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2)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11-29 共6166字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以韦恩·鲍曼教授的“实践转型”思想为中心,在对我国 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教学范式进行调查、分析、反思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视角提出适应当代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应由之路。全球化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在长期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下如何寻求自身的发展、彰显我国传统音乐的价值与意义、适应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是本文的主旨。本文的基本思路如下:
  首先,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背景进行阐释,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对21世纪前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学科发展背景进行梳理。其二,对当下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描述。
  其次,对当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反思。发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危机与困境进行反思并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最终指向笔者所要阐述的音乐教育“实践转向”观点。
  然后,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主要观点、目标定位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从多元文化的现实背景出发指出当下基础音乐教育转变的现实依据。
  最后,实践-理论-实践。本文反思了当下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提出“实践转向”的要求。提倡重视音乐教育的多样“实践性”,培养学生接纳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实践智慧”,呼唤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从单一的西方工具理性教育体系中走出来,培养学生投身于多样的音乐实践中,从多个层面论证了本文的实践价值。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1、研究价值
  
  距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已经过去了 15 年,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发生。人们的音乐教育观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变动之中,在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单一音乐文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实践转向”解决教育实践中的文化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是教育活动的本源。动态的教学活动与人的思维认知过程都说明了教育本身的实践性是它的根本所在。音乐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的听众,也不仅仅被培养审美能力,音乐学习其实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对基础音乐教育中“实践转向”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21 世纪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正在不断地寻求发展,但我国一直借鉴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道路,回归音乐教育存在的本真意义,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转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研究意义
  
  在当代世界多元格局背景下,我国社会文化面临着转型,汲取东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精华,是发展我国音乐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的基础音乐教育“实践转向”研究以韦恩·鲍曼的音乐教育“实践转型”思想为基础,建立在当下具体的音乐教育行为之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奥尔夫教学法1、达尔克罗滋教学法2、柯达伊教学法3等不同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即是从“实践的多样性”
  角度出发进行音乐活动,在音乐教育哲学、教学方法论等方面体现了音乐教育“实践转向”的可行性。将实践作为理论概念的先导、强调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正视当下音乐教育实践的多样性问题,这些都对教育的本质--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以此为导向,从“实践”的角度审视当下基础音乐教育,重新阐释什么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性,什么是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什么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等基本问题,对未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推动了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进程,也为我国音乐教育实践该如何发展做出了尝试性回答。对于解决目前基础音乐教育中陈旧的问题和僵化的矛盾,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五、提纲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