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不自觉”的理论前提和思想问题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05 共11266字
论文摘要

  自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以来,围绕着美学研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美的主观性、客观性、主客观统一性、社会性,美的形态、范畴,美感的性质、特点,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思想资源,美育的内涵、特点、方式等。中国的美学研究者进行了富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研究和研讨,深化、拓展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问题深广度,推动了美学研究的历史性进展,大致形成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学科知识框架和问题研究论域,达成了具有“相对的绝对”意义的研究共识。

  如:美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美学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要广泛吸收中西方哲学、科学、美学等多学科的思想资源;美学研究要突破“美本质”问题研究的困境,转向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并对处于审美关系中的审美主体的经验也即“美感”的特点、性质进行考察,对作为审美对象或审美客体的不同形态也即“美”的范畴进行研究;美学研究要以艺术和艺术美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处境和时代性要求,加强对生态自然美与和谐社会美的研究;美学研究的价值旨向和实践意义在于以“美”育人,推动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应该加强美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这些“相对的绝对”的共识既是几十年来美学研究的历史总结,又是我们继续推进美学研究的思想起点和“不自觉”的理论前提。深刻地反思、深入地辨析这些共识中的思想问题和其中“不自觉”的理论前提,也就是深化当代美学理解、实现当代美学研究的自觉,从而也就构成了“如何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性进展”的前提性批判。
  
  一、人“应该”以及“如何”是美学研究的基点

  人是美学研究的基点。美学研究要以“人”为基点,并以“人的研究”为基础。人学研究是美学研究的理解前提。人“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基点,指谓着如下几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人是美的开启”。没有人,就没有美。没有人的世界,就没有美的世界。二层含义是“人是美的奥秘”。要解开美的秘密,就要揭开人的秘密;三层含义指的是“人是美的目的”,美学研究应该始终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围绕人的心灵世界的精神成长,将人作为自己的关注点和关切点。对“应该”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和关怀。在这一点上,除了对“动物是否也有美感”、“动物是否也需要审美”等问题的研究,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对此似乎并无太多异议。那么,人“如何成为”美学研究的基点呢?要使得人真正成为美学研究的基点,首要的前提就是认识“人”,真正地理解“人”。用一句古希腊古老的谚语说,就是人要“认识你自己”。在美学研究中,要认识“人”,就要从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两个大的层面,从人的自然进化、生产实践、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性属性、生理性构造、心理性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唯其如此,才能认识“人”,才能把握和理解“美”。美国学者托马斯·门罗(Thomas Monroe)认为“,在科学的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人类本质的总轮廓之前,美学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成为一种可以理解艺术的学科。”

  〔1〕也正是在“人”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美学观和美学研究方向,有的美学研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偏重于审美生理学、审美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有的美学研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侧重于审美人类学、生活美学等相关研究,有的美学研究则专注于人的精神属性、哲学属性,倾向于审美价值、美的哲学意义的研究,等等。

  以人为基点,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就要看到,在自然层次上的人的属性,遵循的是进化原则;在社会层次上的人的属性,遵循的是实践原则和历史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地重视作为生物的、生理的自然人;又要重视作为生存的、生活的社会人。从进化论、生物学、生理学、神经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人及其形象。当前我国的美学研究,很大程度上还是偏重和倾向于哲学化地、思辨性地进行研究,并且拘囿于实体性、本体论思维方式,使得人的研究落入了抽象的、本质的牢笼,最终使得人成了抽象的“无人身”的人的形象。这就使得当代美学陷入了本体论美学研究的困境,陷入追寻一个被异化为“神圣形象”的“美本质”的泥潭之中。这种研究恰恰是犯了马克思曾经批评过的“费尔巴哈式的错误”,即费尔巴哈不是把人看作是现实的、感性的人,而是抽象的、“无人身形象”的人。

  二、实践不是“本体”,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是美学研究的关键。要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是把实践作为本体和实体,而是把实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正是在于变革了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而完成了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从而变革了认识论哲学,实现了实践论哲学的转向。马克思认为,旧哲学,归根结底就是本体论哲学或本体思维方式的哲学。传统本体论所指称的是由柏拉图主要奠基而由黑格尔最终完成的那种理论形态,这种哲学致力于寻找和发现一个既定的、先有的、自存的“本体”或“实体”,就其实质而言,属于现成论哲学、实体论哲学,而非生成论哲学、实践论哲学。按照这种哲学,既然“本体的本性属于前定本性,如果一切都由它实现规定好了,‘人’的存在和活动还有什么作用、意义?”〔2〕因此,按照这种哲学及其逻辑,哲学和世界就成了一种前定。“前定论、独断论、预成论、宿命论、先验论、被动论,这些构成古代本体论基本思想前提的性质,同时也就成为它的致命的弱点和难题。”〔3〕这种本体论发展到极端形式,就是一种神学形态。黑格尔哲学,也就是这种本体论哲学发展的顶端,是本体论哲学的完成。

