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三同时”环保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4)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4-17 共11925字
  通过对模型一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对改善环境质量没有显着影响,主要是因为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中,园林建设投资和水污染治理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园林建设投资主要是为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吸收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低,而且各地区绿化面积整体偏低,园林建设投资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因此对改善环境质量的影响比较小。水污染治理投资虽然有利于污水处理,但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其在污染治理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物排放,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着作用,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每增加1%,单位GDP的废气排放量将下降0. 678%,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每增加1%,单位GDP的废气排放量将下降0. 669%,这两项环保投资都显着提高了环境质量。
  
  在对模型一进行回归后,初步探讨了各类环境保护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对这一关系进行细化,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等各类环保投资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7.
  
  由表7可知,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变量lntia、lnfcr没有通过 显 着 性 检 验,P值 分 别 为0. 474和0. 56,rho为0. 843 1,其余变量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在固定效应模型中,除了变量lntia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外,其余变量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两种效应模型的P值均为0,但固定效应模型的F值明显大于随机效应,且其rho为0. 945 7,明显大于随机效应模型的0. 843.
  
  模型二估计结果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们用豪斯曼检验(Hausman) 来选择合适的效用模型,具体结果见表8.
  
  通过豪斯曼检验发现,P值为0,所以拒绝原假设,即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接受固定效应模型。
  
  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可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碳排放量均具有正向效应。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lnef) 对碳排放量(lnce) 的影响系数为0. 144,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的影响系数为0. 117,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三同 时”投 资 每 增 加1%,省 域 碳 排 放 量 分 别 增 加0. 144%和0. 117%; 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对省域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其每增加1%,省域碳排放量增加0. 096%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对碳排放量具有反向作用,但影响效果不显着; 森林覆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效果最大,森林覆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省域碳排放量将减少0. 394 8%,影响效应显着。
  
  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等环境保护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和碳排放量的影响,我们将中国30个省份( 西藏除外) 细分为三个区域 ( 东部、中部和西部) 进行样本回归,得到表9.
  
  通过对表9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对环境质量具有显着影响,随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主要是因为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等工程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随着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的增长,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但这一影响效果并不显着,西部地区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使得该地区的环境质量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在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治理方面能力不足,各区域之间技术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各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为避免经济下滑而忽视了污染治理,使得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较低,污染物治理成效存在区域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具有显着作用,提高了环境质量,这表明“三同时”项目建设对改善中国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等各类环境保护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方面,回归结果见表10.
  
  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样本进行回归发现,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是显着的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每增长1%,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0. 084%和0. 1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每增长1%,其碳排放量将增加0. 21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为较发达地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投资总额比较高,该投资每增加1%所带来的绝对量的增加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也非常显着,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每增加1%,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将增加0. 075%和0. 0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却增加了0. 101%,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呈现出与此相似的区域差异。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1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污染物处理和再利用效率比较高,处理单位污染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少,而且在“三同时”项目建设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可以购买和使用更先进的治污设备,提高治污效率。因此,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增加碳排放量的作用是有限的。
  
  环境保护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但环境保护投资对碳排放却起到了负面的促进作用。主要原因如前所述,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中每年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最终用于城市的排水和市容环境卫生投资,表现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大量的能源消耗会产生较多的碳排放,导致城市碳排放量的增加。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能够从根源上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但却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三同时”投资总额很小,在总投资中的比例微乎其微,使得其涉及到的企业比较少,之前碳排放的主力军现在仍然存在,改善碳排放现状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并且通过对碳排放量增长率与“三同时”投资的对数做OLS回归发现,“三同时”投资每增加1%,碳排放量增长率将下降3. 8%左右,由此可见,在目前阶段,由于“三同时”投资比例较低,其对碳排放量的负向影响要远小于非“三同时”投资企业碳排放量增长率,从而使得“三同时”投资对碳排放量呈现出正向效应,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可知,这一正向效应将不断减弱,未来“三同时”投资达到一定比例后,其对城市碳排放量将呈现出正面的积极效应,使碳排放量下降。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