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田水利论文

夹马口灌区干渠传统管理方式与适时利用率管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22 共3126字
论文摘要

  1 灌区概况

  夹马口灌区是一个提黄灌溉的纯农业灌区,隶属于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位于秦晋高原临猗峨嵋岭下涑水河盆地,东经 110°22' ~ 110°51',北纬 35°00' ~35°10'。灌区始建于 1958 年,1960 年投入运行,设计灌溉面积2. 2 万 hm2; 现有一级干渠一条、二级干渠两条,总长54. 5km; 支、斗、农渠 2187 条,总长 1250km; 主要灌溉临猗县的东张、七级等 7 个乡镇 129 个行政村。2008年 12 月泉杜二级灌区( 设计灌溉面积 2. 7 万 hm2) 建成投入运行,在一级干渠 23 +300 处取水。

  灌区自建成以来,工程管理单位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受到县、地、省和水利部表彰,尤其是 1998 年以来,随着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的实施,管理局对灌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同步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围绕“农民增收、工程发展、职工受益”的“三赢”管理目标,实行“事企”分开。按照“水”的商品属性和流程,实行“泵站———生产水、灌区———销售水、农户———消费水”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了“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规范服务公开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双重措施,工程的总体效益不断上升,2006 年 5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灌区快速评估认为: “灌区整体灌溉效益、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生产率在同类引黄灌区较高,占居全国及亚太地区领先地位”。

  2 干渠传统管理方式

  2. 1 相关指标

  2. 1. 1 概念

  利用率: 即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夹马口灌区干渠的配水量与夹马口泵站提水量的比值。在工程投入运行后,即以该指标对干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计费率: 是指夹马口和泉杜灌区在斗口配出( 销售) 的水量与夹马口泵站提水量的比值。管理局每年根据每条支渠的长度和完好率核定各支渠的计费率,即支渠的平均计费率是核定的,所以计费率的高低是由利用率决定的。

  吨公里损失: 即每方( 吨) 水每运行 1km 所损失的水量。1997 年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售水量、提高工程效益,克服干渠、支渠配水“放近不放远”的问题,更加科学地进行灌溉管理,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取代利用率,管理局将该指标作为对干渠站( 干渠管理机构,内部按模拟法人对待) 考核的奖惩指标。

  2. 1. 2 关系

  利用率 = 干渠配水量 ÷ 夹马口泵站提水量 = 1 ÷( 1 + 吨公里损失 × 运行公里数) ;计费率 = ( 干斗售水量 + 支斗售水量) ÷ 提水量=[干斗售水量 + ( 干渠配水量 - 干斗售水量) × 支渠平均计费率]÷ 提水量 = 干斗售水量占提水量比率 ×( 1 - 支渠平均计费率) + 利用率 × 支渠平均计费率。

  2. 2 干渠站工作的特殊性

  a. 干渠站的任务是安全、平稳、高效地输配水,是夹马口灌区和泉杜灌区的神经中枢。

  b. 水量交接方式差异,易导致人为因素亏损: 与泵站以电磁流量计,与支渠以巴歇尔量水槽( 无线智能磁性水位流量计尚处试验阶段) 计,与干斗以无喉道量水槽计,与部分提灌站以流速仪标定流量计等。

  c. 干渠站是夹马口引黄管理局的“金库”,完成指标的高低决定着全局财务收入的多寡。

  d. 该“金库”属于超巨型、开放式、损耗性、动态无定额存蓄,难以监管。

  e. 配水员都是“金库”管理员,每个人都可以独自开启“金库”,都有机会私吞“金库”的现金,管理员的道德品质、自制能力、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决定着“金库”现金的存留率。

  2. 3 运作方式

  a. 吨公里损失、利用率、计费率等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由调度员交接班时( 每班 8h) 在《水量总调度值班记录》中汇总并填写; 全天运行情况由后夜调度值班员通过《逐日配水统计表》计算,填写于《配水日报表》中上报并公示。

  b. 监管通过管理人员 24h 巡查渠道,发现、上报、处置问题。

  c. 由于库存水量不清,灌溉期间运营的盈亏情况只能通过经验估算。

  2. 4 存在问题

  a. 管理局下达的吨公里损失指标不能分解、下达,无法操控。

  b. 运行期间的指标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且最小时段为 8h。

  c. 渠道巡查最短周期为 4h,费时、费力、耗材且功效不大。

  3 适时利用率提出

  3. 1 概念

  适时利用率是一种适合干渠站管理运行和指标控制的实时利用率,对于水量的科学调度、安全运行、问题解析等进行了量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指向性和指标性( 内部员工奖惩的依据) 。