  长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理解存在分歧,没有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为“实践的思维方式”的哲学革命,而仍然拘囿于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这样的一种哲学理解就还没有走出近代哲学,没有走出马克思所批判的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哲学。以这种哲学观为指导的美学研究必然还只是没有走出近代哲学的“近代意义上”的美学研究。就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而言,实践美学以人为基点,试图发现人的本质,进而由人的本质去寻求和界定美的本质,其研究基点是正确的。但是实践美学最终由于实体性、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最终使得人落入了抽象的、本质的牢笼,成了一个“无人身”的人的形象,也就最终在哲学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以及“人”的理解之本意。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要把对实践的理解作为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反思,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视野中明确认识到———实践首先是指物质生产劳动,是区别于抽象的精神活动、理智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的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历史的对象化活动。其次,在哲学的意义上,实践本身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不同于实践本体论哲学,因为实践本体论哲学归根结底仍是一种实体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对传统实体论思维方式的革命,使得美学的研究悬隔了本体论承诺,走出了本体论美学研究的窠臼,体现在今天的美学研究中,就是美学不再以“美本质”为研究中心,而转向以“审美活动”为研究中心,并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为思想基础,去寻求实践对于人的生成和发展的意义,进而寻求实践对于人的审美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世界史也是人的五官感觉形成的历史,“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4〕。“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5〕。正是在实践中,一方面完成了外在自然的人化,即自然变成为人的世界的对象,成为对人有价值的对象;另一方面完成了人的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脑、人的感觉的向人的生成。在康德那里的“先验心理结构”,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则变成了一种如李泽厚“积淀说”所言的“经验心理结构”。

  三、“审美活动”何以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

  将“审美活动”作为当代美学研究的中心,缘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内在危机,即“美本质”问题所导致的研究困境。这种困境最终在分析哲学那里获得了“突围”,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艾耶尔等通过对“美”所进行的语言分析,质疑了“美”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真值”陈述的可能性,从而将美本质问题确定为一个“无意义”的假命题、“伪命题”。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的深入理解,使得美学研究从本质主义的现成论走向了历史主义的生成论,也就是从实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转向了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实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归根到底是体系性哲学时代的思维产物。破除了实体论思维方式的哲学,也就破除了寻求抽象的、绝对的、恒定不变的“美本质“”美本身“”美本体”的美学观,而转向以审美活动为中心,从人类的审美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进行研究的新的美学研究范式。这样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形态“不是从哲学体系建构的需要出发,不是从定义和概念入手,而是从审美实践出发,从审美活动的实际表现和具体环节入手,力图依靠科学的手段,使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科学的实证基础之上。”〔6〕正是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者们就美学的研究对象和问题中心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7〕,并且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建构起了当代美学理论的学科知识框架和问题研究论域。

  以审美活动为中心进行美学研究,标志着美学研究不再是以美本质研究为中心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美学,不再是寻求亘古永存、不增不减的“美”的现成论美学,不再是将美仅仅作为客体对象去把握的认识论的美学,而转向了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主体间性”为中心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美学,转向了以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生成结构研究为中心的生成论美学,转向了不仅仅是认识人类审美现象的奥秘、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而且是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8〕现实的实践论的美学。从“美本质”研究到“审美活动”研究的美学研究中心之转移,是当代美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基础上实现的研究重心之合理位移,是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贯穿在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建构美学问题研究框架,就会看到,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自然层次,一个是观念层次。”〔9〕自然层次是指人类的审美活动有着生物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诸种机制,观念层次指的是审美活动中受制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或特殊状态。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开展美学研究,有两个主要的问题需要追问,一个是人类审美活动何以可能?这是从人类学角度对审美发生的条件、时间、原因等进行研究,进而寻求审美活动的人类学根据。另一个是个人审美活动如何实现?也就是在人类审美活动得以可能的条件下,个体的人或者现实中的我们是怎样进行审美活动的?对于这两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前者在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及相关美学研究中已作出了哲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论述,而“个体审美活动如何实现”却一直是美学研究的难题。对于后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跟踪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进展,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发现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恰如李泽厚所言,如果这个问题也能得以解决,那人类审美活动的奥秘、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也就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了。

