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参考文献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致谢
发布于:2015-07-01 共5333字

  FJJI年,在《国富论》中斯密((。)$,)以“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将绝对优势理论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创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

  FKFL年托伦斯在《国外谷物贸易论》一文中明确阐述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FKFJ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放在了一个更加宏观的理论系统中进行阐述。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诞生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总体系的建立,确立了其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毫无争议的占据着主流地位。后来它的追随者们从比较优势的静态来源和动态来源“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比较优势理论,修正原模型中的种种假定、引入新的经济影响因素以贴近现实,加强了其对现实的解释力,最终形成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来源的静态分析
  
  李嘉图之后的一些学者们在一个静态的时点上研究某些因素对比较优势产生的决定作用。他们主要从影响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因素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优势的源泉,不断扩展、充实比较优势理论。

  F7供给面角度的比较优势来源分析从影响供给面的因素着手分析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集合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不同角度论述一国比较优势的构建,增加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将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向前推进要素禀赋角度。

  FNFN年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讨论了要素禀赋差异在确定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学生俄林在FNQQ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要素禀赋思想,创立了OP定理。他们认为:各国要素禀赋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一个应该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需要指出的是他们采取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并没有把要素禀赋的差异当成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

  FNHF年斯托普尔和萨缪尔森提出了定理,即:要素价格会随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反之随之下降。并进一步预测了要素均等化定理(RST定理)U在国际间资本和劳动不流动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会由于自由贸易在国与国之间完全等同。雷布津斯基,FNLL X指出U在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某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得到扩展,与此相对应另一个产业将萎缩。

  沿着OP定理的要素禀赋差异产生比较优势的思路,瓦内克提出了“要素含量”版本的OPY模型。他以“贸易中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服务”代替了“贸易中的商品”,认为:“某一要素禀赋的相对丰裕的国家会成为该要素服务的净出口和另一种要素服务的净进口国”.这样人们不需要界定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和产品的相对要素密集度就可以直接把OPY模型推广到.

  (商品)Z *(要素)的情形。琼斯将农业部门报酬递减的假定扩展到了所有部门,提出了特定要素模型:在两部门经济中,劳动作为流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资本作为特定要素则不能自由转移,其他假定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使得出口行业的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进口行业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则下降;与此相对的流动要素的名义收入上升,而实际收入则不确定。

  “规模经济角度。哈伯勒用固定的机会成本代替了劳动生产率,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认为:生产的成本取决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其他产品的数量,并运用向外凸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成本递增。其后,托尔等学者对其假定进行了改进,从生产不同产品所耗费的要素不同质的角度分别分析了成本的递增和递减的情形。认为:生产不同产品时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决定了生产的边际收益的递增(递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边际收益的递增或递减使得规模报酬递增(递减),机会成本因而递增(递减)。

  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也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即&-模型。他们认为: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没有李嘉图所说的外生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内生的绝对优势。

  经济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最先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的垄断竞争模型,认为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内生决定了产品数目的多样性。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多样性的数目比较少,而进行自由贸易则会增加可供选的产品数量。假如伴随贸易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增加的话,也会改进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改进后的单个厂商就有可能在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优势。此后,梯伯特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产生比较优势的情况。

  技术差异角度。多勒尔等认为技术差异可以更加合理的解释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现象,正是由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员工中科学家、工程师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产品往往都是高技术产品。马库森和斯文森也曾经在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产品生产需要用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如果两国在生产技术上有某种差异,劳动生产率就会不同,在两国的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气要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获取自由贸易的利益。此后,戴维斯认为: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技术上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以上多是针对发达国家谈技术差异导致了比较优势,在把比较优势延伸到发展中国家方面,多勒尔等认为发展中国家并不居于技术创新的前沿,但是技术进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的演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即多勒尔强调了发展中国家长期比较优势来源于技术进步。

  研发角度。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引入了知识资本从研发的角度揭示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提出融合新贸易理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他们在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发产生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这个基于知识资本和差异产品的模型中,假定理念和知识可以在国际间自由的流动,企业引进新产品时会发生资源成本,所以有远见的生产者对具有获利机会的产品进行研发,新产品会不完全替代老产品,从而使得产品的种类更丰富,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就会跨期演进,各国企业所拥有的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了贸易模式也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格局。产业内贸易主要由研发决定,而产业间贸易则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随着国际流动资本进军研发领域,跨国公司由此产生。在考虑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这些经济因素的基础上,他们的框架解决了如何激励私人对研发投资的问题并明确了研发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认为:资源通过分配到研发部门从而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形成沿着贸易均衡的动态路径的2L模式,这种贸易模式就产生了比较优势。

