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开题报告

博士开题报告格式(2)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胡老师
发布于:2017-06-05 共4695字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理性解读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兴形态和未来趋势,认识智慧城市应首先了解城市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史,从而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探寻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众说纷纭的智慧城市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并提炼出本文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和属性认知。在对智慧城市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充分解读的前提下,理性地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兴起的动因。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诞生而兴起的。以感知技术、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全面覆盖的网络基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和软件基础条件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才刚刚开始,在目前的建设实践中还未形成一个标准的体系可供遵循。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模式、实施模式与过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切实可行的、标准的参考体系,并绘制了有关模式的构成示意图。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预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在我国形成,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的风险研究明显不足。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是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的根本诱因,由于智慧城市是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的融合,因此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对新环境下的城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带来了新的风险威胁。本文从整体上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风险进行了预警。
  
  第五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创新工程,要顺利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是防范建设风险的有效屏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的创新机制,调动与激发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以保障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和谐管理机制是和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首先系统研究了智慧城市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智慧城市的概念、属性及建设动因;其次,探讨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再次,研究并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模式、实施模式及建设过程管理模式,而后在剖析智慧城市安全风险根源的基础上,预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最后,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防范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在选题方面。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篇研究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博士论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选题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此选题在国内属于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2.在写作内容方面。尽管当前的一些论文或着作涉及到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但多是就其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国内外建设问题的简介与比较,建设模式的讨论,建设的保障措施等。
  
  这些研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关注不够。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建设动因、前提基础、基本模式、风险预警到保障机制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的完整逻辑链条,对智慧城市建设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不足之处
  
  1.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文献资料积累有限。同时在实践领域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城市政府接受并着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是从 2009 年以后才开始的,目前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中,因此缺乏翔实、完整的经验数据。理论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数据的缺乏,给本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使得本文的研究缺乏量化分析。
  
  2.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涉及领域广、影响因素多,事关整个城市发展全局,而每个城市就其个体而言情况各异。本文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微观层面的考察。同时本文较多地探讨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问题,而对个性问题的讨论还远远不够。
  
  3.本文将界定智慧城市的概念,对其内涵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但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对其外延的研究不足。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20XX年X月至X月,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
  20XX年X月至X月,完成资料的整理工作。
  20XX年X月至X月,完成初稿,并将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在刊物上公开发表。
  20XX年X月至X月,进行修改、补充工作,并定稿。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1)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模式。
  
  (2)形成智慧城市建设预警机制。
  
  (3)形成相关研究论文。
  
  七、完成论文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一)外文译着: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俄]列宁。列宁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M].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7][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9][美]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美]熊彼特。 增长财富论--创新发展理论[M].李默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二)中文着作:
  
  [1]蔡立辉。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程工,张秋云,温荣堂等。转轨时期基础设施融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承继成,王宏伟。城市如何数字化:纵谈城市信息化建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7]丁伯康。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8]丁向阳。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加里·胡佛,薛源等。愿景:企业成功的真正原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三)中文论文: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6.
  [2]陈琳。电子政务环境下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陈铭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5):84-89.
  [4]陈晓芳。电子政务与政府制度创新[J].科学社会主义,2006(3):63-65.
  [5]陈振明。公共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评《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1): 118-120.
  [6]蔡立辉,龚鸣。整体政府:分割模式的一场管理革命[J].学术研究,2010(5):33-42.
  [7]程大章。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6):10.
  [8]曹伟,李晓伟。从数字生态建筑走向智慧城市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2(7):61-69.
  [9] 崔婷婷 . 智慧城市建设重在制度 [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2):79-80.
  [10]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相关标签:开题报告格式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