  3. 2 具体操作

  a. 由下页表 1 或以上的关系公式推算当日适时利用率控制指标,一般不低于 0. 9。表 1 可以算得各日、时段、季、年等吨公里损失指标完成情况及盈亏数量。

  论文摘要

  b. 在每个管理段节制闸前后喷渠道斜坡水尺,由各段值班员每小时向调度报一次水位,每 4h 报一次淤积; 根据渠道断面型式和要素列各段面积自运算公式,根据各段桩号距离计算库存水量; 由表 2 可得每小时的库存水量。表 2 是为计算适时利用率服务的,故一般只保存 24h; 操作中为方便填写,可将固定数值列隐藏; “备注”栏主要填写水尺位置变动、淤积采集点变化等相关干扰因素。

  c. 泵站提水量由电磁流量计仪表自动采集、人工读取,干渠配水流量由下页表 3 计算。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d. 根据泵站提水量、干渠配水流量和库存水量,由表 4 可得每小时的适时利用率; 最下边一行数据为不计库存水量的实际利用率,即为传统数值,两者相比,差别较大; “备注”栏主要填写泵站机组加减、节制闸动作、淤积变化等相关干扰因素。

  e. 由适时利用率计算结果对照控制指标,进而分析渠道运行情况正常与否。

 论文摘要
 

  3. 3 影响因素

  a. 夹马口一级干渠为弧形底梯形渠,由于面积计算公式复杂,实际按梯形近似计算,但误差不大。

  b. 沿线水位由人工读取,由于水位波动尤其是节制闸后起伏较大,会因时、因人而产生误差,但不影响总体指标控制。

  c. 泵站提水流量变化、干渠配水流量增减、节制闸动作等均会影响供水稳度,进而干扰适时利用率值的准确性。这主要是由于按段计算距离较长,渠道内水位未稳定所引发,一般需 1 ~2h 的平稳过程; 总的趋势是: 夹马口泵站加机时适时利用率会偏高,减机时则偏低; 泉杜泵站加机时适时利用率会偏低,减机时则偏高; 节制闸提升时适时利用率会偏低,节制时则偏高。

  d. 由于库存水量计算时引用的是渠段平均水深,在开机启动和渠道退水时渠段尾部或端部断水时,适时利用率会出现异常,只能通过水位涨或落的数值来控制。

  3. 4 作用和意义

  a. 将吨公里损失指标转化为适时利用率,分解并下达到每个管理段和每个配水员。

  b. 变过去 8h 利用率平均值为 1h 实时值,能够及时反映流量调配存在的隐患。

  c. 通过表 2 能够反映某一渠段水量的非正常变化,并能及时准确地排查出事发地点。

  d. 在全线水位正常的情况下,若持续亏损,问题就指向夹马口泵站提水流量。

  e. 指导渠道巡查员有目的地查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能,相应减小了费用消耗和人员精力。

  f. 变过去凭感觉调度为科学化、数字化、精确化调度,库存水量回收率达到 75% 以上,使灌溉调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3. 5 管理节水成效

  自 2009 年夏浇适时利用率实行以来,配套以综合管理措施,适时利用率的运用日臻成熟和完善。以2011 年提水量 12000 万 m3计,节水 505 万 m3,成效十分显着,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创造了丰厚的财务收益。现将 2008 年与 2011 年的运行指标对比如下( 见表 5) :

  论文摘要

  4 结 论

  a. 适时利用率对灌区管理节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长远功效,并且可操作性很强。

  b. 夹马口干渠目前安装的 YG—WMⅣ—DS2F 型超声波水位流量计适用于大江大河或超大型灌区使用,现仅为调度值班人员控制安全水位提供直观参考;适时利用率人工读取的水位误差不大于 2cm,故其精度不能满足要求。若能提高仪器精度,且实现水位自动采集,将极大地减少配水人员的工作量,消除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提高适时利用率的准确度。

  c. 目前适时利用率的操作流程完全是人工的,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配套以专业的程序软件,实现自动化运作,必将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为灌溉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促进管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张学会,白小丹.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