  四、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真问题”与“伪命题”

  “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事物或人看成是美的”是当前美学研究的问题线索。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我们进行美学研究的“线索”呢?因为这个最朴素的提问恰恰是“美学之问”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美学研究中的“真问题”。某种意义上,几千年来的美学研究正是对这个最朴素而又最根本的问题的回答,所有的美学问题都是在这一问题基础上所进行的问题延展。可以说,这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又皆可以归结到这一个问题上来。而这个问题本身又涵括着“人类审美活动何以可能”的审美人类学问题以及“个体审美活动何以实现”的审美发生学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李泽厚曾在《美学四讲》中指出,“应该把美从根本上是如何来的(美的本质、根源)与你为什么会对某一事物感到美,亦即某一事物为何会成为你(个体或某一具体社会、时代的群体)的审美对象(美学客体)相区别开”〔10〕,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

  在今天的美学研究中,我们通常把“美本身”“美本质“”美本体”之问追踪溯源至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论美”,对“美本身”和“美的东西”做了区分,并指出:“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11〕。“美本身”就是那种不拘时境“,凡是东西加上了它,得它点缀,就显得美的那种美”〔12〕“,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13〕而且,这种美“从来对任何人不会以任何方式显得是丑”〔14〕。回到这组对话本身,我们可以看到,对话除区分了“美本身”和“美的东西”之外,还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美本身的加诸。而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也正是起于一种“美学批评”,即我们为什么能够以何种标准去“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15〕。结果,柏拉图之后几千年来,人们似乎忘了我们的最初问题是寻求“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一个人或者事物是美的”的“原因”,而枉自陷入了对“美是什么”这一“伪命题”的询问和求索之中,并最终把一个美学批评问题“柏拉图化”,以致“神学化”了。其实,不论是柏拉图式的美在“美的理式”,还是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在“客体的形式”,以至于黑格尔式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或者马克思式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都是对“事物为什么是美的”的原因的回答,这构成了美学问题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另一重要部分则是对“美的感觉”也即美感或审美经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经验的内省、研究和描述。

  溯源千百年来美学研究的“问题现场”,我们可以发现,构成美学研究中“问题线索”的真正问题应该是———“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事物或人看成是美的”。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性进展,就必须发现美学研究的真正问题,调整美学研究的重心,转换问题研究的角度,使得美学研究真正成为“美学”研究。

  当前,这种问题转换或重心转移之所以必要而且可能,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学方面的“美本质”研究困境和“苏格拉底之问”的问题还原;二是上述的哲学方面的对本质主义、实体主义的批判立场;三是科学方面的认知脑神经科学研究进展,“使当今人们能从对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以及福柯、德里达等的迷恋中脱身出来,吸取杜威、怀特海、皮亚杰等人的一些建设性构思”〔16〕,进而走出分析哲学以语言画地为牢的研究方法,而以一种新的美学形象重新登场世界。

  人类的“一切审美活动都以对事物的知觉为起点,以形成美感体验为终点。知觉和情感是审美活动中非常明显的重要环节,要弄清审美活动的性质和机制,必须首先弄清知觉和情感的性质和机制。知觉和情感都是人类机体的心理性功能,以一定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结构为物质基础。对知觉和情感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学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说明,正是当今认知科学的重要内容。”〔17〕在这一背景下,以“审美活动”为中心、以“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事物或人看成是美的”为问题线索开展美学研究,对“人类审美活动何以可能”的审美人类学问题以及“个体审美活动何以实现”的审美发生学问题进行哲学化的研究和科学化的证明,也就必然成为当代美学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原则。简要说来,我们之所以会把一个人或事物看成是美的,一是我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审美能力质素,包括生理质素和心理能力,这是在人类长期自然进化、生产实践、社会交往中所发生的器质性进化和心理性进化的结果;二是基于个体生存、生活、教育、交往等实践基础上所形成于心理中的“知觉—情感”模式的存在,用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美学原理的话来说即人的“审美认知模式”〔18〕的存在,这是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以来关于“图式”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形态。正是因为个体心理中基于实践基础上所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审美认知模式”的存在,我们才会把相应的、契合于“审美认知模式”的人、事、景、物看作是美的,才会理解人类审美活动中所存在的审美标准的共同性、审美趣味的差异性等问题。而传统美学研究中所形成的关于美感的特征、审美活动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审美活动的直觉性、快感与美感等诸多问题,在当代及未来的美学研究中,也将在“审美认知模式”研究的理解框架中获得相应的科学解释和问题解决。

