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吉林农业大学对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6-02-23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944字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部分明确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可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而确定的改革项目,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其具体培养方案是对卓越人才培养路径的体现。目前,不仅国内与国外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而且国内各高等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是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有的是培养复合型卓越人才,有的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采取的学制各有不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为了培养各行业杰出人才而制定的,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4个必须”,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根据“4个必须”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了实施目标,即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培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基础上,能够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从而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知识创造者、新技术发明者、新学科创建者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国外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外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学校所承担的角色不同,基本可以分为2大类。

  (一)在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起主导作用、学校起辅助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双元培训制属于这一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双元”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合作企业与职业学校2个地点实施职业教育和开展培训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为学徒(学生)提供宽厚的职业基础培训,使年轻人具备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技术和能力”.通常,学校采取分散教学的形式,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与企业的培训活动相配合的,学徒(学生)每周用1~2天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用3~4天的时间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培训。

  英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大体属于这一模式,主要有长期教育和短期培训2种形式。长期教育有“2+1+1”和“1+3+1”2种不同的学制。采取“2+1+1”学制的长期教育规定,学生前2年在学校学习,第3年在企业工作,第4年再回到学校学习,最终完成学业。采取“1+3+1”学制的长期教育规定,学生第1年在企业工作,第2~4年在学校学习,第5年再回到企业工作。而短期培训通常只有6个月的学习时间。总之,英国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要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专业,而且学校领导班子的组成以及各种评估体系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等都必须有相关企业的参与才能最终确定,特别是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的酬金也是由相关企业支付的。

  (二)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企业处于从属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合作教育属于这一模式。美国合作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将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生产工作经验的学习结合起来,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交互式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是交替进行的,在单设的工作学期学生要全职工作;另一种是平行式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是平行进行的,没有单设工作学期,学生要在在校学习习期间从事兼职工作。

  三、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路径。

  为了落实国家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对卓越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调整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等,对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本科阶段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本科阶段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1],注重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注重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走向探究发现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本科阶段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1.“3+1”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本科阶段的前3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人才培养以学校为主;最后1年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人才培养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主。

  2.“4+1”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本科阶段的学制为5年,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4年之外,还要用1年的时间到人才培养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3.“1.5+2.5”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本科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接受1.5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再确定所学的专业,然后用2.5年的时间完成专业学习以及在合作企业的实习。

  4.“2+2”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本科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接受2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再确定所学的专业,然后用2年的时间完成专业学习以及在合作企业的实习。

  只有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动手能力强,在实际工作中上手快、任务完成得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才算成功。上述4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都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都强调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作为背景,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意识、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了大批各专业类型工程师和技师的培养。

  (二)本硕博连读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本硕博连读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为目标,注重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意志品格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3].本硕博连读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6种。

  1.“3+1+2”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6年时间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其中3年学习本科课程,1年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年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和毕业论文。

  2.“3+3”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6年时间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其中3年学习本科课程,3年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和毕业论文。

  3.“3+1+1+3”(或“3+2+3”)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8年时间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3年学习本科课程,1年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1年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3年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和毕业论文。

  4.“4+2+3”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9年时间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4年学习本科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2年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完成实验和毕业论文,3年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和毕业论文。

  5.“4+4”学士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8年时间完成本科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中4年学习本科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4年学习博士研究生课程并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和毕业论文。

  6.“4+M+3”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用7+M年时间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4”为本科阶段学习年限,“M”为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年限,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为2年或2.5年,“3”为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年限。

  上述6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都把培养研究客观规律、专注学术探讨、发现科学理论的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作为目标,通过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从而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知识创造者、新技术发明者和新学科创建者。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