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山地型生态公园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24 共2875字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更新发展带给居民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休闲游憩场所和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城市建设活动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多的破坏,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 世纪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在世界各国开始广泛开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公园逐渐发展起来。

  因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愈来愈多的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可用的建设用地尽可能的划作城市建设,而对于居民日常所需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即公园用地则进行了边缘化处理,将城市近郊的一些自然山体规划为绿地。因这些山体本底生态较好,因此多是以城市生态公园进行建设。

  1 内涵

  参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GJJ/T85 - 2002) 中城市绿地的分类,并没有城市生态公园这样一个独立的绿地类别,城市生态公园并不是一类新的公园类型,而是为均衡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1. 1 城市生态公园的定义

  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生态来建构主要环境,在尽量保留利用自然拓殖植被的基础上,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 人造景观) 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以生态文化或技术为主题,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公共园林[1].“生态性”是城市生态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最根本区别,城市生态公园更注重生态技术的使用及城市或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在城市公园的概念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

  1. 2 山地型生态公园的内涵

  山地型城市生态公园可理解为是位于城市近郊,依托自然山体而建设,以优化区域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通过生态优先的规划途径、以生态设计的手法进行营建的山地型公园,其用地性质根据上层次规划及公园自身的规模、服务半径等决定。

  2 山地型生态公园的特征

  2. 1 依托自然山体建设

  山地型生态公园最显着的特征即是依托自然山体进行生态公园的建设。自然山体因其特殊性,从公园定位、景点建设、居民游园时间、居民类型等方面,都较一般的生态公园有所不同。

  2. 2 生态环境较好

  山地型生态公园因依托自然山体,因尚未规划建设,其本底生态环境一般较好,森林植被资源丰富,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2. 3 与城市联系紧密

  山地型生态公园因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决定了公园在空间上与城市联系较紧密,一般紧邻城市居住组团,以便于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3 山地型生态公园的规划原则

  3. 1 生态保护原则

  尊重山地内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保护健全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景源,突出山林野趣。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保持和修复山体及周边的原生态功能,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持和改善重要生态廊道及沿线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公园景区划分和景点建设应顺应自然,加以利用。

  3. 2 自然野趣原则

  根据生态公园的区位和内容不同,山地型生态公园既要满足一般公园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要突出山地的生态特性,体现山林野趣。

  山地型生态公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拥有自然地貌,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保持基址的山林野趣是非常重要的,尽量减少对基址的大规模变化来进行自然系统生境的保护和修复,规划适合的游憩活动以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

  3. 3 人性化原则

  公园内的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公用设施、管理设施和游路开辟等内容、数量、空间分布,均应考虑方便游人利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者的不同需求。在交通上宜保证公共交通的易达性,关注老人、儿童和外地游客,提高公园的可识别能力。还需依据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功能各异、特色明显的景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 4 本土性原则

  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族景观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并结合公园不同的功能分区和特色景点,注意乡土树种的选择和运用,优先选用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良阔叶树种和铺装材料,让公园展现地方特色。

  4 山地型生态公园规划要点

  4. 1 公园定位

  城市近郊的自然山体一般体量较大,依托这类自然山体建设的山地型生态公园一般也属中、大型公园,其活动内容较综合,因此山地型生态公园的定位要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以生态优先原则,兼顾城市休闲和观景旅游功能。

  4. 2 规划理念

  山地型生态公园较之一般生态公园,最大的不同即是公园本身就是一座自然山体,生态敏感度较高,因此,进行公园规划时,应坚持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对于山体资源禀赋最佳的区域严格控制景区景点的建设,保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能够更好的发挥公园的生态效应。

  4. 3 公园游憩场所的构建

  山地型生态公园是基于满足居民的日常对休闲游憩场所的需求而建设的,但是因依托自然山体,公园游憩场所基本均设置在山上,居民游园需要较长时间,即便公园与城市空间上联系紧密,但仍给居民日常游园带来一定的不便。考虑居民使用的便捷性,山地型生态公园应加强入口区的建设,将入口活动广场建设为居民茶余饭后可随意开展休闲游憩活动的“饭后公园”.考虑到入口广场基本为点状的活动场所,活动行为较单一,因此可考虑沿山脚建设条状的活动通廊,丰富活动场所,满足更多使用人群的需求。

  4. 4 公园游线的规划

  因生态公园依托山体建设的特殊性,公园的游线规划应考虑通车的需求,但车行道的建设对山体破坏较大,因此,可考虑大众休闲活动较多的场所开通公共交通,如电频车,满足老弱人士游园的需求。此外,因山体的地形一般较复杂,公园除通车段游线外,应规划三级游园线路。一级园路与车行道共同构成公园主要的环形游线,串联主要活动景区。二级园路为一级园路的补充,主要为加强功能区内景区之间的联系,串联各景区呈网状布置。三级园路为二级园路的补充,一般沿等高线或山谷坡度变化较缓地段设置,形式较灵活。另外,如公园兼具旅游观景功能,可考虑规划建设小型的登山观光缆车道或游览索道,以吸引更多的人流。
  
  4. 5 生态技术的使用

  尽量采用生态循环技术,减少建设成本。对于山体的森林植被,保育理念以植被的自然更新演替为主,尽量减少过多的人工干预。进行植被保育时,保育树种选择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理念的贯穿,减少对水、森林资源的不可再生利用,减少有害材料的运用。尽量使用公园现状内可利用的元素,如已成型的道路、平整的场地。选择可再利用的生态型材料,考虑公园的建设可持续性。

  5 结语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节点,是调节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有力手段; 是营造新型城市开放空间的需要; 是保护物种的有效途径[2].合理的规划生态公园,将为居民带来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邓毅。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 中国园林,2003( 12) .
  [2]陈宇夫。 现代生态型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J]. 城市建筑,2014( 0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