  五、哲学化理解与科学化证明:当代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美学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由于美学研究本身的问题复杂性、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必然体现出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取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惧怕被指为“折中主义”而走向极端或偏颇。就美学研究总的研究方法或思路而言,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这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两种思维方法和思想能力,前者是哲学化的研究,是论证,后者是科学化的研究,是明证。如果以1876 年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的《美学导论》一书的出版为界,那么,之前的美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形而上”的研究方法,也即哲学化的、思辨式的推理、演绎,而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一种自觉的“形而下”研究,也即科学地、描述地、自然主义地接近美学的方式为科学化的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托马斯·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一书中指出,20 世纪之前的大量的美学着作,它们“对于‘美的含义’、‘创作冲动’和‘艺术在生活中的功能’等问题所进行的冗长而博学的讨论并没有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清楚一些”〔19〕。进而认为,美学研究“和任何其他领域一样,要想做出精确的评价,就必须随时制止关于价值的无谓争论,转而检验那些作为价值的基础的事实和倾向”〔20〕,并倡导一种“科学美学”。而这种“科学美学”,这种“美学研究中的实验态度,应该是那种尽量利用从各种可能的研究途径和方式中所得到的有关审美经验的本质的全部线索的态度”〔21〕。“这就是说,要把一切可能得到的线索合并到一起,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归纳和对假设的验证,提出一些初步的综合。”〔22〕随着 20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进展,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步,西方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康德、黑格尔思辨的美学体系被看作自上而下美学的标本,它们即使没有完全失去光辉,也被看作是上一世纪的里程碑了。一个新的经验主义的时代开始了。”〔23〕滕守尧总结说“,当美学发展到二十世纪时,其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形而上学让位于经验描述,神秘的变成自然的,抽象的变成日常的和可观察的,脱离艺术实际的转变成立足于指导实际的,绝对的变成相对的。”〔24〕朱狄也同样认为,“当代西方美学从总的倾向上来看,依然在沿袭着费希纳所提出的美学要舍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辨方法,而采取‘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方法。”〔25〕与此相应“,美学研究的主题也变了,由对‘美’的形而上学探讨转变到对审美经验以及艺术中的一些专门问题的探讨。”〔26〕美学研究的重心由美本质研究转向了美感经验、审美心理的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着作大量译介入中国,受这种经验主义美学研究的影响,中国不少美学学者从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探索文艺、美学问题,倡导美学研究要与心理学、生理学等研究相结合,如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等等。而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亦指出,“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毕竟只具有基础、前提和背景的意义”〔27〕,当前“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28〕,认为“审美心理学,将从真正实证科学的途径来具体解释我们今天只能从哲学角度提出的文化心理结构、心理本体、情感本体的问题。”〔29〕并相信,随着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进展,这一问题必将得到科学的、实证的研究。美学中的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不能离开科学化的实证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的神经美学、认知神经科学美学也正是在当代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对这一经验主义美学研究传统的承续。

  但是,离开哲学的美学还是美学吗?美学能成为科学吗?这也是很多研究者所担忧和警惕的问题。反对科学化美学研究的两条主要的理由:一是认为艺术的价值、审美的情感是诗意的、微妙的、变化的,难以用科学的术语进行分析;二是误把“科学化研究”的方法与“科学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混淆,对“科学主义”及其带来的标准化、同一化、机械化、数量化等保持着充分的警惕,进而反对科学对美学的僭越,而宁愿让审美领域“处在极其神秘的状态,……作为一个逃避无所不在的机器的避难所”〔30〕。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31〕那么能否把美学研究作为纯自然科学的研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32〕恩格斯所说的“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也就是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唯物“辩证法”。爱因斯坦曾言“,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的理论家都是一个温和的形而上学者,尽管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多么纯粹的‘实证论者’”〔33〕。哲学建构着人生在世的价值旨向和终极关怀,同时,“任何科学的探讨,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理论的指导,即使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可以取得一些成果,但在总体上都会流入繁琐和盲目的实证,而无法最终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34〕,甚至滑入神秘主义的深渊。

