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洪军民谈书法中的辩证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0 共1403字
标题

  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告诉我:能战方能止战,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书法亦如兵法,充满着辩证法,无时无处不包含着冲突与调和、平正与奇绝、对立与统一,从而达到极简而至广博的艺术境界,给人以无穷的魅力与遐想。

  由技入道是书法人的苦苦追求,但历代有成就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在迷惘中消失。书法是有法的,也是无法的。真正自由挥洒笔墨,应是忘我的、不受任何一法约束的状态。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等经典法帖,莫不如此。有法是形而下,通过一笔一画来体现的具体方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是大家下功夫能追求到的愿意追求的万象之态;无法是形而上的,通过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方法,在更高的意识形态中来表现艺术神韵。正如南朝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此论,神采者是无法之追求也,形质者有法之目标也,兼之者表明必须把有法与无法统一起来,互为表里,才可相得益彰。但这种统一,在习练书法的每个阶段,占比不一样,应有所区别,不可笼而统之。

  记得当兵时的第一次队列训练,班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走路时,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当时真是吃惊不小,如此平常的事还真没想过。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平常人来说根本不用想,无须考虑自然迈出第一步,但对于军人来说,这个事情必须考虑,并作出规定先迈左脚,这样走出队列才能整齐划一。其实,这包含了从无法到有法的过程,也说明法为需要才确立的,仅仅是区别而已。古语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此论在指导中国艺术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书法学习来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综观任何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没有一个选择境界最高、技术最难的作为入门,唯有书法受此论贻误深也,以至众多习书者一上来非《兰亭序》不可,原因是《兰亭序》

  最好,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也。唐孙过庭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这指出了习练书法,不需要非得从最好、最难的入手,凡是当代、现代、近*写得好的经典作品皆可作入门之法,由此循序渐进,方为上策。同时也说明,练习书法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追求。如果从一个阶段不敢迈入另一个阶段,只是死死守住现有的一点东西,如井底之蛙,终将不知世界之大。所谓法者,不过渡河之舟耳,登岸弃舟再前行,不死守一法也。不能如此,何谈前行。

  古人能从观夏云、舞剑,看蛇斗、荡桨而悟笔法,如王羲之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动笔的奥妙,领悟到执笔、运笔的道理。可见法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所以当今习书者,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一两种方法或几种方法,而应多走出书斋画室,走进社会,观察自然,化万象于点线中,融豪情于笔墨里,使有限之法向无限之法迈进,这样书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境界也会越来越高。

  书法雅化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在书法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书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形成经典,从而使书法在拙朴-经典-再拙朴-再经典,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中向前推进,由此引领书法艺术长盛不衰。这个过程,恰恰说明,碑学是源,帖学是流;碑学是根,帖学是枝;碑学是叶,帖学是花。

  碑学是基,即便成为高峰,高峰之上也有花草树木,而花草树木的自然精致之美正是帖学所表现的,这是帖学产生经典所在。

  帖汲取碑的营养,又迥异于碑的形式展现着自身的美。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