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工作困境和完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12 共2849字
论文摘要

  引言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升,这一点更加凸显试验检测机构信息化就是围绕着如何提升检测能力和检验业务管理水平,打造检测机构核心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使信息技术和检测工作紧密结合,在检测工作全过程得到充分的应用。

  一、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目前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机构管理效率低,检验工作的手工工作量极大

  包括试验检验、数据计算、记录维护、报告维护、计算结果的复核、审核、工作量的统计核查、费用计算等,全部由人工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升的今天,大量配置人员显然不合理,如果没有配置足够的人员,那么在职人员的劳动强度会很大,严重挫伤劳动积极性。

  2.检验报告的质量不能很好的得到提高

  检验报告差错率偏高,是很多试验检测机构面临的问题,虽然各个机构都有完善的质量体系,但是由于业务工作的不稳定和工作量的周期性,检测报告质量会有明显的波动,包括数据计算处理、结论判定等方面。

  3.质量管理效率低,质量控制手段单一

  各检验机构都配置有质量监督员,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但这些监督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且本身还承担着相应的检测工作任务,那么过程中的监督就有可能不到位同时在检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计算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造成数据不能完全保证其原始真实状态,存在质量隐患。

  4.信息闭塞,质量波动情况不能及时反馈

  检测机构的工作流程的最后才是技术人员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和批准,由于检验报告都是单独按序号排列的,因此技术人员在对单个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的时候,容易忽视对一系列的数据结果进行系统的评价,这也导致了当数据开始产生波动时不能及时发现,以至于最后产生错误数据另外,由于每项检验工作都有一定的周期,当技术人员在审核报告时发现问题,这时候试验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完善措施

  实现信息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如何能够在检测机构做好并且取得实效呢?通过对几家检测机构信息化运作的实践,我们觉得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软硬件配套建设

  检测机构应该在其内部建立计算机联网,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全面管理日常生产活动,使人员从传统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确保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对于检测机构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就是委托业务、样品接收和流转、试验检验、报告发放、样品处置等软件平台应该与此相对应,使每一项工作程序除了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外,对于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机构,还应满足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各项要求。

  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数据自动采集、传递的功能。目前各项建筑材料检测设备都有相关接口,通过软件接口设置就可以进行数据自动采集。

  另外,建立检测数据自动处理系统,提高检测报告质量对于检测机构来说,这个专业性比较强,可以和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数据处理系统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证比如说在完成某项试验后,系统自动计算出了结果,这时,试验人员应该根据手工方法重新演算后,与其相比较,查看数据传递、数据修约、数据计算、结果判定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和差错,通过验证合格后,该项检测方可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验证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否则一旦系统不稳定出现问题,会导致大量数据错误,而且不能及时发现,会给检测机构带来质量风险.

  2.做好系统安全防护工作

  检测系统内部的各项数据库对于检测机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遗失或损坏都会带来很大损失,同时也要防止无关人员恶意删改数据,因此构建安全体系尤为重要。这个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应尽可能地使用内部局域网络内部局域网一般不易被外部网络病毒攻击,同时也便于内部计算机管理有些机构为了方便员工,采用内外网兼容的办法,即主机采用双网址,内部局域网用于平时的日常检测工作,需要数据上传时,再使用互联网,这样做的好处是安全性有保障,但是需要专门配置一名网管负责日常网络维护。另外就是要把人员权限明确界定每个人根据其工作性质和承担的工作内容来划分其工作权限,确保检测机构外的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系统。

  再就是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避免因为系统数据库损坏导致数据丢失。最后应该建立完善试验室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系统防火墙和杀毒系统,避免由于U盘等电子设备将病毒带入系统。

  3.建立质量监控和预警系统

  由于采用了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一般情况下,出现了数据质量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也得不到及时处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系统里面增加一些预警功能,可以弥补质量监督人员的不足。

  数据修改预警原始数据是检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修改的,但在工作过程中有需要修改的情况,比如说设备故障需要修改、记录失误需要修改、采集失误需要修改、计算偏差需要修改等等,每个检测机构对于记录的修改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实施信息化后,这些规定就变得不易实施了为了能够对数据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一方面可以在权限分配方面对于有修改权的人员进行适当的限制,同时针对修改后的数据设置自动警示标识,确保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能够掌握修改情况,在确认数据是按规定修改,并非恶意修改后予以放行。

  数据波动预警,这个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真的能够利用起来,对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会有很大帮助的以水泥强度指标为例,可以根据水泥生产厂家的富余系数和历年来其水泥质量的保证率系数确定一个合理的波动区间,当强度波动值超出范围后,系统自动提出预警信号,这时候技术人员就可以就可以及时发现质量动态,寻找波动原因,查明究竟是由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造成的,还是由于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材料出现了问题形成了波动,如果原因在于后者,那么机构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及时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加以整改。

  4.确保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统计、查询功能

  实施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能够保证信息共享,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开创了远程办公的可能性。检测机构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性质的单位,其主要产品就是检验报告,而每一份检验报告要经过检验校核、校对、审核、批准后才能够提供给客户因此一份报告的流转消耗了很多时间,实施信息共享,各相关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检验报告的过程动态,减少了繁琐的流转手续。

  完善的统计查询功能可以使机构管理者实时掌握生产动态,改变以往那种手工汇总统计的局面,从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上来说都是一大进步。从质量监督的角度来说,质监部门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查询到试验结果,从而及时为质监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保障了质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信息化可以给检测机构带来很多变化,在充分享受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信息化不是一蹦而就的,需要不断更新、改造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如果检测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建立起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客户网上咨询、网上检测业务受理等,如果是这样,必将会对检测机构乃至整个检测行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