒适、健康、环保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 群) 总平面设计中人行、车行出入口的布局,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节能性,所以应将本项目功能布局与周边市政服务设施、周边建筑功能类型综合考虑而进行设置。如在小区的周边与四周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大型商场等相对合理位置就近设计人行出入口,而在相对背面的次要道路设计机动车出入口,避免人流、车流混行而导致危险性、降低各自的通行效率。

  2.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

  本节简要介绍建筑单体设计中在自然通风、采光、遮阳、保温、隔热、隔声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 1) 在建筑单体平面设计中,首先应根据总平面的布局合理优化自然通风路径,做到自然流畅的自然通风。

  ( 2) 在单体天然采光、遮阳( 以降低太阳辐射热) 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应同时综合考虑、综合平衡,遮阳措施多了会影响采光效果,反之则节能效果又受影响。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强度各不相同,在满足相同生产生活的要求下,不同地区所需的采光面积、节能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平衡所采用的外遮阳措施与玻璃外门窗面积的大小。玻璃外门窗需要面积较大但又有节能考虑时,必要时可选用Lowe 中空玻璃以及断热铝合金型材。

  ( 3) 在单体的外立面设计中,各地不同气候区应采用不同的措施,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就应当严格限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因为体型系数越大越不利于建筑保温节能; 而在我国南方地区,通过增加夏季的自然通风可以降低空调使用时间,建筑体型的展开会更有利于自然通风,因此对于建筑的体型系数没必要进行严格限制。在外立面的窗墙比中,南方地区更在意东西山墙的太阳辐射热,所以会严格限制东西向的窗墙比; 而在北方地区,主要考虑冬季采暖的保温性能为主,所以会严格限制外墙及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南方地区,外立面的颜色尽量选择较浅的暖色调,以利于太阳辐射热的反射、降低外墙、外窗的热传导作用,目前有一些新型材料对太阳辐射热的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如此可降低到达外墙的太阳辐射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 4) 在外墙的墙体选择中,填充墙体尽量选用加气混凝土等新型保温节能材料,如此比传统粘土烧结砖既保护了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又达到了很好的外墙保温隔热性能。当剪力墙作为外墙时,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 200 厚以上的剪力墙,因为随着厚度的增加剪力墙的热传导性能直线下降、十分有利于节能,剪力墙厚度超出结构受力需要的厚度的部分可按照构造性配筋进行设计,如此一次浇筑的墙体会比采用内保温的保温砂浆的墙体表面有更好的耐久性、更好的抗裂性。

  ( 5) 在单体平面设计中既要考虑上下层间的楼板隔声性能,也要同时考虑同层不同房间之间的水平隔声。对于( 超) 高层( 钢结构) 建筑,更应采取措施降低固体传声、上部振幅摆动量对于生活、工作舒适度的影响。

  ( 6) 可再生能源丰富( 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的地区,尽量多选用可再生能源,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

  通过前述两点的介绍与分析,只是以点带面的概要介绍,前述内容只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一部分内容,所以在进行各地不同使用功能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时,任然应立足于当地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等因素,采用各种现代先进的软件技术方法、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新型环保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合适的综合方法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指在一个全寿命周期的过程都能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的建筑,所以绿色建筑设计也只有通过一个全周期、全程参与设计的过程,才能设计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完美的绿色建筑。

  3 结语

  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想是可持续发展,而建筑领域是一个能源消耗程度相对较大、污染情况较严重的行业,因此建筑行业向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已势在必行。建筑设计方面的从业人员有也对此有了较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只有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才能有效的降低建筑队当地环境的影响,建筑的设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即构成可持续发展社会。

  绿色建筑本质上是指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不断的随着时代在变化发展,但是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就一定能创造出既符合当代人们需求的绿色建筑,又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山青水绿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王施泽。 基于并行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4]申川。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