  当前,自然科学及现代技术迅速发展,美学研究尤其应该树立起研究方法的自觉,“审视和反省美学在方法论上走过的历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正确地对待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使美学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之际,能够继续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35〕对于当代美学研究而言,哲学化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和科学化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同样不可或缺,“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36〕,二者所需要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辩证综合。反观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尽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指南,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性思辨、存在论关怀、实践化理解,在思想资源上也吸取了并经历了一系列的诸如分析哲学美学、生活论美学、现象学美学、生态论美学等转向,但是在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问题上,始终没有进行“哲学”与“科学”的实质性“折中”或综合。要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性进展,就要在当前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美学做出哲学意义上的实践化理解和科学意义上的实证化研究。

  六、实施美育、促进人生的审美化是美学研究的鹄的

  推动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性进展,需要我们对美学研究的目的有自觉的、清醒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搞美学研究?“美”学研究,既是知识的对象、思想的任务,又有着实践的目标。作为“实践的目标”的美学研究,就其根本而言,乃是美育。新时期以来中国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作为新时期以来美育建设的主要成果和重要共识〔37〕的,如,将美育正式写进了教育方针,推动了美育立法化建设;认识到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认识到美育对于人的人性健全、个性发展、自由全面地成长的价值;认识到美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新中国”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功用。而存在的问题则表现为认识不充分、不到位,政策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突出地表现为美育理论研究和美育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并且受到金钱拜物价值观及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美育不‘美’”的异化现象严重。为了推动美育事业的发展,克服美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学、美育研究者们加强了对国外美育教育实践的研究,如对哈佛美育实践的调研和思考,为我们的美育研究和美育实践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资源,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但是,由于在美育基础理论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美育实践中也缺乏富有应用性、针对性的科学化的实施途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难以有效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生的审美化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近年来中国美育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的美育理论研究在论题的选择上更加富有广度和理论延展性,在问题的反思上更加富有深度和现实针对性〔38〕。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美能否育人”“,美如何育人”,以及“如何以美育人”这三个美育基本问题。“美能否育人”,涉及审美活动的价值、意义、功能问题;“美如何育人”,涉及的是美育的方式、特点、规律,以及内在机制等问题;而“如何以美育人”,则事关美育实施的途径、操作的方式、制度的保障等问题。如曾繁仁先生所言,鉴于美育所具有的审美世界观的培养作用,鉴于美育对于德智体各育具有独特的协调渗透作用,美育应该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弘扬人文精神、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代性问题也尤为突出;世界范围内的哲学普遍发生着生活论、生存论的转向,而自然科学中对人的精神活动、思维规律的研究也已经进入到了脑科学研究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思想背景、科学背景下,美育问题成了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建设、人的教育培养等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问题。因此,重新思考、深入把握美育理论研究和美育实践实施问题,使得美育在人的教育,以及人的自由、全面、个性的发展中,在经济社会生产中,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真正成为具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途径的现代教育形态,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地成为一个应该深入地思考、切实地推进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的问题。

  就“美能否育人”,“美如何育人”,以及“如何以美育人”三个问题而言,当前应该着力加强对“美如何育人”的内在规律和心理机制的发生学研究,应该充分借鉴当前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脑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对美育的生理基础、心理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得美育真正获得可资操作的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为哲学思想指导,在理论上阐述美育对人的自由、全面、个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中探索美育的发生机制和实施途径。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诉求中,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美育研究的进展。
  
  七、结 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人”是基点,“实践”是关键,“审美活动”是中心,“我们为什么把一个人或事物看成是美的”是问题线索;“哲学化研究和科学化证明的辩证综合”是方法论原则;“实施美育,促进人生的审美化”是研究鹄的。纵观当代中国美学的知识框架及其原理构成,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点、关键、中心、问题线索、方法论原则、研究目的,是伴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体进展而历史性地建构起来的,是当代中国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深入理解之后思想解放的历史成果。今天,我们对美学研究中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辨析、批判性的反思,有助于深化对美学根本问题的学理理解,进而澄清问题,辨明方向,做出思想发现和理论创见,并充分利用当前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历史性地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门罗. 走向科学的美学〔M〕. 石天曙,滕守尧,译.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39、2、153、18、18、(“译者的话”)4-5、3、(“译者的话”)29.
  〔2〕〔3〕高清海. 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 现代哲学,2002,(2).
  〔4〕〔5〕〔8〕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88、58.
  〔6〕〔9〕李志宏. 认知美学原理〔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3、1、102-114.
  〔7〕朱立元. 美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