  专业化和分工角度。杨小凯和博兰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通过运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结合,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杨格分工--- 市场--- 分工的互动关系,将外生的比较优势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以内生专业化和分工为核心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的框架中。他们认为:人们之间不一定存在与生俱来的差别或者说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需求的多样化需要由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是伴随专业化而来除了高效率还有交易费用的增加,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就产生了最优的分工水平,没有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获得比较优势,这种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即内生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同时伴随产生市场容量的扩大、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等等,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作为扩大市场容量的有效方式由此产生。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人力资本角度。芬德利在凯恩的基础上正式将人力资本引入了两要素、两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此后,格罗斯曼和麦吉通过建立一个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认为:具有相同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具有人力资本互补型的特征,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本,而这在人力资本同质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而言,他们出口产品所使用的技术具有人力资本替代性的特征,如果在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里存在更多的杰出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感兴趣的产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

  需求角度的比较优势来源分析在众多学者把对比较优势的来源的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影响供给面的因素上时,林德尔则从影响需求面的因素着眼发展了比较优势定理。林德尔提出了相似需求假说,修正了现代比较优势基本框架中的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同的假定,较好的解释产业内贸易。他认为:国内需求决定了潜在进口和出口产品的范围,当一国的产量超过国内需求就会产生出口能力,反之就产生了进口能力,即使不同地域之间要素禀赋条件及生产函数并无不同,只要两个国家需求结构相近,由于存在需求偏好的差异,两国就存在着潜在的贸易机会。同时认为:收入水平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如果国家之间人均收入越近似那么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就越近似,则潜在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现实的贸易量就可能越大。在说明潜在贸易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他还探讨了如何将潜在的贸易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贸易,提出:大规模的产品差异化是产生现实贸易的最重要原因;原材料的低成本优势、科技优势、规模经济和管理技能为次要因素;产品需求代表性越高就成为现实贸易平的机率也越高。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具有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并出口该产品,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中,规模经济容易产生在具有各国代表性需求特性的产品上,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曾经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开创了从需求角度研究国际贸易的先河,该理论阐述了需求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并且论述了在需求影响下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动方向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状况问题。由于穆勒的理论仍属于传统贸易理论范畴,所以真正从需求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的是仍然首推林德尔德相似需求理论。

  二、比较优势来源的动态分析
  
  在比较优势的静态来源方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经济学者们试图将时间因素融入的比较优势来源的分析当中,力图从比较优势的动态来源角度诠释国际贸易的决定和贸易方向。从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要素丰裕度动态化、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各种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的长期动态平衡等角度出发,贴近不断变化发展的全球经济现状,并取得不俗的成果。

  弗农从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角度出发,引入了新产品创新的经济因素,描述了要素丰裕度和出口产品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在产品的最初创新阶段,该产品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两种要素都相对丰裕的国家才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时期,比较优势转移到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产品处于标准化产生时期,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就具有了比较优势。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56模型。他认为:技术差距来源于技术模仿时滞和需求时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先行进行技术创新的国家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当技术随着国际贸易相互传递时,技术差距就会逐渐消失,该国的贸易将持续到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够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止,提出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是技术变动的主要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差距轮,把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作为了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被认为是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发展。

  筱原三代平 (277)认为经过扶持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从而形成了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了动态比较费用论。赤松要“雁行形态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各国应当大力发展各自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国外。巴拉萨 在外贸优势转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阶梯比较优势论,即各国外贸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状况而迅速改变。

  三、结论
  
  从比较优势理论诞生至今,比较优势理论始终是指导对外贸易政策的最基本原则。在面对的新的经济环境,比较优势理论的追随者们对比较优势静态、动态来源进行研究,不断推进、完善该理论。对比较优势来源的分析从对影响供给面的要素到延伸到影响需求面的要素的静态到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分析,各个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方面和没有办法解释的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基石地位、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指导作用的发挥。但是在各国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应该注重本国国情,注意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支的融合运用,注重短期比较优势来源的发挥和长期中比较优势的培养,结合遵循比较优势和培养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同时,各国政府也应该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注重政府在比较优势发挥过程中作用,在科技发展、注重教育的今天,政府自身素质的提高所创造的比较优势的作用会不断凸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